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田毅鹏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锁国闭关"时代。在这一长达200余年的时问里,德川幕府屡颁禁令,严禁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取缔天主教,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监视,确立了锁...  相似文献   

2.
中日相互认识的历史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屏 《日本学刊》2007,(2):26-33
本文将中日关系现存的矛盾与问题按其在国家利益中的轻重缓急进行了排序,即:视台湾、钓鱼群岛问题为“核心利益”,认为这是中日关系的试金石和最后底线;视东海资源与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为“中间利益”,认为该问题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谈判解决;视“历史问题”为“边缘利益”,主张走出历史阴影,平静、理性地处理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极为复杂,新秩序正在形成之中,日本外交思想也在不断地演化。近日,日本防卫大学校五百旗头真校长倡导的日本外交课题应是“日美同盟与日中协商”以及中日美三国应建立“定期商议”机制的观点就颇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晓航 《学术交流》2012,(9):211-214
江户时代(1603—1867)既是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又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处于中日文化交流发生方向逆转的准备期,是中日文化交流格局转化的重要时期。江户时代在两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情况下,仍然冲破藩篱,在多方面获得了突破。在这一阶段,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时代文化交流的特点,而且在文化交流的内容方面也更加广泛,交流途径也更加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对日本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奉行和平通商外交,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但是,没有持续多久就颁布了“锁国令”,建立起锁国贸易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对外贸易只限制在对中国、荷兰贸易,一直持续到幕末,达二百年之久。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对外贸易发生转变?转变后的日中、日荷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如何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西力东渐,是指西欧“大航海运动”后西方殖民势力的东向发展。其内容包含商业航海贸易势力的东来及基督教的传入。西力东渐第一次冲破了东方世界的传统秩序,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位于亚洲最东端的日本,曾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了这一冲击;但百年以后,又以“锁国”重新将自己禁锢起来。原因何在?本文试图从日本开放的条件及开放后外来势力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两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刘建强 《唐都学刊》2007,23(2):95-99
日本学界的锁国研究已逾百年,20世纪初锁国研究初始阶段的“锁国得失论”和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锁国与海禁”论争,在锁国研究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理清日本学界的锁国研究进程和现状之目的,主要对这两次争论的原由和实质进行探讨以及对两次争论之间锁国研究的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刘红 《日本研究》1999,(3):64-6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主导地位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既是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较量也是各国调整产业结构的竞争,而产业竞争已由传统产业、常规制造业的竞争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两国都将立足于本国国情作出一系列调整,这种调整将会给两国经济合作带来何种影响,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如何,本文尝试进行分析。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巨大的转折。如同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一样,世界经济正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将在21世纪步入一个全新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8.
中日的相互认识都存在着误区,两国政府和人民都应理性地面对历史和未来,勇 敢地接受历史留给我们的正负两种遗产,通过对话加深彼此沟通与理解。搞好中日关系是 两国利益的需要,是亚洲区域合作的需要,对日外交中,中国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争取 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 ,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去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又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合计达到 6 2 2亿美元。但是 ,在政治领域里却摩擦不断 ,而且国民之间的互相不理解、不信任正在不断加深 ,国民感情在不断恶化。这严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下面 ,仅就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现状及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对思考新世纪的中日关系有什么助益 ,则不胜荣幸。一、90年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  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认识 ,始终受到国际环境、自己国内和对方国内状况的影响。   1972年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友好和合作…  相似文献   

10.
王丽梅 《唐都学刊》2012,28(2):81-85
日本大化革新以后,受中国文明的影响,至奈良时代仿照唐朝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制度。其在教学设置与教学内容上,基本上照搬唐制,不仅以儒学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实行了中国的庙学制度,出于为国家选拔有用之才之目的,又仿照唐制建立了类似科举制的养士制度。但是由于日本社会与唐朝不同,其教育制度又与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探讨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素端 《探求》2010,(4):76-79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两国在改革中都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面临着同样的历史氛围与时代机遇,在改革内容和方式上也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改革结果却大相径庭。对比这一时期中日向西方学习的差异可知,向西方学习要获得成功,应有领导优势、民众基础、国民素质基础,学习者应理性看待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日邦交正常化近40年来,中日相互认识和国民感情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疏远的周期性变化。中日相互认识的变化,与中日关系本身有着内在的关联,但由于两国历史文化以及国情的不同,两国的相互认识在结构特征上也存在某种差异。中日缺乏理解和信任的状况,必将会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文化交流则是改善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认识论研究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那么在西方认识发展史上先哲们是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呢?在漫长的人类认识发展史中,先哲们对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的研究和探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哲学,经过近代的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再到康德哲学,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被逐步肯定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可是,当理性主义在黑格尔哲学中发展到巅峰时,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却遭到完全的否定。正是黑格尔的这种对理性主义的绝对推崇和对非理性因素的完全否定招来了叔本华、尼采等非…  相似文献   

14.
文明冲突不是平等的双方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差异与冲突,而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文化话语权力的争夺及文化叙述方式的冲突。话语权力关系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文明冲突的格局与表现形式。同时,文化叙述机制的背后也潜藏着文化冲突的因子,它导引着文化主体在冲突中的自我定位与他者待遇。本论文在批判性吸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日两国话语权力的关系演变之考察,透视历史上中日文化冲突格局,进而以日本"国语"的文化叙述为例,揭示中日文化冲突在当代日本文化叙述中的形成方式与运行机制,探讨中日文化冲突的本质特征,以期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冠疫情已在全球肆虐一年有余,尽管随着疫苗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普及,疫情趋缓。但正如印度二次暴发所显示的,疫情何时全球性平息、何时可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或疫情是否会表现为新常态,新冠疫情的冲击到底有多大,目前实难判断。令人失望的是,疫情面前本应是世界各国搁置分歧、加强合作,但现实却是大国间互相推诿,"疫苗外交"和"疫苗民族主义"等各种"疫苗政治"此起彼伏,有些国家将公共卫生安全与传统安全挂钩,反而恶化了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生不是由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而是军事、经济、儒家思想及政治结构和中国历来的保守思想综合促成的.从最初看,锁国政策是为了防止倭寇并保护自身经济的发展,从军事上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也给予了清朝统治者进行锁国政策的必要经济基础,在儒家文化以及历来的保守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者认为清朝天下为大,一切文明都不如清朝.正是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导致当列强入侵时他们才知晓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但为时已晚.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它限制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它隔绝了中外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使得中国与西洋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最终成为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从多元视角解析清朝锁国政策产生的根源,有利于我们从过去的历史当中获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彼此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要克服语言的障碍,必须先了解文化的不同。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遭遇诸多障碍。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分析所出现困难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建议。本文再次证明,光重视英语语言学习,不重视文化内涵的认知,只能取的只见其形,不见其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情报系统不仅是传递各种情报的工具,同时也具有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功能。左1985年筑波国际博览会上就展出了一套这样的情报系统。能寻人寻物的情报系统。这种情报系统是运用先进的光缆传导技术在一完的空间或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情报通讯网络,它是由情报检索中心和分散的终端机构成的,具有高度的寻人寻物的功能。如果有人因不填丢失了物品或因看管不严丢失了孩子,只要失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它们的结论不仅具有一般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越来越重大的实践意义。现在,国民经济管理问题,社会经济规划和预测、文化和教育工作、意识形态斗争诸方面的战略决策问题,都要根据社会科学的成就加以解决。这一情况既决定了社会科学领域情报活动的任务,也决定了这种活动的作用。以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为中心的全苏社会科学情报系统执行以下基本  相似文献   

20.
刘晓芳 《学术交流》2006,(10):46-50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一股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剖析并揭示了一个许多西方学者闪烁其词、不愿承认的事实,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性扩张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必然造成消费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内含的生态矛盾是无法克服的,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创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都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涵,社会主义应该而且必然是绿色社会。这不仅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理论内涵,而且展示了引导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念,为整体理解社会主义增添了新内容。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视野;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