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代武装力量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军事史领域中一块需要大力开拓的园地.公元一00四年,辽宋两王朝在延续多年的武装对峙和冲突之后,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促成这个和约的主要因素是辽宋双方力量的势均力敌.从此,辽王朝停止了对关内汉族区域的军事进攻,与宋王朝和平相处愈百年.“澶渊之盟”前的百年中,契丹族统治集团在战略上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采取以进攻为主的军事行动,进行民族征服与领土扩张,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本文谨对这一百年间辽王朝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光辉的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进攻,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始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略反攻;继而在南线实行外线的战略进攻和在北线实行内线的战略反攻;中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最后在渡江战役后,向华南、西南、西北之敌实施战略追击,全歼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完成了全国(除台湾省外)的解放.前后两年多,共举行了八十六次重要战役,占解放战争全部战役的百分之六十四,歼敌六百九十万人,占解放战争歼敌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交战规模之巨大,作战地区之辽阔,歼敌数量之众多,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3.
希特勒采用了与1938年相同的战略——神经战。 1939年4月3日和11日他草签了准备进攻波兰的军事命令。在4月28日的帝国议会演说中,希特勒要求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取得一条穿过波兰走廊的航线和铁路线。同日本缔结军事同盟的冗长的谈判失败了,但由于5月22日同意大利签订“刀剑条约”而得到了补偿,因为这一条约  相似文献   

4.
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抗日的持久战略 ,作为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的基本战略即最高战略 ,不是某一党派独一无二的创造或为其所专有 ,而是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特定历史时期 ,全国各抗日党派在对日基本战略问题上所达到的共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略和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 ,曾经左右着抗日战争的全局。但两党的持久战略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取向 ,对中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认识又有差异 ,拥有的军事力量的状况又大不相同 ,这就决定了两党的持久战是两种类型的持久战略 ,中共论定抗日战争是“三阶段”的犬牙交错的持久战 ,注重“向敌后进军”,实行防御中的进攻、内线中的外线、持久中的速决 ,以运动战作为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 ,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国民党主张“两阶段”的持久战 ,注重“向国内退军”和“以空间换时间”,实行单纯防御 ,把阵地战置于首位 ,辅之以运动战和游击战 ,逐次消耗敌军 ,求得最后胜利。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实施了两种类型的持久战略 ,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自1996年同美国共同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以来,军事战略就开始由以防卫本土为主的内向防御,向主动介入“周边事态”的外向扩张型转变。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军事曾一度受到严格限制,但在美国的包庇和纵容下,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军事力量方面却不断突破,军事因素在其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如今,日本的年军费开支已高达500多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日本自卫队人数虽然只有28万,但其装备的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基本政策,为了实现这一政策,进行了长期复杂的斗争和多方努力。周恩来同志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酝酿时间很长,差不多‘九一八’以后就逐渐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军事进攻,1932年,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全国上下应一致对外反抗侵略。但蒋介石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方针,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主张置若罔闻,这时“国共两方面斗争的中心,是抵抗日本侵略还是不抵抗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7.
二次大战后的日本从废墟上复兴,并成为世界三大经济势力之一,这是当代最出色的经济奇迹之一。日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与实践,有作者用军事术语,研究它怎样运用侧面、正面、包围、迂回、游击五大战略的。一、侧面进攻战略日本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时,采用正面进攻的情况较少。大多数日本企业最初是在美国势力最薄弱或被忽视的市场上先寻找立足点,然后从战略上大举进攻,建立起能从正面对抗美国竞争对手的产品基地,确保在市场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响堂铺战斗的尖刀连 1938年2月,为配合友军反攻太原,129师分散活动的各主力部队相对集中,向正太路东段井陉地区的日军进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接连打了3个成功的伏击战。前两个伏击战是按刘师长“吸打敌援”的思想打的。刘师长说,所谓“吸打敌援”,就是以一股部队佯攻敌人的军事要地,以主力埋伏在敌援兵必经之路,伺机伏击之。吸打敌援,选择佯攻点很重要,他说:我们要打敌人不能独立坚守,必须求助外来援兵的目标,就是古人说的“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 第一个伏击战是长生口之战。正太路河北井陉西南的旧关,是井(陉)平(定)公路上的重要据点。刘师长命令386旅第771团和772团埋伏在  相似文献   

9.
1943年11初-1943年12底,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的正面战场,日本中国派遣军策动常德作战,其真正企图或者说主要目的是为了挽回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接连失利,屡屡受挫的颓势,显示其可继续作战的能力;集中兵力,利用其优势装备和较强战斗力打击国民党第六战区主力, “覆灭第六战区根据地”,“促进敌继续作战企图之衰亡”;进而获得一场胜利以激励日军每况愈下的士气。其极好的藉口就是拖住或延缓中国远征军“向缅甸方面转用兵力,策应南方军之作战”。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芦沟桥发动进攻。八月十三日,又大举进攻上海。驻守芦沟桥和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月十四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发表“自卫”宣言,表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从此,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就爆发了。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的武装进攻起,延宕六年之后,这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为什么能够爆发?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1.
剑拔弩张的港澳与按兵不动的解放军 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1947年,港英政府和澳葡当局就已开始考虑他们在港澳的命运和前途了。港英政府采取“文”、“武”两策来应付香港之“变”。一是“民主拒共”。港英政府于1947年7月  相似文献   

12.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与杜鲁门政府相比 ,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就二者的共性而言 ,都是在“遏制战略”的框架内规划对朝鲜政策的 ;都坚持“在韩国主导下的统一”和加强韩国的实力地位。就二者的区别而言 ,杜鲁门政府的朝鲜政策从属于“遏制苏联集团”的战略目标 ,加强韩国实力地位的主要手段是提供军事援助 ;在亚洲军事战略部署中 ,日本占据核心地位。韩国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美国的保护。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朝鲜的政策从属于“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对韩国的援助既有军事援助也有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优先 ,经济援助为提高军事实力服务。美国不仅要保障韩国的安全 ,而且要推动韩国加入西太平洋地区集体防卫体系。韩国在美国的亚洲军事战略部署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这种转变 ,与同时期美国政府对日本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日德军事同盟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定的国际形势下,由日本和德国共同缔结的联合征服世界的军事同盟。此同盟从酝酿到最后缔结历时四年之久,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由于各阶段两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和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因而日德两国缔结军事同盟的动机也相应有所变化。1 日德军事同盟缔结交涉的第一阶段,在日本通常称其为“加强反共协定交涉”阶段,时间大体上是从1938年7月到1939年8月。这一时期日德法西斯缔结军事同盟的动机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要迅速摆脱在中国的困境,尽快结束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并没有停止侵华的大方针,而是继续遵循这一方针不断扩大侵华规模,把侵略势力由中国东北扩大到中国华北。1935年日本在中国华北制造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冀东政务委员会”,大搞华北自治活动,企图在中国华北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相似文献   

14.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艳电”,响应日本第三次“近卫声明”,公开叛国投敌。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站在反对汪伪斗争的最前列,对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和南京傀儡政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敌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影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消极因素之一。二战以来 ,日本对台政策虽然再三调整 ,但本质上是力图介入台湾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 ,台湾自 19世纪后半叶即已被日本纳入其战略范围。日本对台湾的态度 ,主要服从于其自身的战略需要。日本的态度 ,助长了“台独”势力的气焰。最近十几年 ,特别是李登辉上台之后 ,“台独”势力大有借重日本之势  相似文献   

16.
张拨 《今日南国》2014,(12):23-23
1938年6月,日军沿陇海铁路向西进攻,妄图夺取郑州,南逼武汉。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以滔滔黄水阻挡日军的进攻。蒋介石的这一抗敌手段淹死日军1000多人,赢得三个月的抗战时间,但使黄河改道7年,受灾人口达1000万,至今仍遭到历史的谴责。其实,这个计划并不是蒋介石的主意,而是在抗战爆发的两年前就已经制定出来了,向蒋介石建议“黄河决口”的“罪魁祸首”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一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些"中国不可征服""日本在崩溃中"等时论舆情:其一是对日本政治法西斯倾向及其可能陷入长期战争泥沼所引起的反思和担忧;其二是因担心战争前途"辽远无边"而生出悲观心态,甚至厌战情绪在侵华日军下层和日本民间也开始有所表现;其三是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日本经济出现的"不祥"之兆也频频见诸于美英等国的媒体报道,形成"倒逼"之势的时论舆情压力。日本时论舆情的变化,从舆论焦点看,攻陷南京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而1938年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动摇了日本时论舆情对战争"必胜"的信念。探讨1938年间日本国内舆论舆情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这场不得人心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序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国东北作为它南下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和北上图谋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为了构筑对苏进攻的战略态势,做好对苏作战准备,日本关东军在当时的“满”苏国境战略要地设置了十余处国境阵地,并建立了14个国境守备队。日本战败投降后,这些军事设施遗迹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和企图北犯苏联的历史见证。 一、日本关东军“满”苏国境阵地构筑的历史背景及其概况 从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奉行通过朝鲜向中国东北扩张的侵略政策。 “九·一八”事变本质上,不仅是日本实施其大陆政策,以武力吞并中国东北的具体步骤,而且具有极其鲜明的反苏战略意图,即意味日俄继续在东北亚的战略对抗。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卵翼下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将东北纳入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防卫圈,确立了日本在东北亚的反苏战略态势。以“对付北方敌人”自居的日本关东军立即向“满”苏国境地区渗透,在中苏边界上形成了日苏双方军事上的直接对峙。 为防备日本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苏战争,苏联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置于远东地区,投资近80亿卢布,在加快远东经济发展的同时,加速向这一地区移民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二战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和苏联史学往往夸大各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或有意贬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本文试就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北进”战略的牵制,来看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之地位和作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抗战初期,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在抗日游击战问题上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激烈争论。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争论,产生于抗战全面爆发、敌后战场开辟之初,在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形成高潮,1938年下半年进入深化阶段。这场争论,促进了国民党对游击战的认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坚定了中国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