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四合院经历了百年沧桑,至今仍然是老城区主要的居住形式之一。北京四合院院落布局有序,居住不仅是建筑空间的围合,还是传统的延续。对四合院的发展及内涵和建筑特色简要介绍,通过对四合院空间与西方建筑模式语言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将传统四合院空间模式现代化、实用化,使其成为由传统建筑向现代表达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成为一种蕴含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创作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2.
纽约的中国城(Chinatown,有人也叫华埠或唐人街)是曼哈顿地区的一个著名街区和旅游景点。这里离世界贸易中心和华尔街不远,又毗邻小意大利和苏荷艺术区。数百家各种风味的中餐馆、食品店、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礼品店、珠宝店星罗棋布,让人留连忘返。来纽约的游客在去过自由女神像和世贸中心后,多半会到此一游,因此,平时这里天天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生意十分兴隆。 9月11日,世贸中心突遭袭击,邻近的中国城虽然没有发生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件发生后,纽约曼哈顿十四街以南封锁严密,毗邻灾…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发掘的考古资料入手,通过对居住建筑布局演变过程的阐述,揭示出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的发生机制不是封建礼制下的伦理序位,而是抽象化的人体图式;提出如果从人体图式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发生机制的观点出发,那么可对四合院建筑的形式、布局、称谓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做出比较合理和完整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干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民宅,它是由东西南北四面形成一个口字形状的庭院。标准的四合院有着严格的布局,门楼、影壁、外院、内院、垂花门、正房、厢房、廊子等,井然有序。北京四合院强烈地体现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尊卑有序的理念,讲究对称、自成天地。这不仅表现在院落的大小、房屋的高低、门楼的型制等等外部设施上,而且表现在内部的功能和使用上。 北京的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分。大四合院以王府、高官和富豪私宅为代  相似文献   

5.
木木 《社区》2005,(15)
到过纽约的人,大都知道纽约有一个中央车站。那是一栋有点儿年头的相当壮观的房子,但是还不到文物保护禁止拆除的地步。中央车站地处黄金地段,在地产商看来,留那么一个几层的车站建筑,简直是“浪费黄金”。中央车站的建筑属于一家地产公司所有,这家公司决定拆了原来的老车站,建一处高层的商业中心。这一消息一经披露,便在车站周边的居民中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市民觉得,中央车站是一栋历史性的建筑,是纽约的文化遗产,它的文化价值是属于纽约全体市民的。可是,按照法律,业主有权处置,可以拆掉它。纽约的一些文化界人士联合起来,想要阻挡地产公…  相似文献   

6.
旅美散记     
1997年我曾到女儿上学的康乃尔大学所在地——美国纽约州因斯卡市,居住了将近一年,将一些见闻和感想随手记下,献给读者朋友。 走马纽约,踏上国际领土 来到美国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纽约。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我们对纽约的第一印象便是进了楼海。但见高楼大厦林立,楼高都在四五十层以上,真是遮天蔽日。其次是车多,川流不息,目  相似文献   

7.
鲁忠民 《社区》2001,(3):62-63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于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民居建筑属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干栏式木构架建筑,明显地保留了原始人 “巢居”的遗风。它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外来文化、本土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如今土垒式、吊脚干栏式、挑廊干栏式、坐虎木楞式、汉四合院式等多种建筑形式并存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传统民居中,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思想的体现,因此解析北京四合院的空间构思,为探求理想的居住环境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传统民居中,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思想的体现,因此解析北京四合院的空间构思,为探求理想的居住环境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建筑,其建筑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从大门的形制与装饰,院落的基本格局、空间分配原则及院内的附属建筑等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等级意识、伦理观念及鲜明的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老“所长”     
田可 《社区》2005,(18):59-59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京一座古旧的四合院里,那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据说民国期间它曾是一个军阀的住宅,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整个的童年,都是在这个四合院的怀抱中度过的,因此有关四合院,我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其中一位老“所长”始终铭记在我的心中。这位老“所长”姓刘,是我们家附近房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四合院是我60年人生中最重要的居住场所。我的童年居住在西城区东旧帘子胡同10号。那是一个由两层小楼围成的四合院,院门口有两个石墩子,高高的门槛,沉重的红色大木  相似文献   

14.
每个地方都有其富于特色的建筑。北京有著名的四合院,而上海则有狭长的弄堂。那些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故事也就更为这些建筑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吴良镛教授的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设计,借鉴“有机更新”理论,从文脉的保持和延续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筑在城市空间肌理、院落布局、建筑形式、室内空间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的文脉保持与创新,并总结了相应的手法。  相似文献   

16.
江菲 《社区》2004,(4):46-48
我和她的结识缘自一个紧急的求助电话。“快去快去!他们正在拆房,特别漂亮的四合院。一定要把这种行为记录下来,这是罪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西镇巩村民居建筑变迁的考察,发现农村民居建筑变迁主要体现在:由四合院变迁为独立庭院、长幼合居变迁为各代分居以及装饰风格由精致讲究变迁为简洁明快。由此可以发现当前影响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根本动因;政治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现实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村民居建筑变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盒”大夫     
从城里回乡下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妈妈病了,一路风尘后,总算赶到了老家。但妈妈已自己看病去了,侄儿告诉我:“奶奶在何大夫家里。”多年在外不知何大夫是谁,只好让侄儿领路。村边的沃土上,豪气十足地站着一栋四层四合院建筑。琉璃瓦饰檐,石狮子守门,红砖墨瓦,朱门铜闩。眼前所见使我好生钦佩。走进正门,对面供奉着慈眉善目的财神,几柱檀香飘散着如云的轻烟。在侄儿的带领下,我们摸着不锈钢扶手,拾级而上,到了专门用作看病的二楼。等待着诊治的妈妈见了我,向旁边指了指说:“大夫  相似文献   

19.
一座特殊的院子在北京数不清的四合院中,有一所比较特殊的院子--东城区棉花胡同22号。这里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职工宿合,可以说是戏剧界专家学者荟萃的文化之院。清末民初,它曾经是一座皇家庭院式的四合院。公元1267年(元四年),北京建为全国的首善之区,称"大都"。作为首都,北京的文明超脱一般地域文明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代表和结晶。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特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那丰富多彩的、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居家建筑。住宅是家庭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区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2012,(Z1):10-15
移民的中国富豪们,有了更多的对于他们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考量。他们中的每个人,诠释的都是自己富于个性的移民新篇章。"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20年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从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