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通车为西藏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便利条件。青藏铁路在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西藏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针对青藏铁路通车对生态环境已产生或可能引起的问题,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制度建设,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构建生态西藏、和谐西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西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受达赖分裂集团破坏干扰以及高原生态脆弱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更应该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根据西藏的现实情况,西藏经济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具备相关重要条件,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正确领导,努力推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维护西藏社会稳定,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并且在西藏努力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以来伴随诸多农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牧特色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快推进西藏新型农牧业现代化步伐,就必须合理估计西藏农牧特色产业的优势,在发挥优势上求突破,在做足特色上下工夫,在做强产业上求发展,共同构建有利于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建设的农牧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旨在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一个强调科学性和技术性的职业,有助于弥合社会断裂、促进社会公平。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把具备社会行动能力的社会工作融入社会发展,致力于构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西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藏传媒是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实现西藏社会长治久安的利器,是推动民族文化建设的渠道和平台,是保护、繁荣西藏民族文化,构建西藏和谐文化的基础。传媒在构建和谐西藏的伟大进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为维护祖国统一、实现西藏各族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保障藏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起到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作用。达赖集团无视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的伟大成就,屡屡攻击、谩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炮制所谓的“大藏族自治区”谰言,妄图恢复黑暗、残酷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达赖集团炮制的所谓“大藏族自治区”的实质乃是搞“西藏独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昭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最适合西藏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确保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小康西藏、构建和谐西藏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社会护理保险法律制度是为因年老体衰、疾病或伤残等原因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一种保险制度。在西藏2022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语境下,借鉴域外经验,建立社会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对于完善西藏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西藏社会公平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构建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西藏"、"平安西藏"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是行刑社会化的刑罚执行工作,目的在于强化犯罪防控体系,防范犯罪和减少再犯率,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和谐是其必然要求.西藏的社区矫正工作是结合民族地方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而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促进少数民族罪犯人权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关系的和谐是西藏各级地方政府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条件,并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自主动能。特殊的区情决定了西藏自治区应逐步建立起以民族关系的和谐为中心,以经济的持续发展、民族干部的培养、宗教信仰的引导为重点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最终目的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评价体系,公开公正的评价过程及奖罚分明的评价结果,逐步引导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走向科学、理性、高效,引导西藏各级地方政府在此诸因素方面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为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风险及治理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家瑶 《河北学刊》2007,27(3):84-87
和谐与风险是一对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的矛盾,对其内涵的当代性解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认识前提。和谐与风险的同一性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与风险结伴而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治理风险的过程。客观分析中国目前遭遇的社会风险及其特征,明确风险治理的责任主体,完善风险治理的制度体系,增强风险治理的现代意识,发挥制度和观念两种力量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尤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