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76-180
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严重侵害了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同工同酬制度,应当从法律层面明确同工同酬的界定标准,增加同工同酬制度的可操作性;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发挥协调和监管作用;企业改善管理,建立统一的薪酬体系以确保派遣员工同工同酬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起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新法中劳务派遣制度进行解读发现,新劳务派遣制度在派遣机构准入门槛、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派遣数量和岗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可操作性"漏洞,并指出了新法实施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新情况。不断细化和完善劳务派遣相关制度,并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保障机制,保证执法效果,是实现新法目标、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使派遣员工切实享受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的失控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度上劳务派遣未能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效衔接,在实践中劳动用工的国情和体制也有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劳动合同法》修订的后续执行应当以推进同工同酬为中心,以强化劳务派遣单位监管为要点,并在此次修订的基础上,应当形成渐进式的劳务派遣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2):171-176
劳务派遣工要面对派遣方和用工方"双重雇主"。特殊的三方主体关系、单一的权益救济方式及自身的弱势,导致派遣工劳动权益的个体化维护事倍功半,组织化的维权路径是必要选择。目前劳务派遣下的组织化维权面临派遣工入会的选择尴尬,自身缺乏足够的集体维权意识和能力,难以与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工会形成共同意志,组织化动力不足等诸多制约。为此,应构建能够代表派遣工集体意志的多元组织,并消除其加入工会类组织的门槛障碍;通过自上而下方式构建行业联合会且与企业工会并存;在此基础上再创新派遣工组织的诉求表达机制,探索集体谈判和代表诉讼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对于劳务派遣的态度从最初的适度规范逐步演变为严格限制,然而对劳务派遣限制的效力却因劳资双方的对策行为而被消解。其原因在于立法者对劳务派遣规制对象的对策行为缺乏考量。要实现劳务派遣的有效规制,应该从规制对象的对策行为视角出发,对我国劳务派遣历史发展中的功能错位、劳务派遣限制路径偏差、劳务派遣违法责任失当和劳务派遣限制实现机制乏力的问题予以反思,回归劳务派遣本原功能,完善劳务派遣工平等保护制度,调整违法劳务派遣责任形式,强化劳务派遣限制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保障派遣劳动者权利,维护正常就业秩序,《劳动合同法》首次在基本法层面上对劳务派遣制度做出了规定。本文从雇主责任视角,对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者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辨析,对我国当前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全面审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增长"要求一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劳动者。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既是一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一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劳务派遣工就业质量状况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国内派遣工就业质量水平相对低下,表现为收入保障水平低、就业稳定性差、人力资本积累受阻、就业现实和就业意愿匹配程度弱等有悖于包容性增长要求的特点。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加强劳务派遣的法律管制和劳动监察力度、政府引导增进对劳务派遣工的培训以及持续提高派遣工的集体谈判能力等措施对于我国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智中 《理论界》2013,(8):96-98
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入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配置形式,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必然结果。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利弊,通过与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对比获得启示,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劳务派遣制度的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高校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劳务派遣用工迅猛发展,文章以上海劳务派遣用工调研资料为背景,对我国劳务派遣岗位用工制度进行分析,借鉴相关国家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但该制度在我国却没有获得良性发展。反而呈现出诸多乱象。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制度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且未得到严格的执行。要真正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需要立法与司法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此外。法律之外的社会规制对于劳动者权益保障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者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翻译。那么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 ?本文着重论述了等值翻译体系的各个层面 ,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翻译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应然的平等保护与实然的非对等对待的矛盾使农民工的平等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从宪政制度上给予反思并努力去完善制度建设是实现农民工平等权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晚清不平等条约留给国人以深刻印象。在上百条约里,诚然大部分都属不平等条约,但实事求是地分析签约时清政府的动机或签约背景,我们会发现当时的中外条约里也存在部分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14.
在对比成语学的研究中,多义成语的对比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且对比多义成语的前提就是要先弄清语言间多义成语的等值问题。在对比语言间多义成语等值时,应该从成语所表达的每一个具体的意义出发,而不应该从成语的整体出发。通过对俄汉多义成语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俄汉语中仅有少数相对应的多义成语能构成语义完全等值,多数相对应的多义成语只能构成语义部分等值,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包含关系或同义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蒯小明 《云梦学刊》2004,25(6):49-50
按劳分配是确定劳动者薪酬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国民收入分配中效率方面的公平,即相等的劳动贡献对应相等的薪酬。同时,它对劳动者产生激励作用。劳动者劳动贡献的衡量的过程就是绩效评估的过程,要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所对应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现实中,信息具有不完全特性。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出具有较强激励功能的战略性薪酬体系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妇女平等就业权利 ,是男女平等、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 ,我国仍存在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 ,有些用人单位侵害了妇女就业权利 ,践踏了法律。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今现实社会中妇女平等就业权被侵害的现象加以剖析 ,指出这种社会现象的危害性及产生的原因 ,并对妇女平等就业权被侵害问题的解决方法、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机会平等、公平竞争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地看,社会公平分为保证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起点平等的机会均等、保证过程公平的公平竞争以及结果的公平分配。相应地,保证这些公平实现的制度体系也分为以宪法为中心的基础性政治经济制度,它提供经济和政治权利安排的公平,即机会均等;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它提供公平竞争;以再分配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它提供结果分配的公正。小康社会不仅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共同富裕、全面富裕的社会,即是一个效率和公平的真正统一的社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平等就业平台搭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困扰、现行法律规定的缺失以及经济因素的制约是当前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三大障碍.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需要重构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修正现行法律规定的缺失以及利用经济的杠杆手段进行调节.社会性别主流化才能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搭建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