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轻农民负担喜忧并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均衡发展,进而促使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农民负担基本情况农民负担,从广义上讲,包括农民承担的税收、集体提留统筹、集资摊派、劳务、工农产品“剪刀差”等所有与农民有关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和费用分摊。从狭义上讲,指除税收和工农产品“剪刀差”之外所余那部分提留统筹、集资摊派、劳务等负担。国务院颁布的《农民承…  相似文献   

2.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难点。文章从经济环境、政策、体制、农民收入结构、农民自身素质 5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农民收入减少的原因 ,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 ;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 ,搞活市场流通 ;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搞活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根据农民的不同职业和占有资源的不同状况 ,将一部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7年以来 ,中国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滑 ,直接原因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无明显增长、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产品成本节节攀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深层原因是农民增收受不合理或滞后的体制制约、国家涉农政策的制约及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应采取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发展特色农业 ,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加大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力 ,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结构、农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农民负担等方面对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业投入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党一贯将农业问题、广大农民的生活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以及1993年初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都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是九十年代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关键在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下面就此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我国农民负担日益严重 ,已成为抑制农民生产积极性 ,阻碍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 ,党中央提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本文通过分析农民负担的现状、成因 ,从清费立税、进行财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角度探讨减轻农民负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2007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但通过实地调查显示,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农民负担问题已经解决。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应稳步推行农村综合制度改革,加大重农、惠农政策执行力度;二是乡镇应精简机构,重塑为民服务的形象;三是以龙头企业为纽带,推进农业产业化;四是农民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农民收入的增加不能再主要靠提高农产品价格,不能再靠降低征购派购基数和扩大议价范围”,而要靠“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各种消耗、消灾各种浪费”。这对于我们认识农民怎样增加收入,如何处理改善生活与进行建设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 ,至关重要。具体对策是 :减轻农民负担是前提 ;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 ;商家要生产出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 ;创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 ,引导农民自觉消费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它既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又是拉动内需,培育消费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中国发展大局及社会政治稳定,因而始终是每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三农”问题中提高农民收入又是各级政府最关心的一个中心问题。 这几年有一种说法,叫“价賤伤农”,认为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太低,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产品价格。但是,研究表明,我国很多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价格都大大高于世界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则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对牛田镇傍安村发展蘑菇种植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落后地区农业艰难发展,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农业结构问题、农村市场问题和农业科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当走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收费、基金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任意扩大收费范围的问题愈演愈烈。仅1998年有统计的收费、基金就达4568亿元,此外还有大量统计不到的收费、基金。国家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为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文针对现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和通过对湖北省农民实际负担能力的实证分析,就如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品出现了供大于求,其主要原因是占我国人口64%的农民收入低,需求不足。提高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的大问题,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购买力,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是中央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出台时机成熟、措施得力,从而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村的“三乱”现象。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展开,尤其是“无税费”时代的到来,农村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空壳化”现象严重,基层政府的组织能力下降,而且在某些地区农民负担亦有反弹的迹象。笔者通过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基本政策历程和正反两方面效果的论述,以期给税费改革政策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民增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徘徊不前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而且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民素质差 ,市场化组织度低 ,资源性制约及生产资料涨价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等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农业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该文提出增加新疆农民收入应该 :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企业化、市场化进程 ;发展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业 ;重构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经营 ;以生态建设构筑绿洲农业屏障 ;改革流通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等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取消农业税后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完全解决了农民负担问题,一些地方农民的负担依然较重,而且容易被忽视。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湖南省的实际情况而言,取消农业税后,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标本兼治,采取多种办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努力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涉农党政干部考核机制;搞好取消农业税后的配套改革;实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内需求形势 ,阐述了农村市场难以启动的原因 ,提出了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的对策 :减轻农民负担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增强消费信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面向农村市场 ,调整产业结构 ,生产质高价廉的产品 ,满足农民需求  相似文献   

19.
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努力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20.
梅杨 《小康生活》2000,(10):36-36
目前消费市场疲软,其重要原因是农民消费需求增长过慢,购买力提高不快,这又直接受到农民负担因素的影响。因此减轻农民负担,对提高农民购买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以为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应减轻农民在教育方面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