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译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译员的口译能力。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以及能力从以陈述性知识表征到以程序性知识表征的转化过程,本文提出交替传译教学应包括基于口译基本理论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专题训练的课程模块、基于口译模拟训练的课程模块和基于口译综合实践的课程模块。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译员逐步成长为合格的译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口译教学实践和口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非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设想,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及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译员。本研究以31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译员为研究对象,从译员的口译能力角度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探讨其口译能力中有待加强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译员口译困难主要是由智力因素造成,非智力因素只占较小比例。在智力因素方面:就语言能力而言,英语词汇量和汉语长句英译为主要因素;就口译技能而言,口译笔记的记录和阅读,记忆和数字英译等方面是主要因素;知识能力几乎没有造成口译困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与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相比,心理素质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为完善今后的口译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口译能力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和图式的信息处理模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口译信息处理图式模型,旨在用图式揭示口译认知过程中译员的信息处理机制。研究表明,口译过程中译员的背景知识图式不断地被外界刺激层层激活,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模式中存储信息、提取信息,完成口译过程中理解、表达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意义形成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译界对美学的研究仅局限与笔译。本文从翻译美学的理论出发,探讨口译中的审美’活动、译员的审关心理结构和灵感思维,并重点讨论了口译中灵感思维的种种表现形式,既丰富了译学研究,又对口译教学和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普通英语专业的办学特点与外语院校英语专业不同,更与翻译专业不同.普通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的培养目标不是翻译(译员),而是兼职译员.所以,口译课应突出口译技能训练的主线,兼顾题材和话语语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译训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口译理论来阐释口译教学的本质:作为高端职业培训和译员专业素养培养的外在条件,口译教学不完全是语言教学,它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记者招待会是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高级口译员在会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级译员的口译实践语料既是口译教学的宝贵资源,又是口译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基于自建的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库对高级译员口译失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发现高级译员的口译失误可以归纳为十种类型,其中用词不当和长句的使用失误最为常见。高级译员、口译教师和口译学习者都应对这些失误给以足够重视,从而提高我国口译工作者的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即席翻译过程中的口译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席翻译中译员由于短时记忆不足,需要借助口译记录才能将口译有效地进行下去。即席翻译要求译员必须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时机,将他所理解的讲话内容用自己擅长的语言、借助意义明确的符号简要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口译自主学习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评析科技口译自主学习理论、教学应用以及技术手段对培训科技领域译员的重要性,发现国内科技口译教学仍存在专业性和教学资源管理上的缺失,从而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以期为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状.高职高专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其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承担了培养“塔基”的专、兼职口译人才的重任.但长期以来,翻译界忽视高职口译教学,针对高职口译教学课程定位不准、合格师资缺乏等问题,探讨了高职口译教学的重要性,并从目标定位、理论指导、教学方法等方面为高职口译教学的提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口译笔记是帮助译员记忆讲话人内容的重要工具。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以及记录方式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著名口译学者Daniel Gile的相关观点出发,从口译工作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并从口译笔记的记录原则、内容、使用的语言、格式要求四个方面探析了如何记录口译笔记,总结了口译笔记的相关技巧,旨在强调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13.
口译工作言语研究是口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口译工作言语的本质,文章从流动性、语境依赖性、模糊性、信息浓缩性、逻辑性和流畅性等角度分析了口译工作言语源语和译语不同的言语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笔者提出在口译培训中应该针对源语和译语分别设计相应的语言技能培训课程,以便根据口译的实际需要提高译员的口译工作言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高译员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两种策略.口译自身时限性和实时交际性等特点决定了归化是译员应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基本对策.异化因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在旅游口译和特定政治词语口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译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是应对语言文化差异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口译笔记对译员的记忆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通过再现帮助译员进行记忆的提取。口译笔记应遵循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凸显要点和多用符号等原则。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翻译行为是一种阐释行为,翻译中的阐释就是译者对源语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解释。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行为。汉英两种语言差异较大,字对字地直译无法译出实质的内涵。因此,阐释行为理论对于口译译员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即席口译中摆脱记忆困境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笔者自身的一些实践体验,综合了有关口译理论以及与口译研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神经生理学、以及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等,并结合即席口译中译员面对的真实情景,分析了即席口译中译员记忆的特点和制约译员记忆的种种不利因素,并在审视人脑记忆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译员在即席口译中摆脱记忆困境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口译笔记是交传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弥补译员大脑记忆的不足,对译员起到提示作用,使译语更加流畅,更加具有逻辑性。本文分别对口译笔记的必要性、特点、技巧和作用做了探讨和分析,并指出译员应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笔记符号系统,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译员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释意理论的核心,"deverbalization"(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描述了在原语理解和译语再表达之间,"意义"脱离原语语言的过程。基于释意理论的观点,在口译这个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认知活动中,译员需有效识别并重构处于不同情境中的翻译单位,摆脱原语的表层结构束缚,才能真正达到信息和意义的动态对等。因此,在口译教学中,情境建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陪同口译作为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口译形式,往往需要译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借助笔记等辅助工具,做出准确的反应以达到口译目的.目的论作为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对陪同口译中的“目的性”具有指导作用.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陪同口译的具体翻译策略有增译法、删译法、改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