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03,(7):9-12
从社区选举的地域性、普遍性、广泛性而言,最早全面推开基层社区选举实践的要数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00年底开始, 广西在城市、城镇由点到面推开社区体制改革和划分调整社区及重组社区自治组织的过程中,就已经强调条件成熟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均采用直接选举(下简称“直选”)方式。截至2002年9月,全广西社区除贵港、玉林、梧州三市及桂林市部  相似文献   

2.
闫锡广 《社区》2005,(1):19-19
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简称甸柳一居)是山东省济南市在社区推行直接选举试点的单位之一。2004年8月18日至9月20日,甸柳一居进行了社区换届选举,历时一个月,经历了准备工作、宣传动员、选民登记、提名推荐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投票选举六个阶段。在选举的前前后后,区民政局和街道都投入了主要精力和财力。选举工作进行得也比较顺利。但是,此次选举毕竟是一次试点,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政府过多包揽,不利于培育自治历下区为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制定并下发了《指导意见》、《问题解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治理理论出发,分析社会变迁形势下城市基层治理与城市社区构建的内在关系,以及不同基层治理模式所对应的实现途径和社会基础。文章认为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于解决基层治理的政治有效性,构建具备自治理能力的现代城市社区。当前的居委会直接选举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由政府主导的选举对社区自治组织进行赋权,实现社区权力的让渡和建构,可以较快和较有效地构建以居委会为核心的集中型的基层民主治理网络,减少在国家治理与私人治理之间的隙缝。基于对2006年上海市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观察和访谈,本文初步总结了在直接选举条件下基层治理格局的有利变化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就政府对于居委会直选的引导和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余坤明  李丽丹 《社区》2004,(10):16-17
笔者在参与武汉市若干个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实地观摩中,对于选举的高成本问题,有深切的体会,如武汉市江汉区某社区第二届居委会选举花费近40万元,而在武汉市武昌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尽管厉行节约,整场选举下来也花费了近10万元。当然,这两个社区都是社区居委会选举的试点社区,其花费自然相对较高,但即便削减一半,其成本也是相当昂贵的,是目前社区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5.
李凡 《社区》2001,(11):17-18
从2000年底开始到今年的9月,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和武鸣等地进行了20多次的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试点,这些选举的举行提出了一些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发展难题的办法,从而在全国社区自治的发展中有了一次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张小波 《社区》2010,(19):16-17
在居民的热烈掌声中,申屠宇星从街道领导手中接过当选证书,在5月22日召开的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柳翠井巷社区第四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大会上,她以高票当选为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当天,上城区52个社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本届居委会选举工作,363名“小巷总理”全部直选产生。  相似文献   

7.
史维勤  丁庆林 《社区》2005,(13):12-16
提到社区直选,许多老百姓并不陌生。从1998年青岛四方区瑞昌路第六居委会首家直选以来,上海、南京、广西、北京以及浙江宁波海曙区的全部居委会等,都曾刮起过一次次基层的直选风潮。直选,伴随着中国基层民主的脚步,从农村走向城市,被许多居民所熟悉。然而,真正操作起来,对城市居民来说,对它似乎又有些“爱”不起来。因为,农民直选村委会是因为自己的利益与被选人息息相关,这种选举是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有时甚至是你死我活的争夺;而在城市,至少是目前,居民与居委会没有多少利益关系,这种没有“动力”的直选,在许多人看来无非是一场政治“秀”。因此,当深圳盐田区政府提出在全区的居委会开展社区直选时,一些人并不看好。然而,2005年5月28日,当深圳盐田的最后一个社区的直选落下帷幕时,人们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凡 《社区》2003,(12):20-20
宁波市海曙区的这次社区选举,出现了我国城市社区选举制度上的首次创新,这是以前的基层选举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大致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候选人为了使自己的选举能够取得胜利,开始组织自己的选举后援团或者选举智囊团。这些选举的后援团或者智囊团,是候选人为了更好地参加选举,让选民了解自己或者掌握选举的变化而出现的,是完全自发的,是选民积极参与社区义务的一种表现。他们帮助候选人出主意,制定选举方案,甚至包装候选人的形象,以期引起选民的支持。2、候选人为赢得胜利,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开展竞选,接触选民,并加大了对于选民…  相似文献   

9.
选举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民主形式,当今我国展开的乡镇直选则是直接选举民主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选举民主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怡 《社区》2003,(3):24-25
依法推动城市基层民主应是未来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式。要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最重要的起点就在于选举制度的改革上。 依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居委会成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或者由居民小组派代表选举产生。但是,在很长时间内,居委会的产生办法是由街道办事处提名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然后由居委会的居  相似文献   

11.
李秀琴 《社区》2003,(15):20-21
前些日子,社区选举委员会在家门口贴出公告,说社区要进行居委会换届选举了,希望每户居民都积极到居委会办公室进行选民登记。作为城市社区的一个居民,一个长期关注研究农村基层民主的学者,也一直非常关注社区的民主。本打算作为一个选民参加投票选举,亲身体验城市直接民主的滋味。不巧的是,因出差在外,错过了选民登记的时间。幸运的是,投票日是在周末,在家门口,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高原街社区第一次居委会直选。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3,(7):14-17
依法成立社区选举工作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应率先依法组建。 这一环节重点要求:负责和参与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工作队(组)及有关人员,必须学习弄通组建社区居委会的法律依据和政策界限,依照有关基本原则、程序、办法、步骤组织搞社区居委会成员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工作,确保选举民主、透明、公开、公正、公平、合法。 这一环节应当制订和发布的主要文件:1、《致社区居民的一封公开信》;2、《社区建设选举宣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术界关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选举的研究基本是基于居委会与居民处于对立关系上,而忽视了社区中存在的纵横交织的社区网络,本文认为正是这一纵横交织的社区网络通过信任、规范,降低人们的合作成本,构成了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逻辑,对社区选举等公共事务具有正向作用。论文基于对上海市Y小区的个案分析,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其次对上海市Y小区居委会选举进行分析,发现在Y小区中存在正式组织与社团组织,进而衍生出纵横交织的社区网络,极大地推动了Y小区的社区选举;再次探讨了纵横交织的社区网络与信任,这构成了有利于社区秩序和民主运行的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陈红 《社区》2013,(19):18-18
6月22日,周六,天刚蒙蒙亮,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碘街道党政班子全体成员以及负责联系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就已早早到位到岗,分赴12个选举社区对选举活动进行督察指导。与此同时,12个社区的居委会成员也各就各位,搬桌椅、设立验证发票处、代写处、投票处……该街道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我国农村选举中,委托投票、半竞争性选举与基层弱民主化治理存在紧密关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由于乡镇对选举结果控制逐渐弱化及村民参与选举积极性的提高,村委会选举的竞争性有所增强,但又因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了委托投票现象普遍,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使之呈现出一种半竞争性选举的态势。此举虽然有助于促进中国基层的民主化治理,但它在推动选民参与的广泛性、平等性以及保护性等方面仍然比较弱。因而,半竞争性选举对应的是一种弱民主化治理。竞争性选举才是中国基层民主化治理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社区居委会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过程中,选民的参与程度亦即参选率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W市L社区的参选率超过90%以上,这个实实在在的数字和事实告诉我们:在当今城市社区,吸引绝大多数选民参与居委会选举投票,并不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7.
村委会、居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而投票行为则是选举中最易测量的重要环节。选取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筛选出的10 904个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个人背景变量的样本在基层选举中的投票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期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结论认为:不同宗教信仰被试者投票行为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有党性身份被试者投票行为得分相对较高,如工会会员、中共党员等; 年龄与投票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健康状况和学历与投票行为得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陈忠来  姚蓉  吴继国 《社区》2005,(14):17-17
年龄大,文化水平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社区工作的社区干部仍然能够继续当选;而适合社区建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在选举前精心准备,深入社区实践,却在选举时纷纷落选。这是最近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第二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结果。成华区第二届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于2004年10月启动,2004年12月底全面结束。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参加换届选举的社区居委会共有83个,其中进行直选的社区居委会26个,参选率达96.6%,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达96.1%;社区代表投票选举的57个,参选率达99.3%,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达100%。但是,从选举过后社区…  相似文献   

19.
社区问答     
黄观鸿 《社区》2005,(20):30-30
问:本人在社区工作,有个问题想在居委会换届选举时明确一下。一是人户分离人员能否参选;二是,不是本社区的居民,即人不在本社区居住,户口也不在本社区的人员,是否可以参与选举与被选举,能否被聘用为社区工作人员?浙江省台州市蓝星社区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人口流动频繁,既有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社区之间流动,也有在不同城市、社区之间的流动,还有从农村流向城市社区的大量外来务工人群。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居住在某个社区的居民,户口却在另一个社区,甚至是农村户口。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参与武汉市若干个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实地观摩中,对于选举的高成本问题,有深切的体会,如武汉市江汉区某社区第二届居委会选举花费近40万元,而在武汉市武昌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尽管厉行节约,整场选举下来也花费了近10万元。当然,这两个社区都是社区居委会选举的试点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