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和国家自主性式微决定了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必须采取"镶嵌式自主"的行为策略,通过监管改造、协调村集体和村民的矛盾和提供制度资源等手段来达到顺利推动城中村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邵任薇  王桢桢 《探求》2014,(3):67-73
在当前城中村的改造模式中,压力型改造和市场化改造模式遭遇了很多问题,以村集体为主体的城中村改造模式越来越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城中村H村的经验考察,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村集体自主改造的可行性在于改造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村集体的能力增长,并进而分析了增强村集体自主改造可行性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服务创新已成为维系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由于创新需要许多复杂的知识与资源,加之服务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就使得服务创新所需的资源不能完全由企业控制。如何与外部伙伴建立并维持关系来使用这些资源,就成为服务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企业与外部伙伴的关系镶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构形,而这些构形又会对不同创新类型产生不同影响。在服务产品创新、多单元组织、顾客共创等服务创新类型中,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及第三方机构的关系镶嵌均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尤以客户关系镶嵌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振宇  马火生 《探求》2023,(6):107-1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由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缺乏国家层面专门的法律法规,各地在改造条件、改造方式、改造程序和改造补偿标准上存在差异,争议和矛盾积累较多。本文通过对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疑难法律问题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有益解决建议,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秀玲 《探求》2008,(1):17-21
城中村的改造过程,本质上就是政府、开发商和村民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应在科学分析三方利益冲突的基础上,及时构建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这是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最终实现三方共赢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6.
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艳华 《探求》2002,(4):39-42
城中村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结构比较复杂、运行比较特殊的社区,在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过程中,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论述了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城中村形成和产生的原因,城中村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城中村改造应坚持的原则及对策措施。并指出城中村得以存在的最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是城中村改造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雅 《社会工作》2013,(4):62-67
过去三十余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城中村”。城中村社区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城市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尽管政府管理部门将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作为解决城中村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实践证明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难以应对城中村的诸多特殊情况。如今,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探索发挥社区自身能力,鼓励社区自我管理和发展来解决城中村的社会问题。从2012年起,上海浦东新区某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的城中村社区,联合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开展了一项城中村综合服务项目,旨在以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改善社区个体及家庭的生活工作状况,增进其信心和自身能力,以自助互助提升社区环境和社会功能。本文以该项目实践和经验为基础,对城中村社会工作的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曦亮 《探求》2003,(6):56-58
“城中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改造“城中村”,对广州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改造广州“城中村”问题提出了体制改革、环境改造、人的发展三条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莹  李志民 《唐都学刊》2010,26(3):67-70
根据对西安市西八里村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城中村外来人口特征、居住现状、居住履历及居住意向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外来人口而言,城中村不仅是其进入城市首选的居住地,而且还是其中一部分人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鉴于此,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建议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应充分关注城中村外来人口这一群体特殊的居住与生存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冬梅 《创新》2013,7(1):83-86,127,128
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曾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中村成为制约城市继续发展的瓶颈。城中村改造的终极目标是融入城市。在城中村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着资产处置及利益纠结、管理体制滞后、居民路径依赖及对未来生活保障担忧等突出问题。要顺利实现城中村融入城市的目标,必须遵循"资产改制—村居改制—社保衔接—拆迁安置"四个环节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的逐步改造在城市化发展中已经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城中村改制以及创新社区管理成为当前街道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的素质。文章就广州三元里城中村改制的现状、特色以及社区管理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优势视角:残疾人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残疾人工作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工作视角,一种是问题视角也称之为缺陷视角,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另一种则是关注于挖掘残疾人优势的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及其工作模式,是当前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更为合理的视角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次调查表明,中部地区城中村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地积极性普遍不高;很少接受过社区服务;在求助结构上依然主要依靠自己的各种初级关系;在社会保障方面几乎仍然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真正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于居住环境和治安状况普遍满意程度较低;邻里交往很少。  相似文献   

14.
王水雄 《社会》2009,29(3):24-51
政府和市场通常被理解为公共品提供的两个主要机制,但这背后作为基础的还是两个逻辑: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两者通常交互作用在一起。政府和社会机制主要依赖于制度逻辑,有别于政府因素,在制度逻辑中,“社会因素”能给公共品提供带来不同的可能性。镶嵌式博弈是制度逻辑中将一系列因素组织起来的核心机制,同时又因应不同的内、外部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博弈模型,包括慈父主义模型、智猪博弈模型、关联博弈模型等。农村公共品提供的研究因为很少深入到村民的视角,以上的机制通常也就难以清晰呈现。本文基于对王村桥梁修建和饮水工程问题的考察,更清晰地看到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品提供中的这一结构问题。从该主题出发,还能引发有关市场与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文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导致作文教学更是处于一片阴霾中,语文教学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怎样扬起学生放飞个性,展现真我风采,让作文文质兼美,有真情实感呢?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8,(9):79-83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城市,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乡村社区,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社会地位使城中村与周边城市格格不入。在公共伦理方面,城中村村民整体的公共伦理意识较城市居民有些差距,形成了一种对比明显的状态,可以称之为公共伦理的"孤岛"。为了解决城中村的公共伦理问题,需要从制度改革、社会体系重组、经济和道德建设多方面同时进行,使城中村的公共伦理体系向城市靠拢,打破"孤岛"现状,并且最终在体制、经济等方面走上真正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群体已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存状况及城市融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出发,分析广西城中村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及其主要成因,并根据社会工作理论在制度和非制度方面为农民工设计相关的城市融入对策,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执行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当前西方学者研究政策执行的一种新视角。本文正是基于工具选择的视角来研究政策执行。文章通过提出问题,引出“政策执行中的工具选择”这一研究主题,并说明其研究价值、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进而综述当代西方学者研究政策工具选择的基本途径,并结合新公共管理范式和新治理范式来看待政府治理中的政策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催生的畸形城市社区,改制后,村民变居民,村委会变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变经济联社,但是公共财政却不能覆盖。“城中村”改制改造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积极稳妥、依法有序地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同时切实唤醒广大社民的主体意识,努力发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20.
传承·融合·创新——城中村地方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军曦 《社科纵横》2008,23(6):59-61
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加快,村中地方文化的保护与新社区文化的建设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兰州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建设为个案,以文献、访谈与实地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如何保护和建设城巾村文化问题.这对于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