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社区》2005,(8):27-27
因为居民的大事、小事他都管,所以王殿喜被人们戏称为“王政府”。他今年65岁,是一名从事20年居委会工作,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去年他已经退休在家,但在居民眼中,还是社区里的大忙人。用他的话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没有退心。居民常说他是社区里的“老地图”。这话一点也不假,社区的哪条街、哪条巷、哪家门、哪家人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几乎走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走进了千家万户。居民都说他是社区里最能“串门”的人。居民也常说他是社区里的“老雷峰”。这话也不假。这些年,他自己掏腰包救济困难户的钱已经无法计算了。谁家有个事情…  相似文献   

2.
宁湖 《金陵瞭望》2011,(27):63-63
佘春生同志2002年退休后.被湖熟街道返聘担任党校专职教员、老年教育、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多年来,他不计报酬,骑着自行车、顶烈日、冒风雨行走在各社区、单位的路上,为赶材料。他常常挑灯夜战。在节假日加班。太家说他是好同志.他妻子戏称他是“猪头脑子”,只知道干事、不会享福.他自己说:退休后发挥余热图的是心里高兴。  相似文献   

3.
孟谦 《社区》2014,(6):1-1
有一次,笔者参加北京某区的社区工作的总结表彰大会,会间穿插了几个小文艺节目,其中有一位未口名的相声演员的表演,因为他在京城很“火”,所以颇受欢迎。表演开始,这位演员讲了几句“垫场”的客气话,说他要感谢社区,因为他自从搬进新居,就没少麻烦物业。听得出来,他是把社区工作者和物业服务人员的身份搞混了。其实这种“误识”很有代表性,你如果随机在小区询问,社区居委会到底是干什么的,能说清的人肯定不多。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黑龙江的一位社区干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这儿的社区工作都面临着“两难”:一是对退休人员的服务和管理难;二是辖区的“4050”人员就业难。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都可能影响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社区的工作人员负担也很重,有时候实在是力不从心。而且,我们也一直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管理。所以,我们想问一下全国其他地区的社区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黑龙江李梅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针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专门组织了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  相似文献   

5.
家庭对诗会     
退休无事,居家佩大山,我说,年轻时正赶上“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要不,没准我也是个作家。话音刚落,小孙女在一旁笑着说:“奶奶说你现在就是‘坐家’,整天坐在家里的‘坐家’。”老伴在一旁说:“你爷爷自认为是当作家的料,我们试试他,问问他敢试吗?”我当然不服,于是答应了。最后商量决定以  相似文献   

6.
徐明贞  杨毓勇 《社区》2005,(14):30-30
社区陈连科今年70多岁,有脑血栓后遗症。1996年退休回到社区生活后,他称自己是“嫁给了社区”,两天不去看看、坐坐,就像少了点东西一样。和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陈老刚转入社区时,心里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但是,社区为退休老人创造的温馨环境,让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济南创建文明城市,大热的天,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拿着铲子走上街头义务清除“野广告”。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之后,老人立即来到社区,带头捐款200元。社区开展文艺活动,老人腿脚不便,就坐着敲鼓。此外,陈老每天晚上坚持到家属院里巡逻,有一天下雪,陈老穿好衣服正准备出门,儿子说…  相似文献   

7.
在秀丽的沁源县城的大街小巷中,时常能看见一位老干部匆匆奔忙的身影,这位老人就是城东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田进贤。田进贤15岁参加工作。40多年的工作生涯,成绩突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人们记忆最深的是他任西山林业乡领导多年,去时带一个小木头箱子,离任时还是那个木头箱。村干部们说:“你在咱这儿贡献这么大,给你拉车木料吧。”他不要,他说:“去哪儿也是为党工作,不是为自己发财。”退休后,老田担任了城东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又以满腔的热诚和激情投入了工作。近年来,沁源县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可美丽的环境中却有…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11,(6):12-15
星期四 “我告诉你,”奥列·路却埃说,“你不必惊慌。你马上会看见一只小老鼠。”他伸出手,手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它是来请你参加婚礼的。今晚,有两只小老鼠要结为夫妻。它们住在你妈妈储藏室的地下。那可是个舒适的住处呀!”  相似文献   

9.
王希曾 《社区》2014,(4):51-51
前脚退休,后脚社区主任闻讯上门,请我当“老娘舅”。“老娘舅”,这是什么工作?主任见我有些不解,笑着解释说:“过去家族里发生什么矛盾,都请老娘舅出面调解。现在我们社区把有威望的退休老党员聘为‘老娘舅’,让这些最熟悉乡隋民风的‘老娘舅’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中唱主角,维护居民的幸福安宁。”  相似文献   

10.
李凤林 《社区》2013,(5):54
小齐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居民,记得我刚到社区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因为他家就在社区旁边,我经常能在社区小花园见到他追逐跳跃的身影。那时,每逢寒暑假和双休日,社区经常会举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或  相似文献   

11.
石燕萍 《社区》2013,(12):39-39
他是上海浦东南码头社区六里二居民区的一位退休党员,满头银发,中等个头,瘦瘦的身材,穿着朴素,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杨老师”。 他叫杨根森,今年74岁,曾是上海市卢湾区五爱高级中学的教师,他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教育事业,退休后他又把热情倾注在社区。杨老师把奉献作为生活的主旋律,他为小区出黑板报,做世博志愿者,成为小区老年读报组组长,还担任了楼组长等工作。10年间,他在小区内忙忙碌碌的身影早已被大家所熟悉。  相似文献   

12.
张宁 《社区》2015,(15):30-30
“你怎么乱扔垃圾啊?你知不知道这样会砸到过路的居民?这种行为真的很不好,你要注意啦……”一阵阵的责备声时断时续地传到笔者的耳朵里。这是怎么了?原来是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区环保小组的组员正对楼上乱扔垃圾的住户喊话。笔者走近后才发现,两位看上去60岁多的老人拿着小喇叭。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2,(11):32-33
我们十分赞赏安徽省池州市市委副书记朱永能同志能深入基层搞调查,并写出这份调查报告。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进发展,关键是领导,领导没有充足的认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怎么能行呢?只有深入基层,并且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只听汇报,就会发现那里发生了什么事,都有哪些问题?什么困难?那么,领导措施就会切实有力,就会推动社区建设发展。我们刊发朱永能同志这份调查报告的另一个目的,是他在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你的那个地方有没有这些问题,上级领导知道么?这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问题常常是相似的,而解决问题却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解决,方法措施是多样的。为此,我们只刊发了这份调查报告的上半部,以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子与玩偶     
人有应该说话的时候,也有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一位贤哲送给王子三个小玩偶。王子没有被逗开心。“你给我这些玩偶当我是女孩吗?”他问道。“这是给未来国王的礼物,”贤哲说,“如果你仔细地看,会发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去亲切地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妈,我才30岁呀,怎么就说退休?”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犯了错误,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孔融让梨是因为孔融傻”、“是因为小梨好,大梨不好”。你认为对吗?有个同学有新旧两个书包,他偏用旧的,不用新的。有的同学说他“小气”、“吝啬”“不时尚”,你同意吗?你对考试“打小抄”、抄作业,喜欢做容易题,不喜欢做难题,你是怎么看的?……这些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常常让我们做出“光荣”、“可耻”的判断,做出“应该做”、“不应该做”的选择。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小学同学们,关于“知荣、明耻”的讨论很值得一读。“知荣”、“明耻”对于我们健康成长、成材至关重要,关系到我们能否健康成长,是否能够成材。人的成长、成材,如同…  相似文献   

17.
徐刚  张海亚 《社区》2008,(31):12-13
年逾花甲的毕良贵是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苑社区"夕阳红"支部党员,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小区里施肥锄草、清理垃圾的身影,春夏秋冬连月不辍。面对别人的不解,老人总是认真地说:“我既然参加了社区党员义工活动,认领了环境卫生岗,我就要信守承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絮子 《社区》2009,(15):11-12
举手之劳,顾名思义就是随手可做的事情。 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却可以给他人带来方便——当你见到地上有废纸等垃圾时,你会主动拾起来吗?当你见到老人过马路时,你会主动搀扶他吗?当你见到路旁的自行车倒在一边时,你会主动扶起来吗?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之事,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一颗平常、普通的公益之心。以下是本刊收集到的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的小事,想想看,是不是你也遇到过——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丈夫退休后的业余爱好是写稿子和买彩票,每期他都要用稿费买二三十元的彩票,也没见他中过奖。我劝他不要买了,他说“:要长期坚持下去,说不定一夜之间就会成为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从欧洲旅行回来,还在回想在瑞典看到的一个有趣现象:即使是“有用”的垃圾,诸如旧杂志、空瓶子之类的东西,要想丢掉是需要付费的,而在大型超市丢弃这些垃圾则是免费的,有的超市还会为丢弃这种“有用”的垃圾支付一点报酬。瑞典的许多大型超市里都设有一种特殊的装置,一旦顾客把“有用”的垃圾丢进去的话,机器就会吐出一张代金券。凭代金券,你可以在超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