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志愿者活动保险是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共济组织农业协同组合及基层地方自治体(市町村)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开发、用于解决志愿活动风险导致志愿者本人伤亡或他人人身及财产损害而诱发的赔偿责任的一种新型商业保险,对于推动日本NPO活动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运作机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志愿者活动是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主渠道——兼论老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老年志愿者活动已经呈现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老年志愿者活动的价值效应、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社会环境以及老年人自身与志愿者活动相适应的特质等方面的分析,对我国老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必然性做出判断和展望,形成了志愿者活动是老年人参与社会主渠道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作为北京市统一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我来到了太平桥西里社区。时光荏苒,两年多的光阴在忙碌与充实中度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两年,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与社区的感情也增进了许多。现在的社区对于我,已不止是一个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爱。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记者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顶层的教室里,与社工系的30多位同学坐在一起,以“《社区》与大学生细谈志愿者”为题,交流了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时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6.
浙江省嘉善县魏塘街道下辖8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45481人,具有比较典型的小城市社区特色。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生活总体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的格局。一是独自活动多、集体活动少:像看电视、看书看报等窝在家里的活动多,走出去参与的集体活动少。二是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凑凑热闹的比较多,积极组织活动的比较少。 相似文献
7.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20年前,天津朝阳里小区的13位老人义务承担起楼里的巡视、老人的照料、孩子的午餐、双职工的买菜等工作,成为最早被媒体关注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先行者。20年后,当社区志愿行动在全国7万多个社区中推开的时候,中国志愿服务计量课题组的一项调查令人深思:有资料表明:中国的志愿者中51.3%的人一年只参加一次志愿活动,5.4%的人只在特殊时间和节日参加,1.7%的人一周或两周一次,1.3%的人一个月或两个月一次。这意味着,我国的志愿者活动还不够经常,与美国60%的妇女每周奉献3.4个小时,49%的男人每周奉献3.6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行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中国是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邻与邻之间的守望曾融入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面对今天的市场经济,面对一个理性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寄希望于志愿行动唤回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希望志愿的火种形成燎原之势。当然,人们也意识到,这火苗是不能仅仅依靠热情和传统来维系的,它呼唤一个对志愿行动的认可制度尽快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月至少抽出一个周末,集体参加义工活动。他们把自己的组织命名为“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一年多来,组织了多次活动:如到北京市顺义区接纳服刑人员子女的“儿童村”,送去学费、学习用品,和孩子们交流、做游戏,到敬老院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室外活动,陪他们聊聊天。然而在进入2005年之后,爱心社组织的几次面向社区的义工活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