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内涵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其“执政之基”论、“政治文明”论、“执政为民”论等思想观点继承与创新了邓小平政治哲学 ,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 ,丰富与发展了邓小平“民本主义”的执政理念与政治价值观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西方政治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就有自己未曾中断的理论传统。我们在研究政治哲学时,常从西方政治哲学着手,西方政治哲学的思维模式被认为是政治哲学的经典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比较侧重理性与逻辑,邓小平政治哲学在思维模式上走出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灵活运用哲学方法,侧重实践,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物体》《论人》和《论公民》分别是霍布斯有关其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著作,他的自然哲学蕴涵着他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因素,从而意味着霍布斯的思想必然是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是他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维定势,其鲜明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南和精神武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实践、求真性选择、务实性原则等政治哲学方法论特征,对于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究竟以何种方式把握"政治哲学"的本性、如何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真义、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政治改革,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中国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政治正义的关键问题.以"人的观点"把握人的"政治问题","政治哲学"实质表达为哲学活动、哲学之思的一种基本立场、意识方式和价值理念.马克思政治哲学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它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应当采取何种政治组织形式、怎样实现政治统治权力以及如何完善政治运行机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智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指导下,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不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的成功经验和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而且要珍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实际,不断增进中国人的"政治自觉",提升中国人的政治人格,努力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试论“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课题。这一课题以邓小平的政治理念为对象。“现代化 :最高的善”是邓小平政治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辩证法是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构成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体系。本文从政治发展动力论、政治发展目标论、政治发展评价论、政治发展过程论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入手,从历史的、比较的和现代的角度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在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之间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重构思路———建立一种既包含认识论,又包含政治论,并使二者平衡发展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主要是政治论的。高深学问为国家而做、高等教育为政治与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盛行,而以"闲逸的好奇"精神探索高深学问的认识论哲学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这种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根据布鲁贝克的观点,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既有认识论的也有政治论的,并且二者也不是天然矛盾的。因此,寻求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平衡,在我国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社会的发展促使了政治哲学的产生,就当前政治哲学发展的态势来看,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速。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指导思想几十年的发展中,共产党人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政治方面就是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件极为具有影响力的哲学事件,这一学科的兴起积极回应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为中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的范式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政治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建构自己的、适应于现实生活并能引导时代思想潮流的政治哲学理论,本文将探讨在政治哲学发展的前提下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1.
"政治五因素"论是浦薛凤创立的一种用以解释和研究政治的理论方法,文章对该理论方法的内容、形成与反响、应用及其在中国现代政治学史上的意义进行论述.从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学术独立的视角来看,"政治五因素"论是一项不应忽视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12.
民权主义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对中国国情的分析 ,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早期发展模式 ,从而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具有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现代性得以顺利生成的一剂良药。由于有了邓小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科学化、人的发展全面化的有机系统的理论,中国的现代性之生成才找到了合理解决的思想和原则,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得以全面、迅速、良性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核心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最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核心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以人为本”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内涵,标志着党的核心执政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围绕核心执政理念,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重大战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核心执政理念创新与发展,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的一系列文件 ,体现出党在政治理论发展上的新境界。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革命事业和执政兴国的领导核心 ,就在于它有正确的理论 ,并能使其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 ,反映了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创新。党在政治理论上的新发展 ,对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发展理论构建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上,它以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动力为哲学依据,是对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国情深刻反思的结果.这一理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基本原则、根本任务、发展战略、根本动力、内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发展模式、发展趋势、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沟通现象由来已久,但对于政治沟通的学术研究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才出现和兴起.政治沟通理论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一元—二元—一元"的过程.目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政治沟通理论是由卡尔·多伊奇创立发展起来的.实际上,这个发展路径限制了政治沟通理论的发展,现有的"一元"政治沟通理论是难以满足中国政治沟通研究需求的.对已有的政治沟通理论进行梳理概述有利于日后对中国政治沟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面对技术理性统治所带来的西方社会的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在其商谈政治观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商谈共识的理论思想,试图为解决价值多元社会的发展困境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在哲学认知论、政治哲学论以及政治实践论三个层次上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式。把握商谈共识论的理论形式,可以为建构政治共识论的一般性理论形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其负面影响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民主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它的形成有着自身特有的逻辑线索,这些逻辑线索深刻地蕴含在中国传统民主思想发展的内在导向中,蕴含在西方民主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历史影响中,更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指导和根本取向中。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形成正是中国传统民主思想内在影响、西方民主主义思潮历史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决定性影响三者综合作用、逻辑递进的结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顺应历史潮流,并沿着特定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