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级编码理论”体现了叶舒宪试图把“四重证据法”的共时性理论体系进行历时化的生成性表述的理论诉求.把“N级编码理论”与神话“置换变形”理论、后现代“互文性”理论以及类型学等理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N级编码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义,对于文学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阐释效力.当然,目前它在理论建构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N级编码系统理论"是叶舒宪教授继"四重证据法"和"大、小传统"之后的又一理论创新,其以派生关系的大小为线索,将"无文字时代的文物与图像"、"文字"、"古代经典"……"当代创作"等若干级文化编码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理论系统。而贯穿于各级编码之间的主脉,是他一直以来的研究重心——神话原型。此理论突出强调了文化大传统视野之下的考古实物及其图像的奠基性符号编码意义。同时,此理论体系也能为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发。文章在梳理这个理论系统脉络的同时,还对之提出另一种可能的排列和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3.
"N级编码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物质文化研究与叶舒宪的"大/小传统理论",该理论力图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实证与人文阐释,体现一种寻找文化一级编码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契合了国际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以宇宙观为例,在东汉洛阳城的礼仪空间布局上,可以辨析出宇宙观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影响,并可以观察到宇宙观与意识形态、礼仪、政治、身体的交错关联。  相似文献   

4.
N级编码理论旨在揭示一个文本之所以深刻和厚重的奥秘所在。为什么有些作品能够经久传世?为什么有些作品让人感受到超越文字表面含意的博大和宏伟?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重解读空间?用N级编码理论来分析,可知有些创作隐含了更为复杂的象征体系,其意义编织和呈现的方式有着丰富的层次,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穿过一层一层的编码规则,才能到达其意指的灵魂。而这种复杂性和对司空见惯符号的异化处理正是更高审美感受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文学人类学的核心问题是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复杂关系。本文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兼顾无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与有文字时代的小传统,从文化表述的讨论,引入文化编码的讨论,以鸮女神和蛙女神崇拜的图像叙事为例,将史前期的文物和图像视为一级编码,汉字为二级编码,汉字书写的早期经典为三级编码,此后的相关主题写作,直到莫言的《蛙》,统称N级编码。提示N级编码理论对于打通古今中外文学研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如何通过新发现的大传统知识,重解小传统的文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有利于在意义阐释上建立历代文化文本之间的关联。人类学视野里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活动与古老的巴入神话“廪君射杀盐水神女”之间遥相呼应,是远古女神文明的民俗化表现。与盐水神女有关的女神原型编码在历代文化文本及当代文艺创作上的具体表现,说明神话原型编码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政治中,安全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国家安全思想是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各自对"安全"思想内涵的理解不同。科学认识"安全"思想是研究国家安全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仁政"理论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特殊理论形态.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孟子"仁政"理论的内涵,揭示了其理论体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2003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立足本地丰厚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源,整合栏目结构,更好地体现百色的"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从这一期起,我们在封二封三陆续介绍百色市各县(区)的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本期我们介绍的是位于桂滇黔交界、"一肩挑三省"的西林县。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推出叶舒宪先生的新思考"N级编码理论"。叶舒宪《文化文本的N级  相似文献   

10.
人身体最下端的部位——“足”在神话思维中与生命形式,与人类对神形象的描绘以及生殖等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存在.N级神话编码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丰厚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足-神”的符码之网.  相似文献   

11.
行政文明是一个具有独立学术与实践意义的概念,需要对它进行理论说明,而这一理论工作首先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寻找灵感.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国家行政的论述中潜存着行政文明思想的历史发端,列宁与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行政文明的理念进行了逻辑延伸,同样,行政文明的概念与理念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内涵,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蕴含着丰富的行政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提出、形成和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发展阶段集中全党智慧长期深入思考的结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对世纪之交我们党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历史使命的深刻分析,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地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指出"三个代表"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思想内涵,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译"指的是在比较和批判的继承中,发扬中国的译论思想。许渊冲先生的"新译"由丰富的翻译实践、多彩的翻译理论以及健全的思想渊源构成。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许渊冲的"新译"思想,有必要从共时与历时角度,辨析"新译"的思想内涵,指出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灌输"理论是他与当时俄国经济派斗争的产物.这一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革命运动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理论框架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何必须灌输和如何进行灌输两部分构成.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为何必须灌输",而忽视了"如何进行灌输",遮蔽了列宁这一理论的丰富内涵,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满堂灌"的悖谬现象.本文通过文本梳理,展现列宁"灌输"理论的体系构架和核心思想,旨在恢复列宁"灌输"理论的本来面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寻正确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受"大德育"理念的影响,"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经常被混用,因此带来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对两者的历史考察和内涵对比,分析混用的内在逻辑,能够更清晰地呈现两者的相互关系。对两个概念、两个学科的理论边界进行适度区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尔雅·释鱼》中许多不属于鱼类的动物被古人归入鱼类阐释,是因为在古人的类比思维中,这些动物因某方面特征成为生命崇拜的象征体,体现初民"生生不已"、"变化无穷"的神话生命观。文章通过文化文本的N级编码理论,试图在文献、文物、图像的多重证据观照下,对《尔雅.释鱼》的可能性编码原则作出蠡测。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创新性等鲜明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视察工作时首次概括出来的.毛泽东同志虽然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始人,但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论观点、理论创新、理论品格却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存在内在的联系.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N级编码理论将知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视野引入文学批评,不仅文学史获得了一个更宏大的背景,文学文本也成为潜意识与意识、历史与当下、神话与现实的交叉点,从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阐释空间.N级编码是对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一种新的解读视角,相对于以往启蒙立场上的寻根指向,打破了以往二元划分的条块和界限,从而勾勒出一幅更为完整的人类精神图景.经由这种视角,我们得以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审视文学乃至文化符号,这也正是文学人类学的最终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