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12):71-74
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但是面临体制、人才和管理等很多现实的问题。在探索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过程中,社会化是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实践基础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界定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是志愿服务立法的基础.基于倡导志愿服务行为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立场,志愿服务立法中对志愿服务的界定应当摒弃组织性要求;基于广泛保障志愿者权益的需要,志愿者界定应当采取中义定位,并与注册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和登记志愿者的志愿者认可体系相关联;基于志愿服务法调整范围限缩以及与其他法律规范相衔接的原园,志愿服务组织界定应当强调其依法登记成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也逐渐丰富发展起来。当前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着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低,"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化水平低,制度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动摇,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和扶持,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社工指导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韦朝烈 《探求》2020,(5):91-98
建立低保对象就业服务常态化机制,是实现社会救助模式更加科学的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低保对象自身就业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广州市民政部门最近制定了《广州市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能力提升方案(试行)》,集中体现了广州市在对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实施就业救助服务方面的最新创新举措。为了使广州市对低保群众的就业服务常态化,尽可能提高对低保对象就业服务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研究提出若干补充建议,供实际工作部门在日后的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韦朝烈  尹晓红 《探求》2012,(5):32-36,42
广州市近年来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购买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快速增长,管理也日益规范化。同时,广州市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方面的人员、组织、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要促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加快建立完善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服务学习——发展自我、回馈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学习是国家、学校重塑21世纪青年公民角色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阐述“服务学习”的缘起、涵义、特点和功能,提出“服务学习”与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结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发展时间不长,发展速度却相当快。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志愿服务担负着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分析存在的问题,探求推进的策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荣 《社科纵横》2009,24(4):54-55,68
志愿服务活动已受到各国政府和市民社会的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民众的心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但是,人们对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及其逻辑关联在认识上尚存有分歧和缺憾。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反思和追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现象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流浪未成年人的预防、救助、监护、安置和矫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家庭、学校、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方兴未艾,已成为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社会运动,志愿服务正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过综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了  相似文献   

10.
陈红红 《社会工作》2009,(15):62-64
自2002年成立以来,天津开发区雅园社区不断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地方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笔者通过参与观察和对志愿者进行访谈,并结合自己在雅园社区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对雅园社区志愿服务建设的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演化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有效推进中国社区社会工作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在分析目前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改进社区志愿服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志愿者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用来增强社会整合的"集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的形成能对公众的行为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但意识的深浅将导致行为走势的连锁反映,而有我利他的深层志愿服务意识更有利于志愿者行动的持久化。本文在对志愿服务意识的含义和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志愿服务意识的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13.
肖艳 《社科纵横》2012,(1):72-75,96
台湾地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民间行善行为到政府大力推崇和规范发展的过程。通过创新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志工制度化建设,并在工作中注重专业化、社区化和青少年化,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发展很快,因应了其层出不穷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志愿者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用来增强社会整合的集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的形成能对公众的行为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但意识的深浅将导致行为走势的连锁反映,而有我利他的深层志愿服务意识更有利于志愿者行动的持久化。本文在对志愿服务意识的含义和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志愿服务意识的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8,(3):68-72
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提升文明、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组织化是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管理方式行政化过浓,经费保障不足,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改进管理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整体上存在着志愿服务机制不成熟、活动质量不高、力量分散、参与面不够广等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对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建议认真总结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和发展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刘兴旺 《社会工作》2010,(13):25-26
青年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3年起,便开始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扶贫帮困等内容的青年社会志愿服务。截止2009年底,广东的志愿者队伍已达370万。一方面,作为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它有利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