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艺鉴赏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 ,是有规律可寻的。学者们主要立足于作者、作品、读者以及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 ;而涉及到作品时 ,又从各门类艺术的本体论和创作论等方面阐述了文艺鉴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和人口思想的认识,文艺学与人口学可交叉整合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艺术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人口、创作人口、读者人口与作品数量和质量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将"人口"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结合,建构以"文艺人口研究"为中心、四要素双向同构的新图式,展开文艺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等相互关系的"环境研究",着力创作、接受、传播、人口迁移等"主体研究",强化作品思想内涵与人口审美素质、人口综合质量之间的"质量研究".以文艺人口学视野观察特定时期作者地域分布、空间变化,分析创作资源多寡与"审美贫富差异"问题,以期通过调整文化政策,优化国家文化艺术版图.  相似文献   

3.
文艺鉴赏作为人类的一种情神实践活动,是有规律可寻的,学者们主要立足于作乾,作品,读者以及三班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而涉及到作品时,又从各门类艺术的体体论和创作论等方面阐述了文艺鉴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艺鉴赏方法是实现文艺鉴赏的途径、手段与方式的总和。围绕文艺鉴赏三环节的方法论 :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 ;以作品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俄国形式主义方法、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方法等 ,以读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解释学方法、接受主义方法等。围绕文艺鉴赏诸阶段的方法论有“格式塔”美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文艺鉴赏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赏鉴是人们特有的一种审美活动。构成这种活动的条件有二:一是客观,一是主观。客观条件是文艺作品,即鉴赏对象;主观条件是鉴赏者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的情通过形象和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鉴赏者又从这种形象和形象化的语言中接受感染。这一看法不但是一般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通常鉴赏论者的套语,致使人们司空见惯,彼此相因,不再对它作深一层的研究。其实,不仅“缀文者”“情动”而后究竟如何“辞发”,有待于继续探讨;同时,“观文者”“披文”之时到底怎样“入情”,也需要作进一步的考察。下面,我想着重就后一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学鉴赏的类型,从鉴赏实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欣赏为主的鉴赏;二是以批评为主的鉴赏;三是欣赏、批评融合并重的鉴赏。前两种类型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鉴赏者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目的。后一种类型是较为完美、较少缺憾的审美,对鉴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方法都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线文艺》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以阎锡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创办的文艺期刊,在进步人士的控制下,凝聚各地作家队伍,刊载了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和插画等多种文体作品,推动战地文艺的发展,加强了文化工作者的统一战线。它在战火纷飞的西线战场艰难存生,发展壮大,呈现出全面抗战爆发后西线战场的文艺面貌,具有强烈的战斗色彩,对教育人民、动员人民、联合抗日起到了积极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艺的描写对象是什么,美学家文艺家们都不能不作出自己的回答。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当然也涉及到了这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在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时,也应如胡乔木所说,“决不能限于研究一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要包括研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优美诗词和大量的优美散文,研究这些作品的美学观点和美学价值,以及他对历史上和现代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评价、鉴赏”(《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角度(或者说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发掘整理文艺心理学思想,并创建一门新的学科——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既可以从创作心理和鉴赏心理两大分支入手;也可以将主体(作家)和文本(作品)作为两大研究对象;还可以纵向地描述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而  相似文献   

10.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诗歌鉴赏中的情感激发是鉴赏者和诗歌作者心灵的碰撞,是鉴赏者通过诗歌中的“情意点”进入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作者的情和意的关键.在诗歌鉴赏中,情感激发是进一步鉴赏的心理动力,是进入高级审美状态的“起爆点”.鉴赏中的情感激发在本质上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激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早于西方接受美学 2 0年 ,创立了他的文艺接受论。毛泽东的文艺接受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有三点不同 :一、基本构架不同 ,西方接受美学的构架是作家———作品———读者 ,毛泽东文艺接受论的构架是人民———作家———作品———人民 ;二、文艺的接受过程不同 ,两者虽然都经历三个过程 ,但内涵基本不同 ;三、两种接受论的创立者的状态不同 ,西方接受美学仅停留在理论上 ,而毛泽东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既创立了自己的文艺接受论 ,又亲自实践 ,成为最佳的文艺接受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是读者对作品进行的审美体验。鉴赏者要充分发挥审美体验的能动性,对作家“一度体验过的感情”进行二度体验、二度创造,才能用心灵去感受诗歌深层的“不在文字”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文艺的鉴赏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它与心理活动之间究竟构成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本文特就此作些思考,以就教于同人。一、文艺的创造与鉴赏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心理活动当人们提起“文艺鉴赏”这个名词的时候,似乎总带上一点高雅而又肃然的意味。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文艺的创造与鉴赏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心理  相似文献   

15.
《文艺鉴赏学》一书,“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地探讨文艺鉴赏的方法,这一成果在我国可谓是开导先河的”。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艺的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字的艺术是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的根本。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文学》一书中传达了一种更高境界的文艺理念:思想情感于文艺鉴赏与创作的决定性作用。他对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和理性认识体现在创作者和鉴赏者在思想情感上的锤炼。思想的深度与情感上的广度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力度和鉴赏者的共鸣度。思想情感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诸多层面和阶段,如创作理念、风格、意境和翻译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以直觉和感性为特征,“兴”作为文艺鉴赏之初沟通心物、融合主观与客观的触发点,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兴”的传统,就是倡举一种闻释的自由性,充分发挥鉴赏者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文艺和社会的关系,历来是美学和文艺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不管是对作家作品的微观分析,还是对文艺规律的宏观概括,人们总要考察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联系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内容更新了,社会节奏加快了,因而人们对文艺和社会的关系的视  相似文献   

19.
鉴赏主体个性差异、文艺作品自身所呈现的多义性会导致文艺鉴赏的多义性。承认文艺鉴赏的多义性不是要否定文艺鉴赏的客观标准 ,而是要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鉴赏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创作水平的提高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从文艺批评与理论研究者的视角出发,以文本与现实参照的方式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现实意义与行动指向,可发现"中国精神"是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关键词。而文艺理论批评所阐释与呈现的"中国精神",是将概念化的"中国精神"推至民族审美的文艺研究范畴,是"中国精神"意义的深化。"中国精神"落实于文艺批评,是强调批评精神的当下性;落实于文艺理论,是强调理论架构的深刻性。只有当下的问题意识与深刻的理论背景相结合,文艺研究工作才能实现"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