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尔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1)
以小说家名世的周立波,在整个“左联”时期没有写过一篇小说。那时,他从事翻译理论工作,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创作,除了几首不惹眼的诗,只写过为数不多的散文、杂文(散文在近几年重新引起了注意,而杂文却仍然罕被提及,尽管他的杂文颇有艺术功力)。凡此种种,对于此后造就为小说家的周立波,都是有益的文学准备。单就这段生活而言,他作过简括的叙述:“我在上海十年间,除开两年多是在上海和苏州的监狱里以外,其余年月全部是在……亭子间渡过的。”(《亭子间里·后记》, 相似文献
2.
李夫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9,(3)
谢冰莹与“左联”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有人认为,谢冰莹长期被文学史所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后来同左翼文学阵营疏远。[1]谢冰莹同“在联”的关系老何?本文根据所掌握的材料略作说明。(一)1929年,正当谢冰莹在上海处于贫困、饥饿之际,她收到了三哥从北平的来信,要她去北平报考女师大。经过一段踌躇之后,她于5月30日同符号等登上了北去的海轮。起初,住在河北省妇女会,一星期后,搬到《民国日报》社和陆晶清合编副刊。可是仅两个月,刊物被禁止出版。她又回到妇女会住,准备考学校。由于生活不安定,她的考试成绩极差… 相似文献
3.
王尔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一个竹匠师付的儿子,断断续续读了几年小学、中学,从渐江山区来到上海,一心要投身左翼文化界;果然在短期内如愿以偿,靠翻译立足,以杂文进入文坛,成为“左联”的一员。——他,就是深受鲁迅影响、亲受鲁迅教诲,后来却在“两个口号”论争中惹出事来,后来追念前情、悲痛无已的徐懋庸! 徐懋庸的成为杂文家、翻译家,是经过了艰苦的努力的。他在辛亥革命前一年诞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下管镇,一个贫苦的竹器手工业工人的家庭里。勉强进了小学,用的是学名徐茂荣。一九二一年高小毕业,家贫无力升学,先从族叔徐叔侃学,后来随父亲进山贩卖和修理纱筛(竹器名)。因为国文成绩出众,次年被族中长辈、小学校长徐用宾聘为教 相似文献
4.
就20世纪左翼文艺的发展看,“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左联”的探索经过了局部讨论、组织性讨论和回应性讨论三个阶段,其探索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文艺大众化”由观念变成一种运动,并通过多种途径,将文艺真正“大众化”;二是通过多方面的理论探索让“文艺大众化”在具体内容、如何创作及大众语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两条路径的结合使得“左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文艺大众化”融为一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黄海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2)
"左联"时期丁玲的创作文本呈现出不同于早期的语言风貌。本文试图用语言学和文学两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学文本入手,选取丁玲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左翼经典小说《水》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词的选用、语句的构造和修辞的运用等方面的探究,梳理丁玲文学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有效了解作家内在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牛德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31-33
在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左联”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在反“围剿”斗争和左翼文艺运动中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如片面强调无产阶级文学,把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当作当时的行动纲领,有关门主义与宗派主义的倾向,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左”倾错误给“左联”的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但这并不能抹杀“左联”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所取得的伟大功绩。 相似文献
7.
李建东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40-43
茅盾是有着纪录中国社会的"宏大叙事"理想的作家,又是致力于引进西方文艺思想的理论家。他对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目的是吸取一种注重"实证"的近代科学精神,并且不着痕迹地完成了由理性世界向感性世界的过渡,创作了显示左翼文学实绩的《子夜》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在实践上印证了中国式的"写实主义",催生了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连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一、综论 男女平等共享世界的日子是一定要到来的!这似乎已成为很长时期以来许多人尤其是女性心中一个极为美妙的憧憬。然而,这一理想境界的实现并不因女权运动在本世纪初使妇女获得世界性的选举权而轻而易举,也并不因男女两性在外在形式上仿佛已站在同一地平线上而立竿见影。事实上,它需要人类许多代人从观念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刻而自觉的斗争,单凭女性个体的孤军奋斗是很不够的。为什么太平天国时女子期待的“太平天国”遥遥无期?为何康有为《大同书》为女子呐喊的“大同世界”也无异于一个乌 相似文献
9.
“左联”刊物作为一种现代印刷业的产物,不仅实现了文学传播的现代化,还主动引导乃至制造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审美格调。借助《大众文艺》《北斗》等刊物的媒介力量,“左联”参与和组织了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努力推行了大众文艺运动。“左联”厘清了推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必要性、问题维度和基本方略;辨析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本质、目的、任务和实现路径;明确了大众文艺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问题。“左联”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和倡行大众文艺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R·S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发表第一篇小说时,开始用“茅盾”的笔名。 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茅盾因由武汉回到上海避居景云里。由于身被通辑,无法公开找到职业以谋生,也因为要在冷静中清理一下自己的思想,于是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幻灭》。小说的前半部不到两周就写完了。当时主编《小说月报》的叶圣陶同志看了稿子,认为很好,决定在该刊连载。作品要发表,却不能署真名,于是他随手写了一个笔名“茅盾”。为什么用了这个笔名?他后来在《〈蚀〉再版后记》中曾作了说明: “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张广海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3):20-26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主持筹建“左联”,宣传方面的考量自然居于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左联”常被视作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或标志着左翼进步力量的大结合,但“左联”承担的宣传任务表明,“左联”筹建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联合其他左翼力量,而是批判处于其他革命谱系中的左翼思潮。 相似文献
12.
青镇,是浙江省杭嘉湖水乡的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古老市镇.她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的故乡.茅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小学时代.茅盾在进小学学习以前,曾受业于自己的父母.当时,沈家的大家庭里有个家塾,老师是茅盾的祖父沈砚根,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类的老书,而且教学也很随便,很少去管学生.茅盾父亲沈永锡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他重视新学,酷爱数学,对茅盾祖父在家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不赞成.因此,没有让茅盾进家塾学习,而是亲自选择了《字课图说》和从《正蒙必读》中抄录的《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一些新书,让茅盾母亲陈爱珠教授.所以,茅盾的父亲和母亲,就是他最早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3.
徐光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冯雪峰同志的文学活动,几乎贯串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历史阶段。他所涉猎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无产阶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活动家,他的辉煌业绩主要在三十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一)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的左联,是我党领导文化革命深入的成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回顾左联的光辉历程,我们不能忽视雪峰在其中所起的组织、领导者的作用。特别是把鲁迅团结在党的周围,从各方面支持、配合鲁迅的战斗,使鲁迅成为“左联”的旗手和主将,雪峰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左联成立前,他一方面向鲁迅传达党在成立左联问题上的指示精神,一方面又和鲁 相似文献
14.
蒋明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
丁玲“左联”时期的小说创作,是丁玲研究中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认为:丁玲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她由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文学,进入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的转折阶段,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对丁玲这一时期创作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家思想、艺术转变的轨迹,并能由此透视出30年代的左翼青年作家们小说创作的某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丁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本文全面分析探讨了丁玲”左联”时期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既肯定了她勇于开拓新的描写领域的创新精神,以及作品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也分析了本时期丁玲小说艺术水准下降的原因,为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国民文学”理论话语衍化经历了发轫期、成熟期、异化期等三个发展阶段。茅盾的“国民文学论”是“国民文学”概念变得明晰而成熟的标志。茅盾“国民文学论”主张国民文学应该是一种关切现实人生、面向国民大众的“人的文学——真的文学”。它既真实反映中国全社会全民族人生境况和国民性,又反映并沟通人类普遍情感和生活;它映射中国国民性的正面和反面;它涵摄民族国家的当下现实,呈现出自主性特质,同时体现出交互性的面相:它吸纳传统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营养,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场域的交互对话中成长壮大。从比较的视野看,茅盾的整个“国民文学论”显现了明确性、开放性、辩证性的思维特质。茅盾在文艺民族化领域中的理论探索,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史上不可忽视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靳明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对“左联”的影响,首先是“新写实主义”的引入。所谓“新写实主义”,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家藏原惟人提出的理论。1927年,藏原惟人写《到新写实主义之路》一文,他要求作家“获得明确的阶级观点”,“用无产者‘前卫’的眼光来观察这世界,而把它描写出来”。他所说的“前卫”的眼光,也就是“能够真实地在其全体性及其发展中观察这个世界者”。藏原又提出,必须“从过去的写实主义继承着它对于现实的客观的态度”,“把现实作为现实,没有什么主观的构成地、主观的粉饰地去描写的态度”。此外,藏原惟人还在其它… 相似文献
18.
王国柱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茅盾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作家把他的故事的地点指定在自造的想象世界或乌托邦,那末,他只要对于自己负责任;如果不然,他的地点是世界上实有的地方,则他便该对于实在的地方负责任。他应该把他小说中的某地写成正确的某地。人物有个性,地方也有个性;地方的个性通常称之曰:‘地方色彩’。”并且认为,“一位作家先须用极大的努力去认明他所要写的地方的‘地方色彩’。”茅盾是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的。他的小说,不管是描写都市或农村,都十分注意表现地方色彩。不过在茅盾的作品中,写江南市镇、农村比之写都市似乎更富于地方色彩。其中,以“农村三部曲”最为突出,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孩子剧团”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他们一共二十五个。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省区,他们原先在上海时,只有二十二位,但是从失陷后的上海偷走南通,又历尽千辛万苦,迂回陇海平汉两线,而到了汉口,非但原班一个不缺,反倒增加了三位! 二十五个中,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九岁。大多数本来在学校里读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炮火毁灭了他们的学校,他们的“温暖的窝”——家庭,他们成为收容所中小小的难民,他们父母兄弟姊妹都离散了,但他们在收容所中结成了比自家兄弟姊妹还亲些的一个团体。日本帝国主义残凶的炮火,摧毁得了中国成千成万孩子们的家庭,但是摧 相似文献
20.
王国柱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茅盾的散文是具有独特的风格的。他没有鲁迅的泼辣,冰心的典雅,也没有周作人的洒脱,林语堂的幽默。茅盾自己认为:“‘个人笔调’是有的,而且大概不能不有的。”①那么,他的“个人笔调”究竟是什么呢?早在1935年,郁达夫在评论茅盾的散文时说:“茅盾是早就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然而抒情炼句,妙语谈玄,不是他之所长。试把他前期所作的小品,和最近所作的切实的记载一比,就可以晓得他如何的在利用他之所长而遗弃他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