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竹篾层积材制造工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采用径向竹篾帘替代弦向竹篾作为构成单元,用中温固化型酚醛树脂胶替代高温固化型酚醛树脂胶,用“热-热“胶合工艺替代“冷-热-冷“胶合工艺,使用特殊设计的弹性厚度规和合理的板坯结构等创新工艺,压制出一种径向竹篾帘层积材.它是竹篾层积材的改进型产品,在性能和用途上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竹篾层积材.两者与之相比,径向竹篾帘层积材具有竹材利用率高、热压机产量高、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饮料瓶吹塑模型腔在表面粗糙度方面的要求较高,精加工质量与多个因素相关的情况,提出采用正交实验 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径向切削深度、轴向切削深度等要素进行评估,建立加工表面粗糙度与各工艺参 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切削深度和轴向切削深度是影响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有助于生产企业优化工艺参 数、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范围内的表面处理技术中,传统的电镀和热浸镀的技术由于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需要.机械镀锌加工工艺作为清洁、绿色的新表面处理技术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完全可以提高机械镀锌层的质量,同时提高镀锌层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切削三要素不同值影响螺杆表面粗糙度规律,剖析传统的依靠人工经验选择三要素存在人为缺陷及遗传算法优化选择三要素需大而全的数据库难以实现的现状,探讨一种科学简单、易于实现的正交试验法应用于筛选三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算,得出三要素中背吃刀量对螺杆表面质量影响最显著,主轴转速对其影响非显著的结论,研究出的三要素最优值组合能确保螺杆加工表面质量、提高工效,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金属切削加工后工件表面质量,课题组将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及刀尖圆弧半径R这4个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各个因素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首先,设计了正交方案并进行切削试验,用极差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其次,根据正交试验数据,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离差平方和显著性检验以及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为f>R>vc>ap;该预测模型高度显著,且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对比得出其误差率低于6%,可以准确地预测铝合金表面粗糙度。该模型为硬质合金切削Al7075 T6铝合金时,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为研究硬质合金切削Al7075 T6铝合金表面粗糙度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电火花成型加工中电参数与工件加工速度、表面粗糙度和工具电极损耗比等工艺指标的关系,提出了优选的电参数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含油污泥的性状及成分结构,对含油污泥分别进行了溶剂热萃取、微波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制定相应的工艺路线,比较两种工艺的优劣,得出微波处理油泥工艺具有发展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用数控铣床铣削平面内、外轮廓工件,如果立铣刀切入、切出工件时选择的加工工艺路线不恰当,就会在切入、切出点处产生明显的刀具刻痕,从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本文介绍了用引入\引出线、引入\引出弧的方法来合理安排刀具切入、切出加工工艺路线以减少刀具刻痕产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在铣削过程中存在表面加工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及NSGA-Ⅱ算法的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不同工艺参数进行数控铣削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加工并获取数据集,以表面粗糙度为输出,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为输入,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建立SSA-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Inconel 718铣削表面粗糙度;以最大材料去除率、最小表面粗糙度为优化目标,构建NSGA-Ⅱ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主体模型,调用构建好的预测模型作为主体模型的目标函数并优化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使用TOPSIS法对Pareto最优解集进行最优解决策,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用于高温合金材料数控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还可用于工艺参数优化,为进一步提高数控铣削材料加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工程陶瓷工件的离散磨料研磨和固结磨料研磨试验,分析了研磨方式、磨料粒度、浓度及结合剂种类、研磨压力、研磨速度、研磨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成品的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研磨效率的影响,分析其研磨机理,提出了研磨工程陶瓷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CBN砂轮对渗碳钢18CrNiMo7-6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外圆磨削,并借助三维形貌测量系统、残余应力测试仪以及显微硬度计分别对表面粗糙度、三维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进行测量,探究不同外圆磨削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砂轮线速度v_s为单因素变量研究时,v_s=16. 89 m/s(4 300 r/min)下表面粗糙度最优;在以工件速度v_w为单因素变量研究时,v_w=11. 12 m/min (150 r/min)下表面粗糙度值最大,v_w=22. 24 m/min (300 r/min)下表面粗糙度值最小;在以磨削深度a_p为单因素变量研究时,ap=0. 02 mm下表面粗糙度最小。不同磨削工艺参数下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均呈现为残余压应力,且不同砂轮线速度和工件速度下,深度方向上周向残余应力σ_x和轴向残余应力σ_y也都呈现为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最大值都出现在表面,之后随深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同时结合原始试样的残余应力梯度分布可知,外圆磨削使得工件表层的残余压应力值变大,形成了30μm左右的残余应力变质层。不同砂轮线速度以及不同工件速度下的显微硬度梯度分布均呈现的是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且结合原始试样的硬度梯度分布可知,磨削工艺使工件表层形成了约30~60μm的硬化层,显微硬度相对于原始试样有明显的提升。并采用单颗磨粒进行磨削仿真,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残余应力梯度分布,与试验结果相比整体趋势一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机械设备零件的损坏,很大程度总是从零件表面开始的,研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机械加工中各个工艺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来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主要叙述诸如冷、热轧带钢连续热镀锌的典型工艺、清洗工艺、退火工艺、轧辊表面粗糙度的毛化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国外汽车用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锌锅技术的发展,同时还侧重介绍热镀锌板生产技术今后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醇、氧等离子、NaOH、浓硫酸分别对氧化铟锡薄膜进行了处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仪对处理后薄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分及表面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浓硫酸和NaOH处理后的氧化铟锡薄膜表面具有较低的粗糙度、较小的表面颗粒半径、较低的碳污染以及较高的表面能;另外,以不同材料处理的氧化铟锡基片为阳极采用真空热蒸发法制备了双层结构发光器件ITO/NPB/AlQ/Mg:Ag/Ag,并对器件的电流-电压(J-V)、亮度-电压(B-V)特性以及效率(η)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基片做制备器件性能最差,而经浓硫酸、NaOH处理后的氧化铟锡基片所制备的双层器件的光电性能优于氧等离子处理,其启亮电压更低,发光亮度及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为消除蓄能器壳体在冷挤压过程中的表面皱纹,提高表面质量,降低零件的成型载荷,课题组对原有的工艺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型工艺方案。方案的第1道工序为反挤压制胚;第2道冷挤压工序改为温挤压工序进行减径成型,以提高金属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性。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第2道温挤压工序进行实验分析,并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即坯料加热温度为792 ℃、模具预热温度为292 ℃、液压机下压速度为18 mm/s。结合DEFORM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实际的工艺验证,获得了合格的零件,为同类型零件提供参考,对实际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热驱动力的法向表面力形式及其在流动中起作用的条件作了分析,对这种热驱动流问题作了界定.利用热驱动力的概念对几种受热过程影响的流动作了定性的讨论.对热阻力及其与热驱动力的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竹材加工的竹筒、竹片、竹篾、竹丝等是制竹画、竹板、竹家具、装饰柱和各种竹编的材料。这些竹料经过美化加工,就能生产出更美观的竹产品,从而提高经济价值。现介绍几种竹料美化的工艺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ITO导电玻璃具有许多优越的特性,如高透过率、高导电性、无毒无害以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和传感器等电子工业领域,可作为基体材料应用在IT仪器或传感器中.本文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沉积得到氧化锌薄膜结构,通过SEM观察纳米氧化锌薄膜表面形貌,用XRD分析薄膜的成分和晶体生长情况,用ZYGO激光干涉仪测量了其表面粗糙度,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膜层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ITO导电玻璃表面有无氧化锌薄膜时表面形貌的变化,及其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可以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得到结构完整且表面相对平整的纳米尺度ZnO晶体结构,并且该结构存在择优取向性,导致其表面粗糙度有所下降,但是却能够使得水滴在其表面表现为疏水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GaN晶片的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分析了在CMP加工工艺过程中对GaN晶片表面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采用质量分数30%的H2O2溶液与铁经过Fenton化学反应20 min后作为抛光液,并分别利用2种不同磨粒粒度W5和W0.5对晶片表面抛光,对不同工艺参数加工后的晶片表面进行测试分析,并推测加工过程中晶片表面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方面阐述了活塞环使用中产生磨损的机理,指出了其初期磨合的重要性,并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冷磨热试的工艺参数与规范,对活塞环的正确使用及延长寿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