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一靠海外引进,二靠国内培养.2008年,中央推出"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2012年,中央又推出"万人计划",面向国内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因有中华梧桐树,引得各方凤凰来."据悉,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名,"万人计划"已遴选国内高层次人才2500余名.  相似文献   

2.
人口逐渐老化的香港急需采取措施改善人口结构。今年10月25日,曾长期主管香港人口政策的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正式向媒体宣布:香港将效仿英美国家的人才“记分制”,在今后几年间推出“输入精英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允许内地和世界其它国家的精英人才先进入香港,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找工作。曾荫权希望本计划成功实施后能为港吸纳数千位精英人才,以提高香港的人口素质和竞争力。自1994年以来,香港分别启动过“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1994-1996年)和“输入内地优才计划(”1997-2000年),由于这两个计划分别对内地的专才在候选资格、工作职位、…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28-29
美国推出O1签证,为杰出外国人才提供入境便利;欧盟推出了蓝卡计划,吸引全球范围的高技术人才。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引智项目之一就是“外专干人计划”。2013年11月6日,在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潘立刚将为二十余位“外专千人计划”专家颁发证书,这些外国专家都是“外专干人计划”的人选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人。在沪"两院院士"161人,已有42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13人入选"外专千人计划";3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4500余家。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约8.5万余人。上海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提升上海市人才国际化水平,集聚更多海外高端人才,落实新一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为上海"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层次智力支撑,推进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9月7日至19日,由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外专局领导带队的上海市海外人才招聘团分别在美国旧金山、纽约、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3场海外留学人才招聘会.  相似文献   

6.
2014年1月21日下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外国专家局、湖南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在长沙举行"2014年湖南省海外专家迎春联谊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外专百人计划"专家等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外国文教专家和经济专家代表共50余人参会,湖南省人社厅副厅长、湖南省外国专家局局长王瑰曙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7.
中美人才流动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年来中国赴美国留学、移民人数迅速增加,仅2012年赴美留学人员就接近20万人,移民人数超过8万人,2012年中国申请美国1-526签证人数达到5000多人,通过人数将近5000人,是2011年的三倍之多。随着美国“十万留学生计划”的实施,未来几年内美国赴中国的留学生也将快速增加。2015年8月1日上午,由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美首次国际人才流动研讨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围绕中美国际人才流动问题进行了首次深入对话和探讨。中美智库学者和相关专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以及自身经历,畅谈国际人才流动新趋势和应对政策等相关问题。本期杂志以“中美人才流动,实现共享互赢”为主题,摘选部分与会嘉宾论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加快制定人才住房支持政策,近日提出:引进的高层次急需人才最高可享受百万元购房补贴或高标准的租房补贴。据了解,对引进在贵州服务一定年限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  相似文献   

9.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直是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据统计,国家"千人计划"自2008年末启动以来,至2012年,共分8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700余人.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相应出台了人才引进计划,总体引进规模预计将达12万人.目前,随着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个海外高层次人才群体已经浮出水面.那么,在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部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源,就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聚焦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5,(1):106-109
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确定2005年工作思路;2004年职业报告四类人才走俏;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房地产行业神话续演人才缺口达6万以上;世界500强岁末挖人高级人才需求“三高一长”;河南圆满完成2004年的军转安置任务;江苏推出民企人才工作系列优惠政策;浙江出台十项人才政策推出首席工人制。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加快制定人才住房支持政策,近日提出:引进的高层次急需人才最高可享受百万元购房补贴或高标准的租房补贴。据了解,对引进在贵州服务一定年限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学历学位的博士,贵州将分别提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5,(11):38-38
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和香港工商专业联会共同实施的“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计划”已经进入第四年了,经过半年的筹备工作,“第四期中青年干部赴香港培训班”共12名学员于8月28日至8月31日在深圳青海大厦进行了预培训,学员分别来自湖北省、贵州省、辽宁省、广西区、重庆市、长春市和大连市,他们将在香港地铁公司、瑞安建业有限公司、中华电力(中国集团)、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香港一些知名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12名学员已于8月31日启程赴香港培训。“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计划”第四期学员赴港培训  相似文献   

13.
正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计划终止联邦投资移民计划和联邦企业家移民计划,数万份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申请将受影响。当地时间2月11日,加拿大政府公布了2014年经济计划,正式宣布计划终止联邦投资移民计划和联邦企业家移民计划。香港《南华早报》引用一份加方文件称,截至2013年1月8日,香港递交的加拿大移民签证积压了5.35万份,其中99%的申请来自中国大陆。在过去的10多年中,联邦投资移民项目成为外国人合法居留加拿大的捷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11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一起公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将去年8月推出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各项措施明确化、详细化.这也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香港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过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香港特区政府正计划放宽内地专才来港的限制,以吸纳更多外地人才,提升香港的人才素质。现据悉,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放宽多项输入内地专才的限制措施,其中包括行业限制。将准许内地专才与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一同来港,在香港住满7年后可成为永久居民。同时,特区政府也将严格规定,输入的专才必须是香港劳动市场所缺乏的,具有相关的专业资格,其薪金也不能低于市场水平。香港特区政府在过去几年里,曾先后推出输入内地的专才及优才计划。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外务总监吴克俭也说,输入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才交流》2011,(7):55-55
日前,浙江慈溪出台1+X系列人才配套政策,推出了5年引进30名左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一揽子招才引智计划,力图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加快打造“人才高地”。慈溪正在组织实施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军人才引进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3,(4):11-11
台湾人力资源机构的调查显示,近七成企业感受到人才断层,并认为此现象已经存在3年多。根据岛内相关部门统计,过去10年来,台湾外籍白领阶层及技术人员仅约2万人左右,而每年自台湾流出的人才则达2万至3万,台湾成为人才的"净输出地区"。新加坡甚至把台湾作为其人才政策的一个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不断创新吸引集聚外籍人才的政策举措,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不断升级推出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1.0、2.0和3.0版,获得了用人单位和在沪外国人才的一致好评,自2020年2月3日执行新政以来,截至2021年2月底,外国人才通过“不见面”审批办理工作许可累计近7万份,电话咨询量近13万个。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四川省首期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班结业2007年11月4日,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班结业。这是四川省举办的首次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培训。全省21个市(州)的人才办主要负责同志、首批"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志愿者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计划,香港工会联合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香港专业进修高等学院、京港人才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5个社会团体发起了“西部开发人才支援计划”,旨在让香港的志愿人士将专业知识、经验及技能传授给西部民众,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该计划由香港方面筹募经费,提供自愿参与该计划的香港人往返西部地区的交通费,接待单位只负责安排参加者服务期间的住宿、基本生活费及医疗费用。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京港人才交流中心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2年该项目在宁夏自治区得以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