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友》2002,(11)
最典型的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时是"小日本",而现在日本人变了,同龄中小学生,日本孩子超过北京孩子,比广东、福建人高得多。为什么呢?很简单,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给小学生每人免费供应一袋牛奶。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一袋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现在超过了中国人,所以日本有句话:"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英国孤儿院做过专门研究,孤儿没有爸爸妈妈,吃得一模一样,甲组每天加一袋牛奶,乙组不喝奶,就这么一点差别,结  相似文献   

2.
驴岛和猪岛     
薛涌 《可乐》2011,(8):18-18
有两个小岛,一个驴岛,一个叫猪岛。 驴岛的人非常勤劳,天天都在干活,生产了大量粮食,自己都不舍得吃,反而都存起来,运往猪岛,送给猪岛的人吃。  相似文献   

3.
人民勤劳富裕的日本社会有个奇特景观,就是夜晚总有一批人,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都在公园、河畔、地下道露宿,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大城市的日本人真浪漫呢。这批露宿者,社会学家称他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喜欢吃面,而且喜欢站着吃面,为此,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立食面店。目前立食面店已经成为日本一道独特的风景,而这种站着吃面的方式也成为日本特有的“快餐”。  相似文献   

5.
一凡 《社区》2011,(6):39
中国人提起日本菜的时候,想起的就是生鱼片、寿司之类的食物,可是实际上日本人并不是天天吃这样的食物。真正每天的饮食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味噌汤、泡菜,在日本东部地区不可缺少的还有由黄豆发酵而成的纳豆。可以说,真正的日本食文化就是发酵文化,而日本人的长寿,也和每天吃发酵食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谈起日本这个太平洋上的小岛国,不少中国人的心情总是十分复杂。这个被中国人轻蔑、憎恨但又被中国人羡慕的国家,实在引起了中国人太多的思考。国人对日本的轻蔑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的日本,还只是一个没有自身文字,只知道自相残杀的奴隶制小国。后来日本人派来了大批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在中国人的指导下,才学会了文字、货币等。而历史上,中国也在元朝时侵略过日本,只是因为途中遇到了巨大的风浪,才无功而返。因而,中国人根本不把日本人当回事,因为它太小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居然在几百年后攻打起了那个一直没把他当回事的大…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06,(1):44-44
日本人喜欢吃鱼,不光是吃鱼肉,几乎鱼的所有部位都吃,就连鱼刺和鱼骨也都会吃得干干净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吃鱼骨头的习惯。日本很多营养学家对此做过充分的研究,认为经常吃鱼骨头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8.
一凡 《社区》2011,(9):39-39
中国人提起日本菜的时候,想起的就是生鱼片、寿司之类的食物,可是实际上日本人并不是天天吃这样的食物。真正每天的饮食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味噌汤、泡菜,在日本东部地区不可缺少的还有由黄豆发酵而成的纳豆。可以说,真正的日本食文化就是发酵文化,而日本人的长寿,也和每天吃发酵食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不久前,一篇名为《当日本人说羡慕中国人时,他们到底在羡慕什么》的文章在中国网络走红。文章列举了"日本社会太压抑、中国生活轻松欢乐多"以及"中国吃瓜更便宜"等日本人羡慕中国人的理由。这篇文章传播到日本社交网络后,一些受了刺激的日本网友也非常努力地想反驳一下。在著名的右翼网友聚集地,日本2ch论坛上,有人表示,大部分日本人并不知道文章里所说的事实。有人说,除了中国菜,没有羡慕中国的地方了。并且还得是日本人做的中国菜,不能是中国人做的中国菜……  相似文献   

10.
处于儒家文化圈内的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就经济伦理与其成就的关系谈点看法。 一、勤劳敬业:儒家文化圈的工作伦理 勤劳敬业精神是儒家学说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也是儒家文化圈最普遍的工作伦理。日本人认为,在一个儒教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献身于工作不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实利上讲都是最重要的美德。 传统伦理因子固然重要,但它必须与相应的激励机制配合起来才能发挥现实效应。日本人的勤劳敬业精神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与战后日本民族复兴冲动、家族—集团主义、高水准的教育等社会因素紧密整合为一。曾任四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现代化意识李翔东方文化,蕴育了日本人的勤劳、朴实与严谨;西方文化,熏陶出日本人的现代与超前意识。东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结合,产生了日本。作为国家科委派出的研修员,我曾几次到过日本。其间,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日本人.走访了十多个城市、下面就印象较深的几...  相似文献   

12.
扶桑农事     
黄波 《中国农村》2007,(9):26-27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和日本的农民一样勤劳、一样能够吃苦。而我们的农民却普遍贫穷、日本农民却普遍富裕呢?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手     
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我的家十分整洁,凡是到过我家的人都说我家太干净了。我家厨房和餐厅间有两扇隔断门,妈妈总是把玻璃擦得锃亮,仿佛玻璃根本不存在。爸爸经常一不注意就撞在玻璃门上,不知吃了多少苦头。一次,爸爸在厨房做菜,对  相似文献   

14.
思念母亲     
母亲活了整整88岁,现在她老人家去世已三年了。 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七十多年,沉默寡言的父亲不爱管事,家中里里外外全凭母亲一人操劳。农村合作化时期,家里粮食不够吃,年年都靠母亲去向队里借。她人缘好,说话别人爱听,所以每次都不空手而归。母亲十分勤劳,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赶家里的营生,成年累月为  相似文献   

15.
Nullg 《社区》2011,(11):59-59
如果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中国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几乎肯定会换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国,吃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10,(4):52-52
对症用药子:"爸爸,猪内脏的胆固醇很高,你不能再吃了。"父:"没关系,我有肌醇片。"子:"你都这么胖了,别吃肥肉了。"  相似文献   

17.
刘玉生 《北京纪事》2015,(8):101-103
“您吃了吗?”北京人见面从何时起这么打招呼,无从考证。但就话题而论,足见历经八朝古都更迭、天子脚下的北京人,对吃的理解有着不同凡响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来过日本的中国游客或是久居日本的华人,最迷恋的食物恐怕要数日式蛋糕和面包了。有这么一位中国女孩,在赴日留学备考研究生(即日本的"大学院")学习日语期间,品尝到日式蛋糕和面包的美味后,毅然决定放弃备考大学院,进入一家"制果专门学校"就读!梦想开店的她,毕业后,把家人原本给她在日本买房的三千万日元,全部用来开了中国人在日本的第一家蛋糕店!  相似文献   

19.
张帮俊 《社区》2012,(3):57-57
在日本旅游期间,免不了要去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有天,我和表哥来到一家料理店吃日本料理,没吃多允我就放下筷子’表哥问道:“怎么不吃了?”我苦笑道:“在外面还是少吃点为妙,地沟油不是好东西!”听我这么说,表哥笑了:“你是不是给地沟油吓怕了?这样,我带你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处理地沟油的!” 表哥与这家料理店的老板松田还算熟络,说明了情况,松田老板领着我们来到后台的料理制作间,空间虽然挺狭窄的,但餐具和各种食材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我还发现,顺墙根一字排开的是几个大饮料瓶。我感到很奇怪,就通过表哥问松田老板,  相似文献   

20.
张帮俊 《社区》2012,(2):57
在日本旅游期间,免不了要去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有天,我和表哥来到一家料理店吃日本料理,没吃多少,我就放下筷子,表哥问道:"怎么不吃了?"我苦笑道:"在外面还是少吃点为妙,地沟油不是好东西!"听我这么说,表哥笑了:"你是不是给地沟油吓怕了?这样,我带你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处理地沟油的!"表哥与这家料理店的老板松田还算熟络,说明了情况,松田老板领着我们来到后台的料理制作间,空间虽然挺狭窄的,但餐具和各种食材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我还发现,顺墙根一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