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拾荒者”管理优化与城市环境善治的价值共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演进,城市中出现了一种边缘化群体——“拾荒者”。以城市“拾荒者”为研究对象,从法社会学的视角透析拾荒群体产生与留存的社会动因,并深入剖析了当下城市“拾荒者”的正向功能,建构规范有序的“拾荒者”管理要目,促成城市环境善治、“两型社会”型塑与“拾荒者”优化生存的多元跃升。  相似文献   

2.
城市拾荒者在城市化进程中为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减少城市污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其所劳与所得极度不平衡。城市拾荒者被政府所回避与轻蔑,被社会所歧视,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心理和物质上均被边缘化,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新的组成部分。城市拾荒者存在严重的期望失落感与自卑感,这些心理因素导致很多冲突的产生。因此,政府应该与社会、城市拾荒者共同努力,完善社会公平评价机制,营造良好评价城市拾荒者的社会氛围,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心理,使城市拾荒者更多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加更多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3.
拾荒者冲突的社会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立足于拾荒者的社会冲突,利用社会学原理分析了拾荒者与拾荒者、拾荒者与农民工以及拾荒者与城市居民发生冲突的原因,并揭示出这些冲突的所呈现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工群体"家庭化"外出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产生了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情况、家庭教育、群体交往、社会参与四个层面的调查,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劣势群体问题与法律对策——以拾荒者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进城农民为主力军的拾荒者是集弱势与边缘于一身的“劣势群体”。他们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等一样,也是社会竞争综合能力较低的弱势群体,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垃圾处理滞后的现状而产生的。我们应在超越对弱势群体予以保护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同时,提出社会法上的综合“导向性平衡”对策,以寻求劣势群体问题之系统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代武汉的码头工人群体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与城市近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兴起的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对近代武汉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它增加了城市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工商业和服务行业提供了生力军,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如人口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组织结构等等,促进了武汉城市文化的多元化,使武汉形成了具有鲜明平民特色的、汇融杂糅的码头文化及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城市性格.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如增加了就业压力,造成劳动力价格低廉;因为争夺利益而扰乱社会治安,影响了武汉投资经营环境;搭建棚户影响市容与环境卫生.作为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码头工人群体的产生与壮大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于庞大的码头工人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人力劳动为主的码头工人群体必然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农民工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浪潮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许多政府和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从农民工群体——集体层面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重构农民工群体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社会实体和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产生的基础,增加社会资本既要有良好的社会实体为母体,还要有社会网络为载体,所以要想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资本必须很好地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并提高群内的整合和群间的链合。提出了组建有关农民工非政府组织这一过渡性质的非赢利组织的思路,阐明了其生成、运行和发展的机制,认为农民工群体组织的筹建,可以增加农民工的网络融入度、社会公共事务参与度和社会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后扶贫时代,城市低收入群体是发展型社会救助的主要瞄准群体.采用问卷方法,选择重庆市N区841个样本对该群体的困难程度、社会救助供需现状及其意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该群体中"长期性困难"家庭占比高于"偶尔困难"和"阶段性困难"家庭,收入越低困难程度越大;"收不抵支"现象突出,超过50%的家庭维持基本生活有困难;"支出型困难"主要来源于医疗费用.(2)在社会救助需求上,虽然样本的物质需求占比较高,但精神需求不可缺少.(3)现有社会救助制度尚不完善、供需匹配不足,导致该群体向政府寻求社会救助的意愿较强.建议:精准把握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需求;健全新时期的城市低收入群体就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市低收入群体医疗救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分别从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两个群体的视角分析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双方产生的社会距离,指出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地位、空间隔离、社会网络是两个群体产生不对称社会距离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制度导致的各种客观因素对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产生社会距离的具体影响,提出减小双方社会距离,促进社会融合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二元社会结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量城市农民工现象 ,因受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 ,他们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既不同于农村居民 ,也不同于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 ,存在时间较长 ,对社会影响较大 ,足以构成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第三元。新三元的出现 ,将给城乡二元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不可不研究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的转换 ,就必须选择适宜的社会政策。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重要前提 ;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化转换的重要条件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消解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现实基础 ;而城乡统筹就业体制的建立则是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社区管理体制新模式,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简要回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历史变革的基础上,总结了现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问题,并结合历史和现状客观分析阻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症结点,认为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调整社区管理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建设资源,加快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韦伯职业分层的三个标准,认为再就业经济地位(收入)是衡量失业者再就业职业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保定市300名失业者的实证研究,着重考察了失业者拥有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其再就业经济地位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集中在嵌入的网络资源)对失业者再就业经济地位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却出现"失灵"现象.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保定市在正式制度"缺位"的社会结构转型期须重视社会资本对再就业经济地位的效用与局限性、应进行正式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加强再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本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有待明晰、服务理念有待强化、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伴生的风险等是当前的主要障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必要从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政府主导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民主集中的农村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广东省大部分行政区域变为市管市的体制 ,这种体制被称为“代管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 ,应重整行政区划 ,形成新的行政管理架构 ,理顺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 ,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 ,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公正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均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的功利性、制度的排斥性、社会的稚嫩性和弱者的自卑性。分析社会弱势群体难享社会公正的原因,提出实现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公正的路径主要有: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健全公共政策体系、培育社会组织体系、利用文化传播体系和形成社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既是农民工的重要输出地,又是农民工的重要务工地.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用工方式和社会保障、工作间隔和现实救助、社会救助意愿等状况,对贵阳市七城区涵盖环卫、建筑、装修、餐饮服务、小摊贩、背篼群体等各行业500名农民工进行访问.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工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不太满意,政府对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服务还存有很大不足;农民工以非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用工方式为主,维权意识淡薄,社会保障残缺不全;容易失、业,失、业期间政府救助缺失;现有救助方式简单、粗放.缺乏系统性,救助内容供需错位和脱节.建议构建以就业援助为中心,以医疗救助和生存救助为基本点,以法律援助、子女教育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为补充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已成为社会运作的基本单元。社区保障是构建广覆盖、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政府、市场以及任何其他组织都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医疗保障难显公平,养老保障面临挑战。失业保障救济功能不足.应通过加强实施社区化救助,完善社区化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就业服务等方式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村落是农村的基本生活聚居点。在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的人口应该向小城镇或城市集聚。但是,一些地方的镇区发展缓慢,村落迅速发展并向拟城聚落转化,在广州等地还出现了周边村落繁荣,镇区反而萧条的“谢顶现象”。①一、村落拟城化现象及其特征村落拟城化是指村落向一种拟城聚落的  相似文献   

20.
李炜 《东方论坛》2006,(5):105-111
涉法上访现象的增多是近年来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出现的原因,与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社会矛盾有关,也反映了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和法治观念的增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客观认识这一现象,在梳理其背后隐含的社会矛盾的同时,采取正确的方法疏导解决。同时,应以科学、求实精神,大胆探索在新形势下解决上访问题的新路,以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平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