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马丁解释《诗经》的策略不同于汉儒的历史化、宋儒的伦理化以及现代学人的抒情化的方式,他运用自我指涉概念将平面的文本解读为生动的仪式搬演,奇迹般地把我们带回诗乐舞合一的原始语境.柯氏认为诗歌是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重复生成了诗歌赖以解读的模式化语境,进而可以通过音韵、代词、嘏辞、模式化套语等形式分析确定诗中不同的表演身份,而诗句是表演者的话语或动作,这样仪式表演场景得以展现.接受者视角使仪式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指涉性,这也是异于传统自我指涉概念之处.不过,柯氏理论尚未解决叙事性较弱之《国风》的解读问题.他虽然关注到了接受者以及同一首诗的不同历史阐释并存的现象,但并没有继续深入.我们尝试打破文学领域中自我指涉限于文本的成规,指出不同历史语境下作者自我指涉和读者自我指涉的存在,这有利于解释《诗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的再创造.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文学欣赏中,读者既是主体又是对象.作为主体,读者是作品价值的"见证人"和"确认者";作为对象,读者被作品所创造."见证人"、"确认者"与再创造是不同的,过分强调读者的再创造,会导致文学欣赏中的主观倾向和忽视对作品品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薛小花 《社科纵横》2014,(5):130-133
自我意识是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的支柱,是解读这个体系的关键概念。谢林把这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称作"最完美的唯心论"、"最完美的实在论"。谢林认为先验唯心论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提高自我的级次,把自我建立起来。自我的级次通过谢林规划的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时期完成,即,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从原始感觉到创造性直观、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创造性直观到反思、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从反思到绝对意志。谢林关于自我意识的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但是,其中的重视人、发展人、提高人的思想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桂强 《社科纵横》2005,20(2):220-221
“回归文学”是前苏联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文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黑的高空》的解读为个案,展开对“回归文学”的思考。认为只有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对“回归文学”中的一些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才是科学而公正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哲学发展滋养了文学研究,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文学作品解读中存在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由于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其中也存在着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基础,文本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归宿.对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呈现的分析,使解读过程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有益于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决定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出现了三种解读策略,分别是意识形态高浮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与意识形式论.这些观点忽略了艺术起源在文学性质上的发生学意义,未能认识到起源即性质的重要性.其实,文学首先是艺象形态的,其次才是意识形态的,前者是第一性质,后者是功能性质,它们的统一表征了文学在起源以后进入阶级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由此可知,确认文学首先不是政治,其次又能够参与政治活动,这是把握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态度.  相似文献   

7.
陈水云 《求是学刊》2002,29(5):99-104
张惠言以微言大义说词 ,在近代引发了一场阐释文本意义的理论论争。谭献认为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读唐宋词 ,从理论上说接近于他所说的“作者未必然 ,读者何必不然” ,是主张把文本的解释权交给读者。严既澄、王国维则认为张惠言“语语笺其遥旨” ,“实皆比附陈言” ,特别是他以比兴寄托解读温庭筠更是“深文罗织”。谢章铤一方面批评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解读唐宋词是“强作解事” ,另一方面以为皋文之说不可泥亦不可弃 ,他的主张是读者有自己阐释文本的权利 ,但也不能完全偏离作者的书写意图  相似文献   

8.
汪保忠 《社科纵横》2011,26(6):103-105
文学研究中,读者的地位向来不受重视,特别是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更视文本为一个意义自足的系统。虽然注重文本细读,但不考虑读者的意义建构。随着接受理论和读者反映批评的出现,文本中心论让位于读者中心论,这带来了文学研究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的属性与美学观。文学翻译是通过译者的文学笔力和人生体验,用形象的语言,把原文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作为再创作的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读者的美学要求,使人在美的感染中陶冶性情、升华思想、激励意志、汲取精神,给人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泛语言论的维度思考文学功能问题。指出,传统的文学功能观注重文学作品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强调其指向性、意动性及预期性等,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泛语言论文学功能观则将着眼点落在以本文语言特征为轴心的向心式阐释上。其以语言为中心,以本文存在的语境为经,以本文与读者的联系为纬,重点考察本文自我的语言模式的影响以及作者、读者与本文的契合程度,而将作者———本文———读者———现实这一链条上的“现实”作为一种背景或语境内化到语言之中。这样,泛语言论文学功能观就在传统文学功能观之外设定了如下两大功能:风格功能和阐释功能。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关联,恰恰体现了文学元功能的基础形态———在整体的合力的意义上有别于传统文学功能的文学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作者/读者系统的瓦解将以巨大的冲击力改变以往的文学价值体系,原来扮演“批评家”角色的人们正下降为读者。由于“解读”代替着评价,批评家实际上放弃了自己最重要的一部分职责:对作家、作品价值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文本·作者·读者——文学批评在三者间的合理游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批评中,存在着"作者中心"范式、"文本中心"范式、"读者中心"范式.在三种范式间合理游走,就像文学活动中以作品为中心一样,在文学批评中也要以文本为中心,兼顾作者和读者;在批评活动中,把作品的原典意义和解释意义区分开来,注重对作品原典意义挖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领域内,一批年富力强的学者崛起,成为外国文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有生力量。梁中贤教授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她致力于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研究多年。2007年,她的专著《解读伊丽莎白.乔利小说的符号意义》(以下简称《解读》)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命名更体现了梁中贤文学研究方法的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阅读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韧希 《学术交流》2005,(1):146-149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召唤性结构"。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解读过程中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性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创造性阅读是文本解读的高级阶段,具有超越读者、超越作者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迷失与逃亡——对王蒙“季节系列”人物的一种解读李广仓主持人许树森:自去年下半年“北京文学季评”开栏以来,已有“北京文学的现状与流向”、“北京女性文学”、“关于文学现实主义”三组专题讨论与读者见面,引起了界内人士的关注。从本期起,我们准备用三个季度的时...  相似文献   

16.
杜娟 《社科纵横》2010,25(6):114-116
作为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达从解构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文学是一种建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追问“什么是文学”,对文学与文学性的问题进行阐释与思考。从这一意义而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审视文学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能指是一种声音形象,所指是一个概念,所指有某种优先性。从词到义的过程看起来相当简单。本文的观点是,词语并不是简单地表明它的涵义,而是引出语言链条上其他的词,正如一个意义本身会引出其他意义一样。词语本身就是关系。语言本身可以成为表现和欣赏的对象,语言的作用不在于它的固定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去领悟道。语言符号在塑造儿童的性格命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须臾不可离开语言,人生活在语言中。语言具有令人惊讶的两面性,它既给人自由,又是束缚人的牢笼。人不需要自我,自我是固定不变的,人一旦有自我就固定了。自身是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不断更新的。所以,使用语言时,不要执著于主体性原则,不要试图垄断语言使用的主体地位,把主体性归还给语言本身,给读者和鉴赏者当主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王汶成 《求是学刊》2004,31(5):93-94
眼下许多人都在讨论网络文学的问题,有拍手叫好的,也有喝倒彩的.叫好的,无非是说网络文学比起传统的纸介文学更有优势,诸如自由、共享、"即时性"、"超文本"、"多链接"、"互动性"等等,因而前途无量;喝倒彩的则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多属文字垃圾之类,自生自灭,无法与出版的纸介文学等量齐观.应该说,无论是肯定派的观点还是否定派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对我们认识网络文学有一定的参照价值.但这两派观点又似乎隐含着一个共同的前提,这就是它们都把网络文学看作是一种文学,即使是否定派,也没有否认网络文学是一种文学,只不过强调它是一种不好的文学而已.这里,我们不禁要追问,网络文学真的是一种文学吗?  相似文献   

19.
一种语言学上的解构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构主义代表希利斯·米勒认为语言是不确定的 ,一切阅读都可能是误读 ;而最佳的阅读方式应为修辞的解读。如斯蒂文斯的诗《星期天早晨》 ,一般的文学解释把这首诗理解为“宗教与人性的沉思” ;而通过对文本的解读 ,我们却从中体验到了“灵与欲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追问文学观念是反思文学批评的逻辑出发点,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应该从一个普遍的文学观念中自然生发出来。“只有我们改变对文学的既成观点的时候,才能改变我们对批评的看法。”①文学观念问题关乎文学的全局和经脉,它的澄清对文学实践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的范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