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区音乐艺术作为建设人文社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力量,为提升社区文化、打造人文社区、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与社区活动相结合的问题,论述了音乐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只有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使居民生活才能更丰富多彩,社区更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调整他们的价值趋向,起到统一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的作用。在社区开展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组织方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艺术社区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成都为案例,比对其他地区艺术社区发展状况,探讨成都地区艺术社区发展如何拓展地方文化特色,如何走向国际化道路问题,认为机制的引入是解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艺术社区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成都为案例,比对其他地区艺术社区发展状况,探讨成都地区艺术社区发展如何拓展地方文化特色,如何走向国际化道路问题,认为机制的引入是解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社区地理学研究发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提出了社区地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社区地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课题、研究的理论、研究的方法和社区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及社区地理学的研究简况,并根据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现状,提出了开展社区地理学研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娟  张继柏 《社区》2004,(12):19-19
由于社区之间经济水平和人文素质、基础设施和居民需求不尽一致,各个社区的特色和功能也必然有所不同。社区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走各具特色、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从目前情况看,盲目攀比、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社区建设模式趋同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影响了社区的健康发展。社区建设模式的多样化是今后社区建设中必须把握和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当务之急是根据各个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作基础,区分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坚决防止一刀切,一哄而起,更不能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必要性和意义入手,分析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可行性,即丰富的农村特色资源是营造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是营造的保障,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是营造的动力。提出从原地改造型、区域集中型、部分改善型三个途径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阐述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新型特色社区营造模式应以地方特色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产业资源、生态资源、人为景观资源为定位。提出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中的关键问题为政府引导与农村居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与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统筹规划与留人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历程,体现了不同的特色,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不同理解。在我国,一般认为,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性、灵活性、"三全"性、目的性和特色性等特点,具有公民教育、社区凝聚、社区发展、文化建设和资源整合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窦潮 《九江学院学报》2004,23(4):101-103
社区文化重建是社区重建的重要任务 ,其本质意义在于培养社区现代文明的精神共性 ,为城市现代化奠定精神底蕴 ,最终促进人的现代化。作为承担社会文化传承任务的图书馆 ,应该关注人文精神 ,找到自身在社区文化重建中的准确定位 ,履行自己的历史责任 ,为社区文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着重对社区文化重建的基本特征和图书馆的人文思考、社区文化重建的任务与图书馆的人文定位 ,社区文化重建中图书馆的特殊人文功能发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个案,分析论证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对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推动功能。认为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推动了社区各主体参与和谐文化建设,丰富了和谐社区文化的人文内涵,促进了和谐社区文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区重--素之一的社区心理要素,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给居民以认同与归属感。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从现时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分析解构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指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社区最重要的要素---社区归属感磨灭,进而提出通过完善城市服务区域以及建设特色社区的方式,以期能够挽救社区归属感,达到重构社区归属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国家体育总局提出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构想与规划以来,我国城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有了新的思路,也适应了体育生活化的必然要求。其中,成都市体育局为强化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将全民健身的重点放在了特色活动上,在全国具有典型性意义。以成都市社区特色体育的社会组织、规模状况、发展模式以及实施方法等为蓝本进行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广社区特色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瑛 《成才与就业》2013,(17):14-19
以往"一街一品"的含义,仅仅是指某一街道拥有一项独具特色、广受好评的教育活动,或是拥有一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在今天,"一街一品"四个字,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比如,徐汇区辖区内的13个街道(镇)所打造的社区教育品牌,其中的"品"是街道(镇)将社区教育与辖区内的经济、文化发展充分对接起来,围绕街道的历史积淀、人文特点和发展思路培育特色品牌,开展与之相对应的社区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呈献全方位、高水平的文化服务饕餮大餐。  相似文献   

13.
戴毅敏 《社区》2011,(13):36-37
朗朗书声在社区图书室响起,白发老人手捧论语在国学馆参加人文讲坛,居民在优美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同心同德同船渡”的社歌飘扬在同德社区合唱室……用社区居民的一句话来概括同德社区,那就是“上下同心,方有同德”。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09,(5):F0002-F0002
静安区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研究"普陀区社区学院的"街道(镇)社区教育发展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杨浦区五角场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以‘三区联动'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蔡国强  杨俊义 《社区》2005,(2):28-29
2004年12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届特色文明社区考评工作拉开了帷幕,申报特色文明社区的18个街道共22个社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海淀区特色文明社区考评工作始于2003年,最初仅限于对环保、健康、学习、科普四种特色文明社区类型进行考评。2004年新增加的“服务型社区”、“和谐型社区”考评,使社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12月2日上午的考评工作主要是社区室内展示。经过抽签排序,各社区依次上场,用精彩的画面、动人的解说,有针对性地展示本社区的建设特色与社区和谐融洽的氛围。为了使自己的社区能够脱颖而出,各代表队都派出了强势阵容,有的还…  相似文献   

16.
蒋爱群  郑飞 《社区》2005,(2):24-26
为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在其所辖的14个社区进行了“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对各类社区服务的需求及解决需求途径的偏好;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了解,对现有服务设施的使用率、满意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评价和参与意愿等等。  相似文献   

17.
社区文化:社区矫正的门槛与酵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犯罪引发于文化冲突,终结于文化调适。社区文化既是实施社区矫正的门槛,又是促使犯罪人由犯罪人格向社会人格回归的酵母。社区矫正应从文化接纳入手,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刑罚理念,加强相应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提倡人文关怀,为服刑人员设计共性与个性相兼顾的行为规范,整合构建开放、和谐、互动的动态文化环境,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社区形态的演进呈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图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带来了"过渡型社区"的生成,失地农民与大量外来人口在社区中的共生引发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与交融,也给"过渡型社区"的治理与未来转型带来了巨大挑战。"过渡型社区"的未来,影响着中国特色城镇化历史进程的未来,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谢芳 《社区》2001,(1):58-61
纽约市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人口732万。有5个行政区,它们分别是: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斯泰腾岛区、布朗克斯区和皇后区。这5个区又被分为59个社区。其中,本文所谈的曼哈顿区是纽约市政府所在地,有12个社区。从纽约市曼哈顿区社区的划界来看,基本上做到既照顾地理位置,又照顾相同的社会、人文背景。纽约市社区划界,每10年举行一次,下次划界的时间是在2003年。  相似文献   

20.
宋丽荣 《社区》2003,(7):29-30
北京市石景山区在近几年的社区建设中,各街道相继建立和培育了法制特色小区,为探索特色社区积累了经验。 1、法制小区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据了解,从1999年12月八角北里法制特色小区建立至今三年来,各街道相继建立和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法制小区,我区目前共有法制特色小区10个,围绕本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法制建设且收到了初步成效。 一是营造了社区法制建设的氛围。在法制小区设立法制宣传橱窗、板报、警示牌等,定期更换,向居民宣传法律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