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从世界观的高度阐明了内外因的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证明,我党以毛泽东同志的内外因理论为指导所制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方针,是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正确方针。因此,探讨毛泽东同志关于内外因思想及其渊源,对于加深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于如何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尊重、解答和满足人民群众理论诉求是经典作家提出的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是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全新视野,是解释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自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对中国人民比较薄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认知意识,从未忽视和否定过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地位。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时代背景,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现实需求出发,以实践提升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以实践激发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重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建设的巨大成就,最终为实现中国梦培育了具有强大创造力的理论主体。  相似文献   

3.
试论毛泽东反腐败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反腐败斗争,曾提出一系列指导党内进行反腐败斗争的理论、方针和切实有效的反腐败措施.它是对执政党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总结,对当前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成功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与他高度重视信息,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指导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本文仅就毛泽东的信息意识,浅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毛泽东强烈的信息意识首先表现在他十分重视通过了解各种刊物和读者群及整个社会心理走向,并以此为依据,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 在1925年10月至1926年5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选集》英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强大的译员阵容、精细的翻译过程、缜密的质量标准使《毛选》英译成为中国译学典范。《毛选》英译不仅有效地宣传了中国革命成功经验、有力地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而且成功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发展、思想传播与革命活动的逻辑呼唤;是教条主义与行动指南的逻辑抉择;是深刻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逻辑结合。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的最初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的精髓。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那么,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这一思想路线也应具有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但在实践中,1956年以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似乎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越来越远。考虑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不难断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晚期思想中一定发生…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实事求是原则、方法及实际运用探析杨和屏“实事求是”是毛泽东首先作为世界观、方法论提出来的哲学论题,成为毛泽东的思想及其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毛泽东率先倡导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指导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又初创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萧三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也卓有成就。本文重点介绍了萧三40年代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就。萧三从研究、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出发,歌颂了毛泽东立志革命、献身革命的革命精神,光大了毛泽东的高尚品格和革命作风、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伟大,维护了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领袖的地位。文章指出,萧三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在学术上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对毛泽东早年历史作了初步的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毛泽东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其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发展、思想传播与革命活动的逻辑呼唤;是教条主义与行动指南的逻辑抉择;是深刻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逻辑结合。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的最初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包括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卫生事业等内容,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思想,为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其现实意义体现为: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道路上开拓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条新路,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行动上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实践上展现了鲜明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取信于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集中深刻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心系于人民、坚持取信于民的崇高思想、基本价值取向和鲜明革命风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趋势,杨昌济开始了融合中西文明,改造中国传统哲学的尝试,提出了“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的“合冶”思想。杨昌济的“合冶”思想是以王夫之哲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旁及朱子百家、宋明理学和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主要包括,融合中西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本体论”;引进西方哲学中的“自我实现”说,来诠释王夫之哲学中的“造命论”;引进培根认识论中实验科学,来改造王夫之哲学的“知行观”;比较中印哲学,吸取佛学精华等具体内容。杨昌济提出的对东西两洋之文明的“舍冶”思想及具体的重建工作,为青年毛泽东形成“先中后西,先内后外”、对中西文化有选择吸收的文化观,并为他后来构建自己的思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思想借鉴和思想起点,也是毛泽东后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在《书辜氏汤生英译< 中庸>后》一文中,对辜鸿铭翻译中的“求统一”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其译文不够忠实精确.但从对外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辜鸿铭一贯主张的有机整体翻译观与其“求统一”之举,却有可取之处,也给当前的文化外宣翻译中译者该如何译有所为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并最终完善形成以“十六字诀”为基础的游击战术,它不仅是红军在人力、武器都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且还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红军战略战术的核心。它的产生及发展不仅对于我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红色政权理论奠定了总的原则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人民战争的思想,并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国防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世界军事战略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如何评价这一变化,成为学者们长期争议的话题.肯定前期创作的学者,多从社会性的层面考量;肯定后期创作的学者,则多从文学性的角度观照.不同视角的切入,极大地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空间.但考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否成熟,不能仅依据社会学或文学性的单一尺度,创作风格、思想主张稳定与否都是重要的考察标准.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仍处于“文化认同”的“延展期”,思想尚未稳定,文章论点常来源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名家.及至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西方文化中发现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并将之与道家文化相融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的口号,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7.
袁枚的小说思想体现在《子不语序》中,包括:肯定小说的地位、重视小说的“自娱”功能、强调“戏编”为主的创作方法等,虽然较为零散,但已涵盖本体论、功能论、创作论等方面的内容,显示出一定的系统性。袁枚对小说地住的肯定有助于扭转当时学者“不屑道”小说之风气;对“自娱”、“戏编”的认识,又使作家的主体意识得到显著张扬。袁枚的“性灵”理论对其小说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性灵说”理论上的缺失也导致了其小说思想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8.
阿尔都塞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科学主义的解释,并提出“认识论断裂”的学说来说明马克思早期思想和成熟期思想的差别,认为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从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换。他以“认识论断裂”为立论基础,以此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学说割裂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思想之间的承接性,但其理论努力和探讨也提供给我们一种与众不同的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解释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的政治评论为标志,马克思早年思想表现出现代性的基本定向,亦即持一种非批判的启蒙主义立场。从“传统”的专制极权走向“现代”的自由民主成为早年马克思的根沐实践诉求。由于《莱茵报》时期思想的内在张力,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了思想上的原则性转折,最终走向了对启蒙主义的辩证扬弃。发掘马克思思想的启蒙主义出发点,能够回应将马克思与专制和集权思想联系起来的曲解,当然也应该避免将马克思的思想还原为一种早年的自由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20.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文学、文化与社会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在传播领域所进行的革命性探索却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种探索也并没有为后来的英国文化研究者所继承。在传播媒介无孔不入的今天,如何建构一种真正健康的大众文化,从而建构一个文化民主的共同体,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重新审视威廉斯的传播思想会让我们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