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形成,这一思想是与实现共产主义内在统一的,即这一思想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而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提出以后,随着俄国等东方国家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马克思又完善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从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通过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向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趋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在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同时,人类也在向马克思设定的真正的世界历史趋进。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实质是普遍史观和特殊史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立足于世界历史的视角,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考和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普遍史观到特殊史观的过程;而从俄国革命所提供的“俄国道路”与“俄国方式”到斯大林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恰恰经历了一个从特殊史观到普遍史观的回归。在建构中国史观的过程中,中国历史发展模式和现实发展经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和晚年东方社会思想以及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启的“俄国道路”和“体制嬗变”是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个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的历史是从“史前历史”过渡到真正人的历史,从“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随着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也将冲破狭隘的地域范围,从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①,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每个人都在经验着的现实过程;在“世界历史”状态下,每个人都将成为真正普遍的、“世界历史性”的人,他们的存在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 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晚年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已基本成熟。这尤其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基本理论,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为指导,阐述了马克思的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发展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民族和国家之内,而是全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思想。文中深刻、具体论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论述了卢森堡的“第三市场”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曲萌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内涵着对“个人”的科学把握,即把个人看作是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恩选集》第1卷,第40页)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  相似文献   

6.
程彪  郭玉芳 《学习与探索》2005,1(2):145-148
“改变世界”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理念,它所表达的正是马克思哲学的全新的主题。马克思哲学第一次自觉地把“改变世界”作为哲学问题提了出来,并从自己独特的理论立场出发,对这一时代性的哲学主题给出了独到的解答,从而为整个现当代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想空间和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研究不仅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争论未决的学术难题。本文作者在系统考察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从青年时代到《资本论》写作时期的历史分期理论一直是“三形态”的,而不是“五形态”的;马克思晚年由于对古代社会的潜心研究和对俄国问题的新思考,其历史分期理论发生了明显的变动,从而形成了他的人类历史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趋向的总体概括,它从人类活动的空间角度揭示了历史演进中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因此,世界历史思想具有历史规范的作用,人类必须进入世界历史是向共产主义转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前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在其自身的演进中曾不断地深化和具体化,具体表现为从历史的单线论发展为历史的多线论,使东方落后国家首先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比西方国家更早更快地介入世界历史的行程。因此,从马克思两种制度同时并存思想的提出,到列宁在实践上解决两种制度同时并存并提出二者和平共处,再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越来越清晰地揭示了当代世界历史演进的辩证法,预示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赵俊清 《社科纵横》2002,17(1):33-34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 ,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江泽民同志站在世界更替的历史制高点上 ,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保证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出发 ,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 ,科学总结我们党 80年的历史经验 ,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联系起来 ,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石和行动纲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经济福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马克思这位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创始人,我们不能不对其经济福利思想进行研究和发掘。在其全部学术生涯和理论创造中,他一直致力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他并没有关于人类社会经济福利方面的专著,我们只能从他的学术思想上进行分析。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的经济福利思想。。一、从“重建个人所有制”看马克思的经济福利的伦理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卜节中提到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在积累过程中,其生产方式决定的占有方…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前提,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世界历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马克思认为,只有扬弃异化、消除旧式社会分工,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春姣 《学术交流》2003,45(2):10-14
马克思在对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和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基本特征的揭示过程中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思想。认为社会历史发展道路 ,既是统一的 ,又是多样的 ,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不仅指出了俄国革命道路 ,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关于社会历史进程问题和社会历史尺度问题 ,马克思亦做了辩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的历史命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马克思在世时的“缄默抵制”和马克思逝世后20余年的“非难”与“攻击”,转向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新研究”,乃至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沟通——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某些学者——不管是采取褒扬、还是采取贬责态度的——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沟通一融合”中,一般都是以“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研究”马克思思想为旗号的,并在很大程度上自诩为“发展”了马克思思想。然而,这种所谓的“发展”究竟是把马克思理论推向前进,还是扼杀了马克思理论的生命力?这需要我们作出冷静的思考。一、西方学者“重新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两个阶段纵观近50年来西方经济思想史,人们不难发现,西方学者“重新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沟通”乃至“融合”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思潮,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危机为契机的;当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危机只是西方现实经济危机的结果。一般地说,同起始于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曾以逻辑的运思考察了整个人类历史,并明确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思想,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而马克思在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批判性考察与汲取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世界历史思想.本文从世界历史的存在形态、世界历史的内涵和世界历史的普遍性意义三个方面,来考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相似文献   

15.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历史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历史哲学特别是世界历史理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资本主义遇到了两大新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和“帝国—反帝国”的“战争矛盾”。这两大矛盾直接威胁着由古典世界历史理论确立的“永久和平”主题,也威胁着马克思为这一主题所提出的实现永久和平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案。世界历史若要避免资本主义两大新矛盾而不至于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就必须要立足于生存论哲学,重建21世纪世界历史的生存论基础。其核心是确立世界历史的普遍生存法则,建构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承认—契约”关系,尊重世界历史的一般“生存论原理”。唯当如此,才能沿着马克思所开创的世界历史进程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生存理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颖萍  杨莉 《社科纵横》2003,18(3):22-23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 ,透彻地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提出了指导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 ,对 2 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动力、道路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探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作为思想史上对全球化进行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其主要的思考成就体现在他的三部重要著作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阁初步形成.在<共产党宣言>中,随着世界文化概念的提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阈进一步深化发展.在<资本论>中,伴随着对资本运动规律的揭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阈最终得到完全展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之一就是追求人类的解放,这一解放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获得自由。马克思年轻时代曾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概念,后又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重申这一概念。但其内涵却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历史地分析了马克思在其理论发展不同阶段上对“人的自由”概念的规定,并且对马克思怎样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次来把握“人的自由”,对马克思所指出的获得“人的自由”的条件和途径也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杨耕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个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内在意义,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命运就是如此。这一理论产生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