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加强社会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社会建设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教育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医疗公平,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哈经芳 《社科纵横》2008,23(2):16-17
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不可能有和谐.甘肃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甘肃民族地区与甘肃其它地区相比,在实现社会公平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之中,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是其精神内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今中国社会公平理想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既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核心价值内核,也有传统社会公平思想观念的"遗存".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提升和转化,要以传统伦理价值为底蕴和支撑,实现对传统社会公平文化心理的接续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正义: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注民生、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点和亮点.胡锦涛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六点基本要求,揭示了"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释和领会胡锦涛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2011,(3):23-24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重要.大学生群体因其尚未真正步入社会,对社会不公平的感受又有别于其他群体.作为与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不公平感,他们间将会存在必然的联系,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如家庭、朋友和他人,对社会不公平感的影响也将是因人群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平正义与以往各种社会形态下有产阶级所说的"公平正义"又有着质的不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平等与公正的争论,对于我们今天厘清社会主义的平等、公平、正义与以往阶级社会的平等、公平、正义的区别,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12):47-53
社会情绪是个体在信息的作用下相互感染、叠加共振的结果。其形成离不开个体之间借助于社会网络的相互影响,它与特定社会的信息传播手段密切相关。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智能手机与两微一端的开通,使得社会情绪的形成和传播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网络群体的日益年轻化,网络本身的去中心化、匿名性使得一些负面情绪极易扩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于当代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治理理念,在多主体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实现。具体而言,个人要加强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与影响,主流媒体应彰显其主导地位,积极引导社会情绪的走向,政府亟需转变管理社会情绪的陈旧思维模式,积极应对负面社会情绪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而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条件就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对社会矛盾爆发的原因分析,可以凸显出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应大力促进与实现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儒楠 《学术交流》2006,(9):137-139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就必须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公平正义观,防止把公平正义等同于绝对平均主义和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追求公平正义两种错误倾向;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正在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收入分配原则应由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立足公平、保证效率”,即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日益扩大,目前已达到了国际警戒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消除由分配不均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已成为现阶段中国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论公平正义的观念和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观念永存于每个人心中,关系到人的精神满足和幸福.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公平正义应该是政治追求的首要价值,这是相对于政治的其他价值比较而言的,也是相对于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美是艺术的首要价值而言的.公平正义要以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不能超越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社会政治状况和人们的政治地位的改变作用于人们的政治立场和见解,能够改变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思维逻辑.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在立法活动中,公平正义的基础往往不容易把握.法律不可能对所有的公平正义问题都立法,立法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片面的政治原则论或效率优先论,认为政治可以超越法律、效率可以超越公平;二是法治万能论,认为有了健全的法律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作为调节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利益关系的核心原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奋斗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的公平正义观并阐释了共产主义公平正义理想。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价值诉求。公平与正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聚焦点,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实践呈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正向能量。  相似文献   

13.
曾德盛 《创新》2007,1(6):12-1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必须重视和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起点、过程、结果上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并有收入差距过大、差距快速拉开、社会心理冲击大等特点。保障收入分配公平,要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按照罗尔斯关于公平即正义的界定,发展中国家这类"最少受惠者"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被边缘化是其正义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发展中国家利益被边缘化是WTO长期以来以自由为价值核心向度的必然结果,因此,自身讨价还价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很难发起有效的体制改革,构建正义的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公民社会是构建WTO正义性的重要力量,其有效路径包括:组织国际性集体社会行动影响WTO的决策、正式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活动、对发达国家进行游说和施压和与发展中国家直接合作.全球公民社会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可以改变赤裸裸的权力政治,赋予国家行为以伦理价值的约束,使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为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行政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体系的核心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历经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次历史性根本转折后的逻辑必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选择。在此背景下,实现社会治理目标,更需要围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职能,注意各项治理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社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从共享发展理念看中国公平正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梅 《创新》2016,(3):70-77
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体人民平等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注重解决我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当前公正缺失的积极应对,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关于公平正义理论的重大升华。可以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探索公平正义的实现:坚守基本民生底线,突出民生建设重点,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物质保障;做出有效制度安排,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实现公正正义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合理引导人民心理预期,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协调各方面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社会发展不公平现象极为突出。本文从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公平、经济公平的含义,及其关系出发,对社会不公平现状进行了一些反思,从而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突显社会公平对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永丽 《社科纵横》2008,23(5):13-14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基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经济高增长背景下凸现出的社会公平问题,消除影响社会公平的各种障碍,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萍 《探求》2012,(6):79-83,87
由于面临“前所未有”风险背景,焦虑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社会各阶层滋生底层认同心理,不公平感、“群体性怨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应承担破解社会焦虑的责任,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消解不公平感,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消解社会底层认同心理,用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消解“群体性怨恨”情绪,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积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平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玉明 《探求》2004,(2):48-51
社会公平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问题,在当代,它是由权利公平、机会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五个层次基本内容组成的一个体系。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富出现分化,社会不公问题突出,这就要按照实现五个层次社会公平的要求,构建起市场经济良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调节机制,即社会公平的调节机制。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从规范政府行为入手,构建起公平合理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