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化给侗台语民族语言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急剧变化,现代科学研究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也给侗台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基于面向区域和全球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成为必然,同时未来研究必须遵循问题导向原则,切实关注国内外侗台语民族现实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关乎语言、教育、文化、生活、艺术等挑战,服务民众需求,并特别关注语言能力提升、语言政策、语言教育、道路交通和网络技术对个体和社区的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侗台语的系属划分存有争议,从施莱赫尔的谱系理论出发,就侗台语系属划分的不同观点进行简单的归纳.一般有三种:1)侗台语属于汉藏语系,2)侗台语属于澳泰语系,3)侗台语属于马来一支那语.  相似文献   

3.
薄文泽教授从事泰语教学,长期坚持侗台语调查研究,在泰语文、侗台语研究影响较大。其研究经验是一笔宝贵财富,对学界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壮侗语族语言(国外称侗台语)的系属问题要是从美国学者P.K.Benedict(白保罗)在《台语、加岱语和印尼语—东南亚的一个新联盟》一文中对传统的分法提出不同意见算起,迄今将近半个世纪了。白氏的说法在西方学者中影响很大,但也有一些侗台语的权威学者如新近谢世的李方桂教授,还有威廉·格特内教授(W.Gedney)等人始终认为侗台语应属汉藏语系。我国学者过去普遍认为壮、布、侗、水这些语言从单音节、有声调、声调跟声母有一定的配合关系、量词丰富、词序与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的语序都  相似文献   

5.
侗台语和南亚语之间有很多有语音对应的关系词。本文将200核心词按照稳定程度分阶,发现越是核心的词集,侗台语和南亚语的关系词越少,由此断定侗台语和南亚语的关系词是接触造成的。而侗台民族和南亚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应该理解成文化密切接触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复辅音在现代侗台语中的分布不平衡,这是侗台语中部分古音发展演变的结果。复辅音 pl 和 kl 在侗台语中的比较分析表明,其演变途径分别为: pl 的演变方向比较一致,大都唇音化或舌音化成为单辅音; kl 则向舌根音或舌尖音演变,但不同语支之间演变进程不一。  相似文献   

7.
继李方桂先生之后,梁敏、张均如先生在侗台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人文等领域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文章以问答的方式,追寻了梁敏、张均如先生勤勉质朴的心路历程,阐述了他们对侗台语言文化诸多问题的真知灼见;重现了20世纪50年代民族语言大调查的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历史画卷中鲜活温婉的时人时事.正是凭借着对民族语文的执着热爱争不懈追求,凭借着超人的天赋和不辍的耕耘,梁敏、张均如这对革命伉俪在侗台语言文化的园地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双双成为闻名中外的专家,为侗台语学界作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代侗语北部方言中的复音词的语音形式与南岛语言的语音形式进行比较,认为这些复音词是侗语核心词汇的组成部分,与原始南岛语有发生学上的关系,保留了较为古老的语音形态,是原始侗台语的语音形态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第 34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 ,于 2 0 0 1年 10月2 3日至 2 7日在昆明召开 ,会议由云南民族学院和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 ,云南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承办。参加本届会议的有 14 1位语言学者 ,来自澳大利亚、波兰、德国、芬兰、韩国、荷兰、美国、俄国、日本、瑞典、泰国、中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许多国际著名的汉藏语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涉及汉藏语研究、藏缅语族语言研究、汉语史研究、汉语方言研究、现代汉语研究、实验语音学和信息处理研究、侗台语和苗瑶语研究、南岛语和南亚语研究、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研…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由于最初确定汉藏语系依据的类型学的相似不能作亲属关系的依据,汉语及南方民族语少量形态也不可靠,后期寻找同源词证明侗台语归属分歧大,故在此基础上,近二十年学术界在理论方法有新突破:徐通锵的三步法,邢公畹的深层对应法,尤其是陈保亚无界有阶理论及核心词分阶考察法使汉语与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刘青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语序:主语+动词谓语+宾语;这跟藏缅语族的语序:主语+宾语+动词谓语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  相似文献   

12.
互动社会语言学是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语言学分支,具有深厚的学术渊源,继承和发展了交际民族学和会话分析的相关理论.其核心概念为研究交际互动会话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会话策略、语境化提示、会话推断等.互动社会语言学在国内外均有相关研究,近几年越来越受国内学术界重视,为今后的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白傣语和泰语均属侗台语族台语支,是分布于不同国度的跨境民族语言.尽管其间地域相隔,分化年代久远,但仍然保留着较为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异同及对应关系.它们是有亲缘关系的亲属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一 1.1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和西双版纳两个方言。芒市话是德宏方言的标准音点。就语言特点来看,傣语芒市话与壮语、泰语等台语支的语言关系最近,与侗语、水语等侗水语支的语  相似文献   

15.
性别和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两性在语言习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进而阐述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以语言学权威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据,对两性在话语风格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话语风格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了解两性在言语交流方面的差异人们才能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交际失误,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侗台语前置性“完毕”义语素的功能有三:时间副词、全称量化词、最高程度副词。文章对前置性“完毕”义语素的功能做出描写,并对各个功能的语义演变做出构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和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学术刊物.根据国内外刊登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学术刊物,对论文的数量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壮侗语诸族已确定的有壮、布依、侗、傣、水、黎、仫佬、毛南8个民族,人口2300多万。关于它们与泰国主体民族泰族的关系,上世纪末即引起关注。但直到40年代,主要注意的是基本词汇共性。如李方桂所构拟的“侗台语族”中的台语支,其西南语群包括了泰语、傣语、老挝语、掸语、阿将含语和越南西北部的白泰、红泰与黑泰语;北部语群主要是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中部语群为壮语南部方言及越南北部的依、土、岱诸语言。近20多年来,学者开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的共性,本文拟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壮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语言。壮语■jou5和泰语ju■5虽是同源,都能用做动词或介词,与汉语"在"意义相当,但是二者的语法化趋势却截然不同,即泰语ju■5具有"进行体"、"持续体"的语法化特征,壮语■jou5则没有。而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又能从中古汉语"在"的助词用法中得以反映。泰语ju■5的语法化特征应是包括壮语■jou5在内的早期侗台语的语法特征之一。只因壮语■jou5深受汉语影响,被迫与汉语"在"的语法趋同,远离汉语影响的泰语ju■5则仍保留着古侗台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但凡学语言学的人少有没听说过韩礼德的.和许多人一样,我是从阅读他的著作开始走近这位国际语言学大师的.在读硕士期间,我注意到他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是国内外引用最多的语言学著作之一,便下定决心去读.我算是硬着头皮读完的,但读得一知半解,不得要领,更深的体会却是其理论的艰深.对于刚刚踏上语言学研究之路的我来说,韩礼德先生及功能语言学离我乃山水之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