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主要指预算体制,下同)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产业政策的有力保证。 1980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1985年又调整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中央对云南等八个省区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定额补助,一定五年”的民族自治地区财政体制。除保留原有的特殊照顾外,还确定定额补助每年递增10%。  相似文献   

2.
常州市试行的财政增长分成体制,是探索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一条新路子。这一体制概括地讲就是实行“核定包干基数,逐年递增上交,收支比例挂钩,超包地方分成,短包相应赔补,一定三年不变”的方法。这一改革,是根据常州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财税政策是政府关于支出和税收的决策 ,是政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所进行的选择。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面前 ,对新疆财税政策实践作一反思 ,显得尤为必要。一、目前新疆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一)从财政管理体制看 ,“分税制”对新疆财政影响较大。“分税制”定基数时“一个萝卜两头切” ,一是取消定额补助递增 1 0 %的规定 ,压减定额补助及抵扣中央借款 ,新体制推行伊始就留下了约 3亿元的支出缺口 ,随着正常支出刚性增长支出缺口不断加大 ;二是与原体制相比提高上划两税收入的上解比例 ,五年累计中央多拿约 40…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高校的教育事业费分配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预算包干管理之后,各高校内部也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有的实行资金券方式,有的采用经费控制本方式等,这对改变经费使用上的吃“大锅饭”状况和限制经费盲目使用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方法陈旧、手续繁锁,难以与其他有关规定配套,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使报销和核算部门双  相似文献   

5.
探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完善财政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可缺少的措施。本文以我国国情为背景,借鉴外国经验,提出了当前完善和发展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措施。一、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我国当前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包干体制下的转移支付和分税制中提出的转移支付的混合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体制补助(或上解):先确定各地方的收支基数,对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地方,中央按其差额给予补助;对支出基数小于收入基数的地区,则将其差额上解中央。二是年终结算补助(或…  相似文献   

6.
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服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途择一种能够适应和推动新经济机制运转的财政政策,便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一、前期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财政体制和管理经济的调控手段发生了根大变化:一是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是改革了预算管理体制,对地方财政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三是改革了工商税制度,加强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四是改革了资金拨转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了“拨改贷”和基金制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7.
邛崃县是我省最早进行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县之一,从1978年到1983年五年中,全县已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副产品收购额、人平收入四个翻番。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08.1%,以15.8%的平均速度递增;财政收入增长104.4%,由包干前三年补贴774万元一变而为近三年上交财政744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增长150%;农村人平收入增长134%,净增164元。综合体改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开创了崭新的局面。邛崃县的综合体制改革是以农业“双包”为突破口,逐步过渡到乡一级党政企体制改革,再进一上发展为县一级农、工、商、财、文的全面改革。这一综合改革反映了  相似文献   

8.
国家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在大庆运行以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大庆不是一级财政,致使在分税制条件下,别的地市能够全留的税种,大庆市不能全留;别的地市能够分成的税种,大庆市不能分成。在税收返还上,与全省其它地市相比,大庆也是最低的。大庆这种政企合一的财政,已不适应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需要。面对这样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市财政局根据全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和大庆进行第二次创业、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总体工作思路,在调查研究、认…  相似文献   

9.
从1982年起,我省开始对地、市、县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递增缴补、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教育事业费随之由省统一管理下划到县(市)预算。为分析实行这种财政管理体制后到1988年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我们抽选了沿海、山区人口分布及经济状况不同的顺昌、建瓯、泰宁、晋江、龙海、连江、漳浦、平潭、霞浦、寿宁、长汀等11个县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探讨农村教育投入问题。一、11个县教育经费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社的建立,引起商业工作的剧烈变化,使工农商学兵结为一体,商业在公社内部成为公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受公社的统一领导,在公社统一安排下进行经营。最近在西安召开的全国财贸会议,讨论了在人民公社建立以后财贸体制方面的问题,认为必须根据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精神,实行机构下放,计划统一,财政包干的办法,即“两放、三统、一包”的办法。这个办法已在河南省实行。“两放”是指放人员、放资金;“三统”是指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流动资金的管理;“一包”是指包财政任务。实行这个办法,商业人员和资金都下放到公社,由公社负责经营管理,但公社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国家的统一方针政策和统一计划,按国家计划交售国家统购的产品,按国家计划向社员配售国家统销物资,并保证流动资金一  相似文献   

11.
1985年底,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承包经营责任制尚未明朗化、理论化,外部气候尚未充分形成的情况下,参照经国家批准的昆钢、云锡、电缆厂等10家大中型企业试行的上交利润递增包干办法,明确提出放宽政策,减税让利、藏富于企业,通过利益包干、分成等办法,在三年之内分期分批搞活全省250户大中型企业的目标。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为“一厂一策”,承包经营的新路子。据1987年底对全省250户大中型企业(不含卷烟厂)的统计,已承包的企业192户,占76.8%;这些企业产值、实现税利、上缴税利分别比上年增长8.6%、25.6%、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对新疆的资金投入及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促进新疆经济建设的发展,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给予了多方面的财力照顾和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方面的投入。——中央对新疆的补助数额,由过去一年一定改为一定五年不变的包干办法,照规定期限内收入增长的部分,全部留新疆地方使用。据统计,新疆1992年财政收入共完成26.07亿元,比包干前的1979年5.49亿元,增加20.58亿元,增长3.75倍,增加的这部分财政收入全部留新疆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的市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县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80年代初开始大力开展财源建设.期间经历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取消定额补贴、“分税制”等财税体制变化的几个阶段,呈现出下滑、回升、自给的过程.1990年该县财政收入达到3262.5万元,自给率达到105.2%,成为财政自给县.至“八五”末,财政收入达6348.3万元,年均增长14.2%,巩固了财源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究竟走什么道路才符合我国国情,当前认识很不一致,归纳起来不外乎包干制、分成制和分税制这样三种观点。我认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必须走分税制道路。 这几年中央和地方在财政分配上既实行过分成制,包括“比例分成”和“总额分成”等,也实行过包干制,即地方财政包干、与中央分灶吃饭。实践表明,这些措施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过渡形式是可行的,但是削弱了中央财政,削弱了国家财政这个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各地方执行时多从本地利益出发,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失调、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如中央财政所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50年代占70%左右,到1988年下降到47.2%,使得中央财政越来越困难。近10年中,中央财政除1985年外年年有赤字,而地方财政大部分年份都有少量结余,中央财政亏空则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实行分税制财体制的头一年。在体制变更的新形势下,地方财政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摆在财政面前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如何适应国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这是当前应侧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实行分税制后财政面临的问题分税制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转换原有财政分配的运行机制,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界定和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把收入分成包干转变为分级分税分率,把按隶属关系转变为按税种组织收入,以利…  相似文献   

16.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重要抓手,国家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纵向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体制的视角出发,基于财政省直管县这一典型的财政扁平化改革,构建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利用不同县域改革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财政扁平化改革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与非改革县(市)相比,试点县(市)企业的实际产出和实际利润分别下降了约2.97%、7.47%,资产回报率下降了约3.29%。进一步分析表明,改革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和地方政府官员短视预期导致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强化了试点县(市)收入激励,提高了税收征管力度;改革后财政体制下协调难度的增大、区域竞争的加剧扭曲了试点县(市)的财政职能、损害了纵向与横向间的合作,导致财政支出增加和财政压力加剧,对企业绩效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财政制度创新与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分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工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乡镇所占比例为 58%,可实际上已经实行分税制的乡镇中有相当部分是名义上的分税制,实则是老的包干体制,甚至仍有“收入上缴、支出下拨”的统收统支体制在运行,因而形成小城镇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影响小城镇财政作为一级财政整体功能的有效运作和小城镇培植财源、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小城镇财政制度的现实安排及其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一…  相似文献   

18.
(一) 1986年以来我国陆续推行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财政包干、事业单位预算包干、信贷资金承包等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国民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六·五”计划期的投资失控特别是1985年消费需求增长量约达800亿元,物价上涨率达8.8%而引起建国以来第五次的通货膨胀尚未得到控制,进入“七·五”以后片面追求高速的思想仍未根除,发展超越了资金、资源、外汇供应的限度,1988年上半年工业增长速度高达17%,使连续几年出现的信用膨胀和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加上随着价格改革的出台,一些副  相似文献   

19.
一、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我省的财政管理体制,我省对地州市县的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两次改革。一次是1980年,改统收统支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该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确保中央必不可少的开支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权利和责任。具体办法是:以1979年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数为基数,按照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收支范围,确立收支基数。在收入上,分为固定收入和调剂收入,固定收入包括:地方所属企业收入。调剂收入主要是工商税收入。固定收入由地方安排支出,调剂收入上交中央,或按比例分成。我省属于支  相似文献   

20.
解决山西财政困境对策研究解决山西财政困境对策研究课题组一、对山西财政形势的基本估计山西财政经历了计划体制、财政包干、新财税体制(分税制)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六五”、“七五”山西财政收入规模一直徘徊在70亿元左右。“八五”后期山西财政收入扭转了长期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