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创作理论的知识宝库增添了又一闪闪发光的珍宝。它的光辉照耀着探讨形象思维问题的道路。我们学习这封信时,心中豁然开朗。长时间在脑中萦绕的疑团,首先是关于解决形象思维问题的途径的疑团,如今可以解开了。我们深深感到,只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有关形象思维的分歧见解定可达到统一。关键在于,首先要把握住毛主席在信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所以,我们就从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起。  相似文献   

2.
<正> 钱学森教授指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在形象思维,而这与“第五代计算机的制造”有关.因此,形象思维必须形式化,只有形式化才有可能应用于计算机.形象思维形式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离不开理论思维.运用辩证法认识其间的若干关系,对于形象思维形式化的理论思维或许是有好处的. 一、形象思维的内在关系如果我们不是空洞和盲目地议论形象思维的话,那么形象思维一定具有特定的内容(感性形象)和特定的概念形式(表意符号).我们把前者称之为直观特征,把后者称之为抽象  相似文献   

3.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历来是哲学和文艺学所没有真正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并存在若激烈的争论。过去有人否定形象思维,只承认逻辑思维。“四人帮”则把承认形象思维作为异端邪说,对此实行“专政”。毛泽东同志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后,肯定形象思维的人多了。但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仍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在文艺创作中,有人认为只需要形象思维;有人认为同时要用两种思维方式,而以形象思维为主;也有人认为二者中以逻辑思维为主;还有人认为二者是互相渗透,交错运用。这些意见,虽然各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问题在于人们把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只局限在形式逻辑领域内,而不了解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领域——辩证逻辑。其实,要解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形象思维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同时也要搞清楚形象思维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结合实际上说清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就这些问题阐述个人的见解,以求教于从事哲学和文艺学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人类的思维同人类一样,是一个历史的产物,而当人类思维产生之初,是先有形象性思维而后才有逻辑思维的。它们本是同根生,而后成为“并蒂莲”。这是一个有待于论证的结论。论证这个结论,对于讨论形象思维之有无、研究形象思维的特征、它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都会是有益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探索性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后,被“四人帮”判处“死刑”十余年的形象思维论获得了新生,广大文艺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形象思维,是关系到文艺创作根本规律的重大问题,对形象思维问题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无论是对于深入批判“四人帮”,还是对于开展文艺理论研究和繁荣文艺创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简略地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以冀对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形象思维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有关思维、想象、语言以及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如,有的人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有的人则认为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特征,还有些编辑或翻译的关于形象思维的资料专集,把一切论及想象的文字都归入形象思维研究之内,把这一研究远远地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古代理论家,从而意味着承认古代早就对“形象思维”进行过一定的研究。这些看法,对不对呢?这就首先需要进一步研究什么是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科学地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阐明了“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一光辉论断,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文艺创作的规律有极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了解认识规律也有重大的意义。在有关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中,过去存在过的种种混乱与谬误,正在逐一被澄清。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关于形象思维的认识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功能美辨析     
功能美作为技术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直接关系着技术美学理论的建构及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理解还十分不一致,甚至有人对它是否存在,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能否成立,仍存有疑虑,在此笔者愿作一探讨,并以此求教于读者诸君。功能美是伴随技术美学的兴起、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美学新范畴。在传统美学或其他(艺术)门类美  相似文献   

9.
形象思维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是形象思维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的思维,作为感性认识的深化,作为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具有能动性的,是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形象思维也是一种思维,因而它也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是形象思维的根本属性之一。是否承认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涉及到对形象思维的根本性质的看法问题。某些人把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等同起来,甚至干脆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因而在他们心目中把形象思维看做只能直观地消极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不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表明,他们不承认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他们对形象思维和根本性质的看法分不开,和他们把形象思维并没有看作一种思维分不开,和他们把形象思维降低为感性认识分不开。 既然形象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有三:能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能反映出客观世界中的本质的东西,能对客观世界作出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审美意识的“我能够知道什么”这一先验批判活动,由于它能够在一切具体的审美意识活动之前清理出一块纯粹的本体论园地,所以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作为纯粹科学的美学是如何可能的”,而且它本身还是一切美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重申了康德美学所具有的先验批判之重要意义,认为这种先于一切具体审美活动的“先验感性批判”,是对于“我是如何知道美本身”的这一“审美意识之谜”的真正解答。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问题,是文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意见分歧目前尚在争论着的问题。搞清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对解决作家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典型的塑造等问题,都有所帮助。为了有助于这一问题讨论进一步的开展,兹将王文光等同志的意见摘要综述,供大家参考。在“略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本刊今年1月号——曙)一文中,老凡认为科学和艺术的主要区别,是它们各自反映现实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抽象的反映,后者是艺术的反映。其所以如此,乃是由于科学的构思过程是抽象思维,而艺术则是形象思维。王文光来稿指出,这种说法在目前有其代表性,但不正确。他说,科学和艺术的区别首先就表现在它们所研究的内容(或对象)的不同,和反映现实的方面的不同,而不取决于科学家和艺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和艺术的主要区别,乃在于:科学是通过一般的抽象的概念来反映现实,它主要是诉诸人们的理性;艺术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形象(这形象乃是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它主要是诉诸人们的感性。二者都是反映现实和客观事物的规律,只不过是科学是抽象的反映现实,艺术是形象的反映现实。其所以有这种反映方式的不同,是由于科学的构思过程是抽象思维(即一般人所说的逻辑思维),艺术的构思过程是形象思维。由此可见,要想深刻了解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很好地掌握艺术的特性,就必须了解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和抽象思维的关系。但是,这一问题过去是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的。近来有些右派们,别有用心地抓住形象思维的特点大发谬论,以达到他们取消党的文艺方针,取消文艺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阴险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形象思维观点最早来源于俄国,1930年代传入中国。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和从1978年到1985年,形象思维两度在中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些讨论与中国1949年以后的意识形态建构的任务和几十年间的社会政治状况以及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总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前一次讨论对美的本质起了平衡作用,后一次讨论引发了新一轮的美学热。自从1985年以后,对形象思维的讨论走向低潮,但这一讨论却化身为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研究和古代文论中的意象研究。作者认为,以上几个途径都是形象思维的积极的发展,值得肯定,但是,认识论上的经验的和符号的态度,可以提供更多的启示。对艺术特征的理解,曾经经历了是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不是认识这三个阶段,我们需要有第四阶段的理解,这第四阶段的核心,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还是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所特有的思维形式,它决定着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而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对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我国古代文论很早就有所认识和论述,并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概括来讲,我国古代文论主要是从诗论的角度加以探讨的,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概念和范畴,从而对形象思维规律有着独到的认识。我国古代文论中形象思维理论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是它的发端期,魏晋南北朝是它的形成期,隋唐至清代,则是它的深入期。本文就按照这样三个时期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美学作为西方美学史的光辉开端,它的重要性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它开拓了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第二,它确立了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第三,它提供了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四,它阐发了孕育着后来许多重要理论体系胚胎的观点和结论.古希腊美学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美学家或者美学流派没有从这个宝库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益,而且,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之后,它的光芒依然象古老的哈里克岛的灯光一样熠熠生辉.那么,古希腊美学作为欧洲美学的起源和基础,它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起点呢?如果有,那这个逻辑起点又是什么呢?从学理上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说的:“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组结”①的观点为我们把握古希腊美学的逻辑起点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在古希腊那个特定时代所造就的一大批思想家和理论家的著作(包括残篇)中提出了一系列和中国古代诗学一样独具民族特色的概念和范畴.比如:美、丑、悲剧、喜剧、崇高、优美、滑稽、匀称、和谐、秩序、理式、整一、摹仿、灵感、想像、净化等等.如果我们把这些美学概念和范畴看成美学理论的网上组结,并把这些“  相似文献   

16.
身体美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富春 《中州学刊》2005,(3):241-243
伴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身体问题在思想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理所当然地关涉到作为感性学或者感觉学的美学,因为身体不仅是感性世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具有感觉的机能.身体美学或关于身体的美学正成为美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人们不仅试图将身体美学体系化,而且极力重构中国和西方美学历史中的身体问题,以至于要描述出中国身体美学史和西方身体美学史.于是身体美学自身面临着泛化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澄清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建立,都必须有内在逻辑体系,它既是理论研究对象本身显示出的客观必然性,又是思维主体运用科学方法去把握,分析客观规律和现实的过程。而理论体系的逻辑起始则关系到整个思维逻辑的正确与否。特别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历史告诉我们,从何处入手研究美学,是一个哲学立场问题,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是对美的本质持有的态度问题,它涉及到整个理论最初的所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与先秦诸子一样,庄子虽然没有专门地探讨美学问题,但在其著作《庄子》一书中却仍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现就其论美与论审美的思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论美 美是什么?这个连柏拉图都感到棘手的美学难题,在庄子那里都有较系统的答案。庄子在他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丑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19.
论审美定向     
当今美学界,至少在我国,美的本质问题似乎成了一个“被人遗望的角落”,然而,这个问题就象美学的影子一般,不管你承认与否,只要你步入美学之门,它就始终尾随着你。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避或摆脱。本文试图用“审美定向”这个概念去言说美的问题,以期引起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对唯美主义的讨论在国际和国内学界已非新鲜,但在当今这个不乏“审美”的时代,重访唯美主义倒有些必要,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误解实在太多。当年鲍姆嘉滕在《美学》一书中给美学的定义是: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他认为,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1。简言之,美学是认识论,是思维的艺术,是科学。这里,美、美学的独立,仰仗的是理性认识能力对它的接纳。在此意义上,美学虽成了一门独立学科,但美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价值维度,美的价值取决于感性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