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德国犹太人的社会状况来看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德国反犹主义政党和社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说明这一时期的反犹运动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政治文化因素,对德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率先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人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这是德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历史传统影响的结果。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法律思想表面上呈现出十分强烈的反自然法特征,但就其实质而言,它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又不可避免地利用并发挥了自然法的一些特性,对此可称之为“自然法的堕落”.自然法的堕落有其复杂的深层次的原因,这当然也与第三帝国法律思想渊源有关,尤其是自然法的某些本质特征与第三帝国时期的主要社会意识形态的交替作用,最终导致了自然法在德国世俗社会的堕落,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这一时期德国立法指导思想及其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乃是十分激进与变态的,它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6.
15世纪上半叶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会议是教会大分裂之后恢复教会秩序的重要举措,期间教会改革的议题也再度成为焦点。在这个语境下,15世纪德意志知识分子以"德意志民族"怨情陈述方式要求教会改革,其目的在于反对来自罗马教会各种名目的税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伴随着帝国政治制度改革,德意志人文主义者、知识分子利用神话传说,追溯历史,有意识地在政治宣传中,进一步发展了"德意志民族"的概念。但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只有在共同抵御外在威胁时,"德意志民族"的概念对于诸侯领地政府才有价值。宗教改革早期,特别是路德本人的"德意志民族"的概念正是在这个语境与政治背景下阐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论中世纪德意志封建政体对社会制度转型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的封建政体具有三个特点,即:王位选举制,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和广泛的特许权,这些造成了德意志邦国诸侯分立的割据局面,延缓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没有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中介性质的远程贸易、采矿冶金业为首的手工业对土地制度的变革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经济结构没有因贸易和手工业的兴旺而发生巨大变革。不变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互相制约阻碍了社会制度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中国政体观与法律观具有深远影响。孟德斯鸠构建了近代经典的政体类型学,他将政体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种模式,并探讨了它们各自具有的德性、荣誉和恐怖的精神原则。他判定传统中国是专制政体的典型,其法度构建体现了专制的恐怖精神,并与礼教紧密互动。传统中国有关政体研究基本付之阙如。,氏言说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批判专制、革命变法的重要理论武器,中国思想界亦开始了有关政体问题的深度研究。但其中国法律观灼见与偏见交集,洞察与误读共有,具有双重性。其误读的原因多样,既有因资料缺失而对中国刑罚的失真观察,也有方法论上的以偏概全,如以中国奸商为例批判中国普遍国民性,更多还出自东西文明比较的文化偏见。孟德斯鸠中国法律观因而成为东方专制主义与法律东方主义的重要源头与范本之一,对此需要理性对待与清醒反思。  相似文献   

9.
10.
代议制民主在人口和地域两个方面对直接民主实现了重大突破,是间接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代议制民主由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政党制度共同构成。除代议制民主本质的虚伪性之外,它在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如选举的困境、代表的两难、公民政治冷漠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的德意志存在着自由城市、帝国城市和领地城市。在15—16世纪,德意志的城市面临严重的危机,内部分化严重,市民之间的冲突加剧,城市的外部生存环境也更加恶化。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德意志的城市主要采取了与王权结盟、走瑞士联邦道路、与宗教信仰相同的诸侯结盟、在帝国新体制中寻求安全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荀子与孔孟相比,其思想虽无本质性的差异,但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思想表达方式上采用"隐晦言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思维方式上从政治与哲学的双重纬度出发思考政治哲学问题;在政治价值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权威主义与专制主义。这些思想特性加速了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官学化和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13.
科穆宁制度是1081年阿莱克修斯上台后建立的以皇帝为中心、以皇帝的家族为统治基础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确立了皇帝家族和军事贵族的统治地位,建立起庞大的皇帝家族对非皇帝家族的绝对优势,为科穆宁王朝前三位皇帝提供了坚实的统治支柱,使他们加强了中央集权,恢复并保持了对贵族、官僚政治、军队和君士坦丁堡民众的控制,最终遏制了11世纪以来十分严重的贵族叛乱和阴谋活动,为拜占廷帝国在1081—1180年出现的百年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在西方古典史著传统中,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徳双峰并立。从著述笔法到现实关怀,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彼此烘托,相映成趣。在希罗多德笔下,曾经的波斯帝国正是目下雅典帝国的先声;在修昔底德笔下,目下的雅典帝国将是一切未来帝国的预演。在希腊世界从自发性的联盟秩序向强制性的帝国秩序过渡的关键时刻,帝国的政治理论开启的与其说是一场庆祝式狂欢,还不如说是一场悲剧性沉思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治史始终伴随着州权与联邦权的竞争与纠葛。州权政治传统历史悠久且根源深厚。殖民地时期的分离倾向、自治传统,邦联时期州权政治的鼎盛,以及制宪论辩与宪法批准过程中围绕州权与联邦权的激烈斗争,再加上北美人民对中央政府及其权力的高度不信任,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建国历程。进入联邦制共和国时代后,州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州权政治的元素深深积淀在美国政治传统中,最终成就了美国政治文化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7.
以道德中心主义为根基—以封建专制主义为主体—以民本主义为补充而构成的传统意识形态这一稳固的有机体,是中国趋向民主政治的最深层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有关政体的话题逐渐热闹起来。 2 0世纪 30年代更有一批自由知识分子扮演了要求独裁的角色 ,并因此引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关于在中国适宜于采取何种政体的大争论。这场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争论 ,将近代以来有关政体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在政体设计上 ,除民主、独裁外 ,还有第三种 ,即“修正的民主政治” ;在关切的问题上 ,除热衷功利外 ,还触及价值。争论虽然意味着各方之间存在很大分歧 ,但透过分歧 ,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 ,主张国家自由先于个人自由的政治自由观、混合均衡政体观以及公民美德观。其理论特色包括 :整体主义、政治平等主义、内部和平主义、公共性原则、相互性原则、积极行动原则。探讨古典共和主义 ,对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倡导者和规划者,他的政治民主化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本文从邓小平的党内生活民主化思想、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思想和基层民主化思想等三个方面对他的政治民主思想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