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肖溪古镇位于渠江河畔,离四川广安县城70余公里。沿着弯曲而平坦的乡间公路走进古镇,只见这里山、水、镇、寺合为一体。正如古镇场头牌坊对联诗云:"百年渺街恋幽篁独领巴渝风景,千载摩崖留华赋尽书禹甸文明。"古镇有近千年历史。街后面的巴渝古道就是肖溪古镇历史的见证。据碑文载:自肖溪有了水运码头,就有了这条古道,而古道比古镇的历史还要早——这条道是历史上大巴山区至重庆的咽喉要道。  相似文献   

2.
军事地理旨在研究人类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历史上任何军事战争的发生必以一定区域地理空间为依托,战争发生地区的山川地貌、交通道路等自然与人文环境对军事活动有很大的制约和影响,这在我国《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及刘向《七略·兵书略》及德国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均有论及。蜀道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条著名军事要道,故道、褒斜、傥骆、金牛诸线曾多次被运用于军事战争之中,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鉴于以往蜀道研究中军事地理方面尚无专门论述,这里试从蜀道的军事地理特征、历代战争对蜀道的凭借利用规律、蜀…  相似文献   

3.
巴盐古道自北宋开始承担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盐货运输,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省,以其产生时间、盐运主体、运盐方式和运盐成色的不同而确认出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的不同之处。这条主要依靠土家族盐夫背运锅巴盐的盐道,在长期盐货运输的基础上承担起了汉、土家、苗三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并在后期延伸出政治、军事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4.
巴盐古道自北宋开始承担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盐货运输,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省,以其产生时间、盐运主体、运盐方式和运盐成色的不同而确认出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的不同之处。这条主要依靠土家族盐夫背运锅巴盐的盐道,在长期盐货运输的基础上承担起了汉、土家、苗三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并在后期延伸出政治、军事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5.
缪椽 《社区》2006,(18)
千年古镇叠古街在北京市密云县的古北口镇古北口村,有一条古街——古御道。这条古道自商周时期就已形成,那时即为南北交通的要道。后因康熙、乾隆都曾数次来往于此,才称“御道”。沿山势筑成的弯曲古御道,铺陈映现了古北口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这条静静地坐落在长城脚下的古街,不曾张扬。但依傍于享有盛誉的古北口长城,又有纪念英名流传民间的“杨家将”的杨令公庙做伴,再有街中那条几百年前皇帝每每北行必经的古朴石板路,都使这条静默神秘的古街吸引了无数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凡是来此的到访者,都为这里的居民重及历史、怀缅英勇的民风而感…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入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景。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入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景。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条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具有同等历史价值和地位的古道 这是一条书本上很少提及,国内外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古道 这是一条足以让世人惊诧并欲穷其究竟的古道  相似文献   

9.
施坚雅以市场为基础提出的区系理论,近年来在中国历史人类学领域里被进一步拓展.黄国信的著作<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以长时段的视野梳理了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制度建立过程中盐区、盐界形成和变动的"大"历史,同时又充分展示了地方政治、市场、王朝利益不断冲突和调适的历史场景,为我们多层次、多向度地认识"区域"的流动性构建提供了一种有历史深度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柳州,又名龍城,歷來就有"桂中商埠"之稱。歷史上是廣西工業品、農副産品、土特産和手工業産品的集散地,又是粤、湘、黔、滇、蜀等省的商品流通要道。 現代柳州,以工業聞名。在全國450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名列27,  相似文献   

11.
渭河峡谷史家窝、北峪嘴古栈道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渭河峡谷陕甘两省交界处,隔河相望的史家窝和北峪嘴有古栈道遗迹。史家窝栈道历时久远,在自然力量和人为破坏之下已非昔日面貌,是目前渭河南岸发现的唯一一处栈道遗迹。北峪嘴栈道是渭河峡谷保存最完好至今仍然使用的栈道遗迹。两处栈道所处地形南北相对极其险要,是研究古代中原与西北地区交通、文化的重要物证。以渭河峡谷丰富的古文化内涵推断此段古栈道最早开凿应该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公东猎时开凿最有可能也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阴平古道本自西汉地名,至迟在宋代作为道路名,所涉时限却远及秦代。《三国志》邓艾破蜀的记载使阴平偏道名扬天下,但历史上作为连接南北丝路之一要道者为阴平正道。阴平正道虽路线有异,但走向大体一致,即沿白水江一线自陇达蜀,显示了一定的历史复杂性,因而相对应的文学文献遗存呈多样性特点。从文献文学角度考察河南道,它是连通南北丝路的另一要径,虽在唐以后至明清呈渐衰之势,但仍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苹果源流     
苹果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果树,迄今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史,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在不同的时期,苹果有不同的品种和名称.早期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是原产我国新疆西部的种类,古人称之为柰和林檎,其中林檎是比较受欢迎的种类.唐以后又增加了楸子、频婆果、海红等种类.频婆果可能是原产新疆的红肉苹果,其名称来源于佛经,它是元代以后人们喜爱的种类,并被简称为“苹果”.19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栽培的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品种,虽然仍叫苹果,但与历史上的苹果差别很大.与此同时,柰、林檎等名称也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由此案例研究可看出,轻易地以今天的名称推断古代同名栽培植物是非常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与西方女性历史生存状态相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期”,西方氏族制度由人身关系转为地域关系,亦即由自然关系转为社会关系,西方女性的他者身份即起于地域性对于人身性,亦即地缘性对于血缘性的政治取代;而在中国,地缘取代血缘的政治变革并未发生,奠基在血缘基础上的伦理规范成为女性的生存规定。因此,与西方女性由政治而伦理的第二性宿命之路不同,中国古代女性的他者生存则履践一条由伦理到政治的历史之路。这也形成了中国女性生存的独特之处,“孝”是这独特之处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南粤古驿道是沟通岭南与外界交流、促进岭南内部融合、见证岭南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引起广泛的社会参与。文章以河源古驿道为例,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框架,分析河源古驿道的历史演变,确定河源古驿道共生单元为古驿道—乡村—城镇;其次分析共生单元及共生环境现状,认为共生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致使古驿道共生单元逐渐被割裂了相互联系,共生关系趋于弱化或者消失;最后,通过分析古驿道共生单元历史形成与演变,提出河源古驿道共生系统重构方式,建议把古驿道的保护和传承融入其共生系统的发展之中,为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发展注入灵魂。  相似文献   

16.
17.
"瀍水"是洛阳的一条河流名称,"瀍水"之"瀍"来源于古代洛阳的方言词语"廛"。"廛"产生于殷周社会变革之际,与"周公营洛"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密切,是西周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廛"由"一家之宅"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市场经济的最初形式——"廛式商业模式"。由"廛"引申而来的方言词"店、摊、坛、场"等在今天的河洛地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词语是在语用中被创造出来的,释词无论如何不可脱离语境。"经营"古义揭示历史语境,"惊鸿""游龙"深入到心理和民俗,都是文本"细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寻踪公元前1046年,在二千余里今名乌江古名牂牁江流域中段的古代思南,以牂牁江名建立牂牁国的七百多年后,当秦国夺取巴蜀两国而用兵牂牁国时,牂牁国易名为夜郎国投诚了秦国。接后当秦于公元前280年夺辰沅流域楚黔中时,便引起楚于公元前279年攻牂牁江流域的秦夜郎。秦统一中国后在古代思南设置夜郎郡吏。汉武帝赐夜郎王印,并在思南设立牂牁郡。二、揭示末代夜郎王兴反叛汉朝被牂牁太守陈立率部消灭后,当夜郎遗土历经唐宋两朝演变为五十个各自为政的羁縻州时,宋徽宗置"黔南路取牂牁夜郎地"战略,以合(和)而贵,集大而贵一统五十个一盘散沙的羁縻州形成"贵州"区划法定名称时,宋代在古代思南建立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以及元在思南设立宣慰司一统贵州版图。到了明朝,明成祖于公元1413年,以五万军队剿思南"撤司建府",将六百年以前贵州政权在思南的七部历史志书全部烧毁……  相似文献   

20.
从公元前11世纪算起,起源于古代伊朗东部大夏(巴克特里亚)的琐罗亚斯德教迄今有三千年的历史。该教的圣书《阿维斯塔》,也称之为《波斯古经》。文章以宗教学、文化学、民族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阿维斯塔”和其它历史记载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琐罗亚斯德教七大节日之一的诺鲁孜节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行了研究,提出诺鲁孜节来自于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