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汉,突然有一天坐进了镇中学教室,说他要学英语,老汉还拜一位孙子辈的大学生做老师,越学越来劲。这都是因为他不明白“WTO”。  相似文献   

2.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然而,2004年元月5日这一天,安泽县唐城中学的校园内却春意浓浓,爱心涌动,———“张及义捐赠图书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原临汾地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张及义,为向师生献爱心,为山区教育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特将他珍藏的200余册适用于中学参考的书籍,全部赠送给该校。安泽县特意赠给他一面“心系山区教育,慷慨无私奉献”的锦旗。张及义同志是临汾市一位较有影响的退休干部。他早年从教,继而从政,政余撰文著书,退休笔耕不辍,身为山西省作协会员的他,多年来写下了近百万字各种体裁的文字。在捐赠仪式上,他语重心长地向师生们介绍了…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3,(6)
问:捐赠,该找哪些部门?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你可以选择符合你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赢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你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  相似文献   

4.
一把苕帚,如果把它解开,你能把枝条一根根折断,要是系好呢,看你折不折得断它。——绥拉菲莫维支:“在夜晚”大家都知道那个七根树枝的古老寓言。有一位老汉,也算颇有点文化的人,他大概也读过这个寓言。他为了使儿子们和睦地一同生活下去,一天,他把儿子和儿媳们都召集起来,把七根树枝束成一束,叫他们折断这束树枝。儿子们一个个地试了一试,都失败了。这时,老汉把这束树枝拿了过来,把它拆散,就很容易地一枝枝地折断了。  相似文献   

5.
论公益捐赠行为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益捐赠行为属于捐助行为之一种,它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益捐赠合同除作为其合同主体的捐赠人和受赠人外,还涉及受益人这一公益捐赠合同关系人.同时,合同客体和内容的特殊性反映了这类行为的社会公益性目的.公益捐赠行为的法律涵义决定了它与信托、第三人利益契约和代理法律关系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此比较分析,可以确定公益捐赠是一种附义务的赠与合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人体器官捐赠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人体器官捐赠行为生效的要件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思表示自愿和真实、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并试图进一步明确人体器官捐赠行为的法律效力:捐赠人的权利包括自主自愿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获取补偿的权利,捐赠人有如实告知自己健康状况的义务;受赠人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赠人有支付医疗费和对供体补偿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同志于二十年前发表的《套不住的手》是一篇思想深刻、风格别致的优秀小说,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与称赞。作者在这篇作品里,运用他那饱含激情的彩笔,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可敬可爱的、闲不住的老农的光辉形象,它通过描绘陈秉正老汉的“套不住的手”,热情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新思想、新风尚和传统美德。这是一曲劳动人民的颂歌。 七十六岁的陈秉正老汉是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事业,性格倔强。几十年的劳动,练就了他一双结实、勤劳的手。作者在描绘这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社会捐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规范社会捐赠,规范捐赠的发起人、捐赠人、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捐赠财产的管理、使用以及捐赠财产剩余的归属和处置,都必须尽快予以明确和界定,否则,将挫伤捐赠者行善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捐赠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媒体看到一位年过7旬的老妇,因一场大火烧光了她的全部家产,一时想不开,竟跳楼自杀了;一老汉因儿子突遭车祸丧生,自己在悲痛中也自杀了……这一幕幕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生不在于遇到多么可怕的灾难,而在于灾难降临之时,自己能否想得开。在河南省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村里有一位今年已87岁高龄的老汉,因为他心胸宽阔,遇事能想得开,反倒由灾难走向了幸福。  相似文献   

10.
潘从武  刘娜 《社区》2005,(14):43-45
在一些生活类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诸多征婚广告充斥着版面。“秀外慧中”、“诚实稳重”“、英俊潇洒”“、有车宽房”“、资产上百万”等诱人的描述,令应征者怦然心动。然而,在这些广告背后,往往是问题婚介机构设置的“玫瑰陷阱”。老汉交了一万五还是“王老五”“婚介所到底有没有真的?”56岁的王生明老汉一脸无奈。为了找个老伴,他先后上过5家黑婚介的“贼船”,短短一年时间里,1.5万元积蓄被骗了个精光。王老汉1986年离婚,十几年来一直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王老汉渐渐萌生了要找个老伴的念头。2004年1月,王老汉在某报上看…  相似文献   

11.
王树吉 《社区》2004,(1):23-23
“谢谢,谢谢你们,社区工作者,是你们把党的政策送到了我们贫困户的手中,把你们的爱心送到我老汉心坎上……”杨建国老汉眼含热泪,把一封感谢信送到我社区,紧紧握住我的手,这使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位中国社区工作者的欣慰与自豪。杨建国是我们社区的一位居民,身体有病,孤身一人居  相似文献   

12.
郑老汉出国     
郑老汉从德国回来的消息很快就在村子里传遍了,时不时的有村民走进他家院子,瞧瞧这出过国的人的变化。然而郑老汉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依旧蹬着他那辆80年代的自行车村口巷尾地跑。一听到郑老汉那辆自行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孩子们就会立刻围上去,拖着他讲那个遥远国度里的故事,这是郑老汉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郑老汉把自行车停在院子,叫孩子们拖出他那张睡椅,自己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抽出那本在德国拍的相册。躺在睡椅上,看着照片就给孩子们讲起来。偶尔有人从门前经过看到他那辆自行车就会笑着问他:"郑老汉,你也是出过国的人了,怎么还是老骑着那辆破自行车  相似文献   

13.
年仅64岁的王老汉去世了,不少人叹息说:“唉,看老汉那身体,本来再活10年没问题,都怨他那个‘催命女’,也怨老汉糊涂,一切听女儿的……”  相似文献   

14.
本来平静的柳城县城,近日被一场奇特“屋檐下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家住柳城东泉镇高田村76岁的罗老汉,因对子女心怀怨恨,竟张贴大字报侮辱子女和女婿。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他刚吐了心头恶气,他的子女和女婿却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罗老汉与子女长期积怨,关系恶化。今年3月1日,罗老汉心生一计:为了“让群众知道子女对自己不孝”,以便让村民们对他们进行孝道教育,他亲自撰写一张大字报,将女婿梁某漫骂为“养牛能手”,将女儿和儿子污蔑为“母牛”和“公牛”。罗老汉的子女及女婿见到老父亲如此公开侮辱性的行为,三人立即起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有关慈善捐赠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尤其是有关慈善捐赠余额所有权规范的缺失,使得捐赠余额所有权归属成为焦点问题。慈善捐赠过程中涉及到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复杂法律关系,而慈善捐赠的法律性质是确定捐赠余额所有权归属的前提,基于慈善捐赠的法律性质,可将慈善捐赠定性为利他捐赠合同,并以此确定捐赠余额所有权的归属原则:约定优先原则与近似原则。  相似文献   

16.
笑话与幽默     
计算收成从前,一位老汉面见县官报告灾情。县官问:麦子收了几成?”老汉回答:三成。”“玉米收了几成?”“两成。”“棉花收了几成?”“两成。”县官大怒,说:“有七成的年景,你还说是灾年,想欺上吗?”老汉听完县官的指责,换了口气说:“我活了160岁,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灾荒年呢  相似文献   

17.
一位普普通通的城镇退休女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只豆雁结了缘,从此,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感人至深的真情……善良的她救了“宝儿”一命2004年的中秋节这天,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56岁的高丽洁,到县城东边的农贸集市上购买过节的副食品。在市场的一角,她看到有三四个妇女围住一位老汉,讨价还价,都是想买老汉手里抱着的那只“鹅”。  相似文献   

18.
北董 《新少年》2014,(7):42-43
那天,夕阳告诉我:你这沿着滦河采风的人哪,该寻个住处了。 一个傍山的小村,挽留了我。热情的小学教师,领我走进一个独院。一位如窗前老枣树一样苍劲而朴实的山中老汉,接过我肩上不足三四斤重的小背兜。“歇吧。”他进屋以后指了指小炕。  相似文献   

19.
梦窥高三     
一个人去农村旅游。忽听一老汉高喊:“别踩了我的麦苗!”这个人不屑地说:“没文化,这叫踏青。”老汉飞起一脚将其踢入水中:“踏浪去吧!”  相似文献   

20.
父亲下厨房     
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是位从北京来到山区,奉献了一辈子、被组织上授予“山区人民的好公仆”的基层领导干部,但谁也不晓得父亲还是位精通煎炒煮炸的掌勺“厨师”。 其实,有关父亲“下厨”的经历以前连我也很少见。他经常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兄妹的生活和学习,一切“后勤工作”主要靠姥姥和当教师的母亲来完成。然而父亲是一个干啥都要干出个名堂的人。他管林业,当地的林业工作能在全省受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