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他人就是地狱”,──也许这是萨特最为惊世骇俗的一句话了。人们认为这句话集中概括了萨特关于一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思想,对之印象很深。然而也就是这一句话,人们对它的误解也最大。 其实这是萨特一个戏剧《禁闭》中男主人公的一句话,并不能充分代表萨特本人的观点。但作者和他的作品的命运就是这么奇特;读者(观众)偏偏钟爱这一句话,并由此形成一种广泛影响,这就不得不对它作深入探讨。 从文本因素来讲,人们可以通过这句话把萨特关于他人的思想联系起来。萨特的早期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就有较多的篇幅是谈他人问题的。他关于一个人同他人关系的思考就是建立在自为与自在的联系这个本体论问题的基础上,其中他对“他人的目光”甚至“他人的爱”等等的分析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人就是地狱”的思想。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也弥漫着“他人就是地狱”的气息。 这样,我们必须从对这句名言的探究开始,对萨特关于他人的思想作一个总的梳理,力图准确地把握他在这一方面的基本思想。 萨特之所以对他人问题感兴趣,是同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的。同他人的关系,是萨特从小就感受到的生活难题。他自幼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受到全  相似文献   

2.
关于儒释道关系的研究一直就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先秦儒道两家对生死观的基本态度为基本问题意识,通过对它们生死观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先秦儒道两家生死观在生死命定论、贵生重生论、生死气化论、超越死亡论四方面是相通的,可谓是一种殊途而同归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3.
本期话语     
<角色意识:一个解读近代中国转型的新视角>(傅国涌)一文中写道:"翻开<二十五史>,不难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最发达的莫过于主角意识和看客意识,看客其实也是想当主角的.这是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要么逆来顺受要么铤而走险,惟独没有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并朝着做人、做公民的方向去的主要缘由……几千年来,'打天下、坐天下'的逻辑支配了我们的全部政治文化……这一切都根植于一元的文化心理、绝对的主角意识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芥川龙之介<地狱变>的文本,对这篇小说蕴含的思想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中并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的恶和不公进行批判,也不是对主人公的不道德的艺术观提出批评,而是揭示了人性中的永恒矛盾,这就是人的世俗常情和艺术的超越精神的矛盾.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牺牲而使矛盾双方得到了调解,完成了一个黑格尔式的悲剧.文章最后将该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西方悲剧意识从古今两个层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正> 科学真理就是客观真理,因为真理都是客观的,或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流行的观点。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真理不是客观真理,科学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 为此,必须澄清几个概念: 本体论的真理和认识论的真理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把我们意识里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内容叫做客观真理”,“真理或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6.
"他人是自我的地狱"贯穿于萨特思想发展过程的始终。在后期的著作《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把匮乏作为人际关系异化的物质起源,把意识的投射性作为人际关系异化的心理基础,对"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企图通过"第三者"的设定来超越"他人即地狱"的困境。虽然这一"超越设定"本身存在问题,但萨特的人际关系异化论有其深刻之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性别”在中西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后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这样一个主张:“性”(sex,gender)是我们理解某个哲学传统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维度;即在哲学思维中有没有对“性别”的意识,会深刻影响一种哲学的特点与走向。具体结论如下:(1)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存在论与认识论)中无性别意识,但在当代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正在觉醒;(2)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易》、儒、道、阴阳、兵、法诸家)中有鲜明的性别意识;(3)这种区别有力地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之间的一些重大不同。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犤在儒家中犦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技艺而非逻辑、科学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西方传统哲学基本是反其道而行之。文章最后讨论了女性在这两种不同的哲理传统中的地位,触及当前女权主义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地狱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现在封建制度在我国虽不复存在,但地狱观念,仍旧影响着某些人的思想。本文试图就“地狱”观念在我国的形成与演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不是……就是……”是表示非此即彼义的选择关系句。从理论上讲 ,进入这一格式的两个选择项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是任意的。如 :( 1)“好 ,你嘴硬 !你看着罢 ,将来究竟挑到哪一个。不是我就是你 ,你不一定跑得掉” ,婉儿急得没办法 ,便赌气地冷笑道。 (巴金《家》)( 2 )卢俊义大惊 ,大喝一声说道 :“不是你 ,便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 3)狗也是将人分为两种的 ,豢养它的主人之类是好人 ,别的穷人和乞丐在它的眼里就是坏人 ,不是咬 ,便是叫。 (鲁迅《上海文人之一瞥》)( 4)这条狗很凶 ,看到生人 ,不是叫 ,就是咬。例 ( 1)中“我”为…  相似文献   

10.
“五四”价值取向是指“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先进中国人所实现的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的新选择,也就是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深刻转变。我们研究、反思“五四”价值取向,旨在揭示“...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新闻自由”不是科学的用语(喻权域)………………1.5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杰作(叶笃初)…………1.14论乡村治理中的妇女参与与村级党组织的社会性别意识(刘筱红吴治平)…………………………………1.20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贺祥林)……………………  相似文献   

12.
受到佛教、天主教魂魄和地狱观念之影响,黄宗羲对魂魄和地狱进行了一番重新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他将魂魄说和地狱说纳入了他的“气”一元论体系中,要在儒家思想范围内将其消化。但这导致了其一元世界观的矛盾和局限。  相似文献   

13.
近日,100多家高耗能产业领域的企业家们首次大规模地联合在一起,郑重地加入我国首个“绿色中国企业论坛“,论坛的发起者就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这个被称为“环保风暴“的核心人物公开声称,不欢迎高污染的产业转嫁到我们国家.(&lt;京华时报&gt;6月19日)……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说:“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鲁迅全集七·选本》)作品是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基础,“选者之意”,就是选家采摘作品的原则,选家经常会历时性地采摘作品,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整体主义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机制又极大地压抑了个体价值的实现。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壮大和完善,个人的主体意识终于从尘封的牢笼中凸现出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诸如功利意识、效率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等等的萌芽与发展,就是个人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得以发挥的表现。谈到个人主体,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主体”一词的含义。“主体”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主体;其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主体;其三是实践意义上的行…  相似文献   

16.
我们有十佳歌手、十佳体育明星、十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唯独没有十大演讲家。是中国不需要演讲家,还是神州大地上不可能涌现出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演讲人才?不,既迫切需要,且大有可能。(一)演讲家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呢?演讲家是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就是经常思考有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及人类进步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作出具有真知灼见、发人深省的回答。如果身处灾难深重的时代,他们必然还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社会活动家更不能满足于坐在书房里思考社会与人生,必须经常参与乃至领导群众性…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为什么用关于整个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发展列宁的物质概念陶德麟同志认为:"当我们讲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时候(这也许是标准的'本体论'吧),难道有什么妙法避开物质是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是做不到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诚然,在解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没"有什么妙法避开物质是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列宁在《唯批》一书的第三章第四节就指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存在于我们之外的,在认识论上早就叫作物质……的客观实在中推论出世界的统一性."但是,用物质是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却不能解决关于整个世界本原的本体论问题.这是由列宁的物质概念的实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增强“三个意识” 进一步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宁夏社科院、社科联调研时的讲话李东东 (3 .4)…………………………………………………·政 治·社会分化、社会整合与俄罗斯的经济转轨胡 键 (1.4)………………………………………………………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以德治国”的深远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张永庆 (1.10 )……………………………………………论“三个代表”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安四兴 (1.15 )……………………………………………………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刘保国 (2 .4)……………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初中课堂教学如何立足教学实际,把传授知识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但是其功能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使人对世界产生虚幻意识。这种虚幻意识是由人的生存状况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不仅作为一种虚幻意识在人的思维中存在着,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我们似乎是主体,但是实际上我们都受到了生存状态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