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5)
(一) 近年来,报告文学大有独领当今文坛之风骚的气势。报告文学能有今天这样繁荣兴盛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报告文学的兴盛是时代的需要,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旧体制与新体制的交错、磨擦和碰撞,新信息象大潮一样不断涌来,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产生、发展报告文学的时代,而报告文学这种形式,既是时代的产儿,又是在这个新环境中成长、壮大而又极富特长的文学形式。它的生 相似文献
3.
丁晓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评论家冯立三先生曾说,在三类(问题报告、英雄报告、历史报告)报告文学中,“英雄报告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我们在创作组织和评论工作中的一个缺欠。这类报告文学并非都是平庸之作,即令佳作较少,我们也有责任予以扶植。”奋斗在体坛艺坛一代有为的文体工作者亦可谓是一类英雄。事实上,新时期描写这类英雄的报告文学还是具有相当实绩 相似文献
4.
赵广兴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新时期的文学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1976——1986短短十年中,作家群落灿若满天星座,整个文苑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在这勃发的各种文学作品中,报告文学是一支突起的劲旅,无论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所开拓的广度和深度,都有着鲜明的成绩和特色。特别近年来由于诗歌趋于表现自我,小说、戏剧追求空灵飘逸,荒诞离奇;而报告文学由于新闻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它的创作更具有务真求实的精神,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和人民。它所反映的是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发展经济,加强党的建设,改革经济、政治体制出现的种 相似文献
5.
周成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从理论上突破了以往新闻性之时效性的框框,而把“冰冻新闻题材”纳入自己的创作范畴,并在题材、人物和情节的处理,艺术结构的革新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推动报告文学创作及其文体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7.
梁多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40-42
贴近现实 ,紧扣时代脉搏 ,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新时期报告文学 ,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 ,以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己任 ,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 ,真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我国人民开拓进取的前进步伐 ,反映了我们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柏文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4)
简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得与失柏文猛新时期报告文学繁荣之景观:题材和表现视角的开放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从封闭中解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开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作家内在的诸种观念也发生着全新的变化。由于... 相似文献
9.
章罗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它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体育题材、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改革题材中,甚至问题报告文学作为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魏一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接连兵败,以此为题材形成了大量的报告文学。这些作品针对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管理模式、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体制、支配体育行为的非体育观念等体育问题表达强烈的改革意识。文章认为体育体制问题的集中显现、“问题报告文学”大潮的猛烈推动、新一代体育报告文学作家队伍的集体崛起、国外批判性报告文学的大量译介是此类报告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宋玉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2):44-48
虽然女作家们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并不刻意彰显“女性写作”的色彩,但她们的作品还是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女性写作的特色。以第一人称叙事、散文化的倾向和非叙事话语的适度言说等,构成了新时期女作家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评《新时期报告文学概观》张立国,孔繁英文学在沉寂,报告文学也在沉寂,沉寂是低谷,是滑坡,也是反思与积淀。事实上,沉寂期正是评论家们的黄金时期,这时才真正需要评论家们去总结、反思、探讨,用理性之光去透视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文学现象。然而,新时期报告文学走... 相似文献
13.
李赣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75-80
新时期报告文学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倾向。通过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所显现的对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性、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人类生存意识话语的关注与表现的探讨,归纳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对新时期以来大量西部报告文学的阅读和梳理,从总体上对西部报告文学三十多年来的成绩进行总结归纳,对西部报告文学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创作继承与突破几个方面的独特性进行探讨,进一步发掘西部报告文学对于整个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创作的贡献,以及它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形成积极、先进的西部文化精神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寿富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9,(4)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报告文学家们立足时代的前沿,自觉担当起社会和历史的责任,艺术表现领域不断向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掘进。从现象的真实逼近理性的真实,从单一性、平面化描述转向丰富性、立体化思考。艺术视野从封闭走向开放,思维方式从静态转向动态,表现形式博采众家之长,显示出文学性的张力。艺术批判力度不断深入,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穿透力,其文本的真实性、思辨性、批判性和可读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蔡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
近年来,一向宛如庶出的报告文学从叙事散文中脱颖而出,以新的笔墨、新的姿态,和着新旧交替、转机纷呈的时代脉搏,跃上了当代文学的浪峰。它正以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向小说、戏剧、诗歌挑战,并赢得了为数众多的读者。在这支异军突起、活力充沛的报告文学作者群里,由诗歌、散文创作而转入专志于报告文学创作的徐迟,则是开风气之先的勇敢的探索者。他不但开拓了报告文学新的领域,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诗的想象写报告文学,而且还给报告文学熔铸进美学因素,使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充溢着时代的美感,表现了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当代文学出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少有的报告文学热,它以显赫的业绩活跃于中国文坛。本文试图对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加以美学的分析,以期争鸣。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当我党粉碎了“四人帮”,翻开了中国历史光辉的一页的瞬间,当人们还没有完全从时代“惯性”中跳出,尚未从余悸中解脱,报告文学就以其敏锐的洞察时代风云的嗅觉和触及社会生活现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与纪实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国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8-77
报告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样式,它的繁荣往往同社会变动密切联系,因此可以作为考察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的关键变量。将报告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置于改革开放语境下加以考察,能够梳理出当代中国文化与传媒中纪实精神演化的轨迹。在报告文学的发展演变中,孕育和涵养着新时期社会纪实美学,这也构成理解八九十年代报业、电视改革以及新纪录运动等文化进程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青苗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我早想写一篇关于报告文学的文章,为我系新闻专业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但因诸事繁忙,一直没有动笔。近几年来掀起了报告文学的热潮,这和我们纯文学的圈子日益缩小,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因而也受到人民的冷遇很有关系。前年,我看到老友冯牧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漫议》,触发了我第二次想写报告文学的愿望,但又因诸事繁忙而拖延了下去。这次看到《山西大学学报》的专刊(1989年第4期)上有我系两位青年教师谈论报告文学的文章,这又第三次触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列夫·托尔斯泰曾告诫我们:没有写作的愿望不要轻率地执笔,直到内心非有话吐露时,执笔方可,我是以这位大作家的教导来鞭策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陈学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3)
一 知认分子题材大规模地涌进报告文学领域,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出现,是和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新变化、新形势分不开的。 从五十年代末到打倒“四人帮”的二十来年中,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文艺作品中,都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特别是文革十年,极“左”路线把中国知识分子的面目和作用,歪曲、糟踏得面目全非,从肉体到心灵对他们进行了严酷的迫害。因而新时期到来后,随着全国性的拨乱反正开始,对中国知识分子给予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自然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