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新闻意境     
意境是我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锤炼出来的审美概念 ,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新闻作品也有意境 ,但与文学意境的追求不同 ,即新闻意境侧重于客观性。新闻意境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审美效果 ,更好地揭示报道主题 ,反映时代特征 ,贴近生活 ,贴近读者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艺术创作应该树立“中国国家艺术形象”,这一形象的特点、性质和创作要求等完全符合习总书记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主要精神。“中国国家艺术形象”有其独特表现,它在性质上要达到不同方面的协调和整合,对艺术创作主体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创作“中国国家艺术形象”的作品对艺术创作具有引领意义,对国家利益的影响与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古典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代文学 ,分析和掌握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会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 ,丰富美感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那么 ,怎样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呢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术语。《老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庄子》“天地有大美不言”等艺术思想 ,其追求弦外之音 ,像外之意的美学特征 ,已与今之“意境”内涵相近。意境一语最早出自托名王昌龄所撰《诗格》。王昌龄提出诗有物境、情境、意境三境 ,意境意味着“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这主要是指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 ,体…  相似文献   

4.
艺术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也是抒情诗反映现实生活并借以抒发激情的手段.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景、物、事、形,指的就是诗的艺术形象,名异而实同.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细胞”.然而什么是诗的艺术形象?过去有种种议论.有人说,诗的形象就是“意境”,这就把“细胞”当作整体了;有人说,诗的形象是诗人自己和他所刻画的人物,这就过窄了.诗的形象是自然、社会、和曲折反映现实的幻想的情、景、事、物,其中包括作为直接抒情主体  相似文献   

5.
“尘埃”及“尘埃落定”在阿来的长篇处女作《尘埃落定》中具有极大的隐喻性。主人公傻子是作家精心选择和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 ,他的命运构成了小说的情节主线。作品在展示傻子的人生遭遇和情感历程中 ,再现了藏族封建土司制度由盛而衰、由存而亡的历史过程。在傻子形象上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历史及人生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6.
审美意识的本质是情感与认识的统一,体现在其物化形态中则是对主体的表现与对客体的再现的统一。这两个方面任何时候都并存于艺术作品之中,只是表现型艺术侧重于表现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再现型艺术则以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及其本质为重。这两种艺术不同的发展过程‘往往鲜明地显示出不同文化系统中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我国古代表现型艺术发达而再现型艺术发展有限,与世界各大文化系统(特别是西方)的传统艺术审美特征相比,尤为明显。一个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形成,有其复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叔本华的优美、壮美说的“中国特色”的表述,其目的在于区分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类型的美学意境。“我”特指意志认知主体或主体的意志认知,存在“美术”中的认知主体从结果看均属“静观”纯粹认知主体,即无意志认知主体,也即审美认知主体;“优美”与“壮美”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观审心理经验过程,它们构成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不同审美内涵。仅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解释“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未免失当。  相似文献   

8.
“意境说”是古代文论家根据我国文学创作经验和特有的民族审美传统而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 意境这个词本是佛教术语,它原指某种悟道的境地。后来被人们移植到文艺创作和诗歌评论上来,成为品评诗歌优劣高下的一个重要原则。意境的概念比较宽泛,界说也很纷纭。但对这一概念最常见的解释是: 意,偏重于作家的主观;境,则侧重于现实的客观。意境是主客观的统一,即作家的主观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再现论和表现论古往今来,对于文艺本质问题的见解,真是众说纷纭。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再现论、表现论两派。再现论认为文艺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表现论认为文艺是作家心灵的表现,两派的见解有根本上的不同。一、再现论再现论起源很早,最有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他在《诗学》里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赏折,其主要对象和注意的中心是作品的艺术形象。完成作品艺术形象的再现是通过欣赏者创造性的艺术联想实现的。艺术的联想,大致可以有三重方式: ①确定的客观性再现联想。②扩充的主观性再现联想。③再生的自由性多现联想。这里所说的“三重联想”,它们虽都具有较大的鉴赏的主观性,却是以作品的客观对象为欣赏的依据和出发点,并在此前提和基础上进行艺术的联想活动。同时,这三重联想往往要交叉进行或同步展开的。它们之间似有高低层次之分,却无轻重之差的。因为就具体作品的赏析而言,并不都需要进行三重的联想,自然,再现比较复杂的艺术形象则往往要使它们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司空图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是,《诗品》在论述诗歌艺术美的本质和本原时,使用了“道”、“体”、“虚”等抽象的理论概念,从而对诗歌艺术的本质规律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后代以审美为中心的诗歌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具有明显的创意.其一,司空图“韵味”说同刘勰“余味”说和钟嵘“滋味”说侧重于作品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神味不一样,更强调艺术形象和意境引起欣赏者想象后所获得的一种境界和情绪,更重视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二,司空图对意境的推崇使他尤为重视审美情感(思)与审美想象中的艺术空间(境)融为一体。其三,司空图的美学理想、审美标准是“味外之旨”的“醇美”,而“素”“心”“情”“意”等代表主观的概念恰好说明司空图对诗人的主观在创造诗美的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意境属于我国古代艺术美学范畴。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意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意境范畴内涵的界定,唐人意境说的历史演变,唐人意境说形成的原因,不避浅见,提出以求方家、读著匡正。意境内涵界定意境说形成于唐代。唐之后的诗论,不断对它有新的阐发。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对前人的理论,又有许多发展和创新,问津者见仁见智,对意境内涵的界定,丛生异义。诸说择其要者有三:一曰艺术形象说。论者认为是意和境“有机统一所反映出  相似文献   

13.
从三种意境误读看意境范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意境研究中的“情景交融”说、“艺术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三种代表性观点 ,是对意境本质的误读。其问题在于把艺术的基本属性挪用作意境的本质特征 ,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意境重构应突破认识论的反映论理论框架 ,在古今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4.
文化背景和语言表现是体现作家个性的标志,作家应该摒弃“媚俗”与“媚雅”的束缚,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皈依于自我的精神家园,不断在人物的塑造和意境的开拓上,创作出读者喜欢的作品。面对热闹、新奇迭出的文坛,作家们应该持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5.
究竟什么是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新编《辞海》中说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艺术分册.136页)这个定义涉及“艺术形象”这一概念.什么是“艺术形象”呢?同书的解释是:“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文学分册,5页)音乐属于艺术.也适用于这一定义,既然如此,音乐形象自然也是“具体生动的图画”了.对音乐形象的这种认识来自苏联的音乐美学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中意境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中意境的表现问题.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的审美理论,中国古代的戏曲家和小说家们,由于往往本身就是诗人或词人,当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可能不受到诗词创作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传统诗歌对意境的追求,也融合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之中.又由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侧重表现性,写意和抒情味较浓,与西方一些侧重于再现性的叙事文学不同,仅用典型理论来阐释显然远远不够.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意境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中的表现主要有诗情画意、人景交融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背景和语言表现是体现作家个性的标志,作家应该摒弃“媚俗”与“媚雅”的束缚,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皈依于自我的精神家园,不断在人物的塑造和意境的开拓上,创作出读者喜欢的作品。面对热闹、新奇迭出的文坛,作家们应该持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典意境说中,意境的内涵表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思与境偕。宗白华先生继承了传统的意境思想,并指出境是渊源于佛道之境,同时提出了意境与人格涵养的联系。宗白华先生意境说的创新体现在他所说的意境中的主观世界,不仅是主体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主体的哲思。他主张在静照和飞跃的静动两极中,把握意境的审美内涵。尤其是将飞跃的动化成“舞”,在意境中表达了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法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作家司丹达尔所写的政治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法国复辟时期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在这部作品中作家以主人公于连的悲剧道路为中心图画,描绘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满身铜臭的资产阶级向贵族的进攻,揭示了贵族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作家通过于连的活动还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腐朽没落和反动教会的种种罪恶。因此,正确评价于连这个艺术形象,对于分析《红与黑》的政治主题,展示各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关系,十分重要。许多年来,  相似文献   

20.
王士祯作为清初“断然为一代之宗”的诗论家,在自己的诗学中已就中国古代抒情诗歌的审美创造,作了较为深刻而系统的探讨。在表现与再现的关系上,王士祯更注重表现的作用;在主体与客体的两者间,王士祯强调了主体;在有象意境与无象意境的抉择间,王士祯汲取了禅宗中“活路”和“活意”的原则与中国画论中“审美的空白”理论,认为后者恰巧具备着更为广阔和深远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