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决策》2010,(4):83-83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授杨万里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写景写得多美啊!.”老师感叹。但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首诗并不是写景的,而是写管理的。  相似文献   

2.
以一个《诗经》爱好者的所感所想来谈谈对《诗经·邶·北风》这首逃亡诗的看法。诗中写的不是老百姓,而是一对情人因战火将起,招呼情人同奔远方。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又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而我觉得教育却是一种爱,一种特别的爱。这种爱是将爱心、耐心、热心、诚心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更是要撒向那些特殊的孩子。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4.
王宏甲 《领导文萃》2011,(4):98-101
朱熹曾有一首被后世一再引用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称之为哲理诗,因其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雷语网事     
《决策》2010,(12):6-6
“羊羔体” 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不久前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他的两首旧作《徐帆》和《刘亦菲》被网友们翻出,被批涛不像诗,更像是在白话写作中不停按回车键。车延高的诗被命名为“羊羔体”,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  相似文献   

6.
心远地自偏     
刘墉 《领导文萃》2008,(5):42-42
陶渊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饮酒诗,其中前半段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相似文献   

7.
万勇 《决策探索》2007,(13):6-8
引言: 中华医魂世家郎,亲民参政农工党.立起做伞俯做牛,社之康和言高尚. 这首诗写的是濮阳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南省委常委、濮阳市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委员、濮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高尚社同志.作者用一首"无题双管藏名"诗,写出了主人公的内涵,以诗对人,以诗对名,可谓诗如其人,名如其人,达到二者与人生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抗日名将——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四军军歌》威武、雄壮的歌声,时光仿佛又回到70年前的安徽泾县云岭。话说1939春,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提议创作一首新四军标识性歌曲,让全军唱起来,以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前进步伐。4月,陈毅写了一首回顾新四军战斗历程的新体诗《十年》,并将其交给袁国平、李一氓、周子昆等人修改。这首诗就成为《新四军军歌》歌词的初稿。  相似文献   

10.
帝王的文化     
顾伯冲 《领导文萃》2010,(21):69-73
(一)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一首诗: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正我认为读诗能得到与写诗同等的快乐。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邓小平一辈子不写诗,但第三次复出时,他在家里面高声吟诵"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当时没有哪一个人比邓小平更当得起这首诗,也没有哪一首诗比这首诗更能表现邓小平复出前的心情。这首刘玄德三顾茅庐时孔明吟诵的诗,就像是为邓小平准备在那里的。邓小平是一个诗性的人。宋人林宽说"自古英雄尽解诗",中国古代有大作用的人,多是诗性的人。反过来说,一个诗性的人,在成就事业方面,也会有大  相似文献   

12.
黎广 《决策探索》2011,(11):37-39
王芗远,湖北荆门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最近的小学生诗歌节里,这个孩子写了一首《夏天到了,春天还没有来》的诗。一语成谶,今年的春天给人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深刻。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不只是数学的专利,在文人雅士笔下,简单的数字入文,也能摇曳生姿,出神入化,面目为之一新。一、数字入诗添内涵数字入诗现象很普遍。有人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真正涉及数字的就有一百三十多首,历代以来的诗歌中,数量更是惊人,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4.
喜欢咀嚼平仄,诗与情交汇融合,善交文朋墨友,缘和份不离不弃。近日,笔者一行慕名拜访了著名诗人、书法家戚建庄先生。
  走进戚建庄的办公室,一幅幅没有刻意雕琢和修饰的书法作品,还散发着墨香,让人心旷神怡;一首首激情慷慨的律诗,让笔者领受到了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那份责任和担当,更能读到他对祖国山河繁荣壮美的礼赞。  相似文献   

15.
肖剑  赵建 《领导文萃》2009,(16):108-111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这一句诗断送了孟浩然的政治前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夸张地说,这首《春晓》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静夜思》是唐诗五言绝句中的绝对精品,中国人不知道这首诗的人大概很少,它的作者就是孟浩然。  相似文献   

16.
乾隆帝一生曾写诗4万多首,创作欲旺盛得相当可以。结果却没 混成一个诗人,你说这事算不算一个谜? 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乾隆帝,起码喜欢他的干劲儿。做皇帝的,吃喝玩乐哪不需要时间,再治治国,再搞搞文字狱,再下下江南,他哪有空闲写那4万多首诗——其实他本可以不写诗,他不是性情中人,他写诗,是悲剧,他误了诗。  相似文献   

17.
诗谀     
《领导文萃》2010,(6):129-129
<正>明初翰林学士解缙常以诗谀朱元璋。一天朱元璋对解缙说,昨天宫里出了喜事,你吟首诗吧。解听说皇帝得了儿子,于是开口吟道:"君王昨夜降金龙。""金  相似文献   

18.
所谓“回文诗词”,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读之成韵的诗词。 如今所能见到的回文诗词,最著名的要数十六国时前周女诗人苏蕙的《回文璇玑图》。该诗共有841字,题于一幅8尺见方的锦上,纵横往复,皆成章句,据传能得诗7958首,堪称空前绝后。而一般的回文诗词只能正读倒读,一首变二。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认为,“朗读也是一种理解”。“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怎样读?读出目标的层次性。每一次朗读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幸福人生,幸福课堂。以教师单边活动为主的课堂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因此这样的课堂就表现出很多的无奈与低效,教育应该是一首诗,守护着学生的心灵。创建富有“诗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