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语言符号的论证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论证性(motivation)也叫理据性,指语言符号的可分析性和可解释性,即事物或现象的“得名之由”。结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索绪尔认为“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而其它“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1)现代语义学的奠基人之一乌尔曼(S·Ullmann)也把词分为“隐性”的(opaque)和“显性”的(transparent)两种。(2)例如: 手(隐性) 心(隐性)○→心(显性) (?)[pul)〈火〉(隐性) (?)[k’ot]〈花〉(隐性)→(?)(?)[pulk’ot]〈火花〉(显性)我们至今无法证明事物“手”与语音“Shou”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了四种研究内隐性注意捕获的实验范式及外显性注意捕获中对“未注意盲”的研究,阐述了内隐性和外显性注意捕获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显性教学效果明显,多维隐性效应得到学习者充分肯定。该研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是:进行听力显性教学策略研究,听力显性教学与学习者隐性学习结合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研究作曲除了要研究写作技法和作品比较等显性方法外,作曲心态及其认知等隐性因素也应包括在内。作曲心态始终存在于整个作曲过程,并且起着一种无形的实际催化作用,其中的“求衡心理”导致作用欲望的产生,并贯穿在作曲过程中,而折射在作曲意图中,则表现为内在因素的自发性、外力因素的强制性和内外因素的兼有性。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教学强调问题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根据情境学习理论、实践智力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结合教学内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契约制定,将学生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情境状态,教师选择适宜学生的活动形式,鼓励其接纳自我,积极处理显性或隐性的内在冲突,从而有效地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对,是指方式较为隐蔽、无意识的德育途径。其发挥出功能的心理机制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来阐述,有暗示、选择过滤器、集体无意识、移情、罗森塔尔效应、归属、感染、模仿、从众和责任扩散。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诸如科学、哲学、文学、史学等可以用文字或符号载体而显于外的文化,其关键是有意识地经过一定组织形式按一定计划进行的.称为外显文化;另一种是诸如信仰系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感情气质等难以用文字或符号表达而不显于外的文化,称为内除文化.隐性教育是指通过建设学校的内隐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本文试就隐性教育的功能和实施谈点意见。一、隐性教育的功能隐性教育依靠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学校的内隐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从一诞生就发…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知识技能及显性文化教育上,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隐性因素对学生语言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影响。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显性和隐性两大教育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践体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基本概念。心理问题具有内隐性、自指性、易变性、复杂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特征,心理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间接性、不确定性、人格和道德制约性、文化差异性等特性。根据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心理技术的作用,心理技术可分为自指性技术和他指性技术;或发现心理问题的技术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进行主体性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在系统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显性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和隐性教学主体共同构成教学主体,且相互影响和制约。隐性教学主体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学理论工作者等,他们在其活动中存在抑制教师主体性的诸多问题。教师的主体性对学生主体性乃至教育教学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6.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