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外民族的频繁往来,促进了语言的交流,大量的外来词进入汉语,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汉语外来词的类化与泛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到外来词进入汉语的机制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词汇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外来词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交往接触的产物。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源远流长,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简述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和“汉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汉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强势语言——英语的影响,引进和吸收了数量可观的英语外来词,同时利用自身的强大力量对这些外来词进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语言体系,这一过程即是汉语化.从语音、语义、语法方面对英语外来词的汉语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外来词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本文以翔实的例证阐述了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次大规模外来词涌入浪潮,反映了其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外来词对于汉语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必然对其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佛教文化的传入是中国文化在古代所经历的一次最大的外来冲击.词汇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的部分,佛教的传入必定在其发展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大批的佛教词语被吸收进汉语.  相似文献   

6.
《汉语外来词词典》《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都是汉语外来词研究的重要著作,三部文献在释词体例、探源溯流、外来词资格审定等方面各有特点,其着力点也不甚相同,偶有不足,却瑕不掩瑜,相互参看又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外来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独具特色的成员。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汉语外来词数量激增,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所指内容涉及面广;音译词增多;字母词增多;音译词音节语素化。外来词以其丰富多彩的姿态成为新时期人们生活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外来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汉语词汇不可或缺的成员。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外来词的引进也是势如潮水,但是关于汉语外来词的界定在学术界虽说有大致相同的观点,可也的确还是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定义。本文将从汉语外来词的界定和规范化这两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汉语的词缀系统以自源词缀为主,且有较强的抗渗透能力,然而新兴的类词缀中却出现了一些由外来词单音成分发展而来的他源类词缀.文章界定了外来单音类词缀的选择标准,通过对几个典型例证的分析,探讨了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的过程,以及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是汉语从其他语言中吸收来的词语.外语中的词语在被汉语吸收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受汉语的"本土化"改造,逐渐具备作为汉语词语的一些特点,成为汉语词汇的成员.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一般都会对某个词是否属于汉语固有的词有一定的认识,我们把人们将一个外来词看作汉语固有词的程度称为外来词的"本土化认同度".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人们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外来词的看法,进而分析影响外来词本土化认同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大量地吸收了中国的汉字,对日语语言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近代,大量的日源外来词回流至中国,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日趋显著。文章从日源外来词进入我国的时间、我国吸收日源外业词的形式、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相比发生变化,以及它对中国产生影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12~1949年汉语外来词研究价值较大,研究难度比古代汉语大。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方法,考释了1912~1949年汉语中"波尔雪佛克主义""达因""卡路里""山姆大叔""苏维埃""YC团"等六个外来词。  相似文献   

13.
汉语在借贷外来词时总是倾向于对其汉化,然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与交融促使音译外来词和字母词异常流行,异化成为外来词的最新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4.
思维具有民族性,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的民族性不可避免会反映到语言中。不同民族语言的接触、交融直至借用过程,都要依据引进他语词的民族思维特性进行转换,反映到语言上就是对借入的外来词按照本民族的思维习惯、语言特点进行适当改造。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外来词要经过本民族思维的梳理,使之具有本民族语言的特点,才能在本民族词汇系统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急速增加,其借用方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广义上主要有意译、音译、音意兼译、借形等几种类型。本文从翻译策略入手分析其中的归化异化现象,旨在表明现代汉语的外来词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概况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吸收外来词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外来词借用到汉语的方式,认为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外来词;外来词的汉化,表现为语音形式、结构形式和词义的汉化;外来词的规范,表现在读音、构词方式和书写形式方面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汉字缩略语是现代汉语缩略语的主体部分。汉字的表义性决定了汉字缩略语是一种由语素构成的缩略语,比西文字母缩略语具有更高的意义直解度,但简缩方式和简缩观念导致汉字缩略语中的汉字语素意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意义的解读,尽管如此,汉字缩略语中的一部分语素仍然出现了类化和族化的倾向。本文着重探讨汉字缩略语语素的性质以及类化和族化问题,认为汉字缩略语语素的类化和族化是提高缩略语意义直解度的重要因素,应在词典中增加业已类化和族化的语素意义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开放程度的巨大差异。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于对待外来语的态度和翻译方法的变化中。在此重点分析了唐代、清末民初以及现代等三个不同时期汉语外来词特点和从意译到音译的倾向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汉语外来词的特点与社会心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长期的文化交流必然使外来词汇出现在语言中。由于俄、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系统吸收外来词的情况有所不同。俄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借入了来自古斯拉夫语、鞑靼语、法语及英语的一些词汇,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受到了英语的强烈冲击;汉语也吸收了佛教用语、日语、英语等外来词。外来词的借入,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反映了各自民族的交往心态:俄国人一心向往西方,中华民族则经历了文化优越——认同西方——学习西方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时期是汉语吸收日源外来词的一个高潮时期,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史无前例,后无来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汉语对日源外来词的吸收也从未停止过。由于各种文化、语言的原因,这一时期被吸收进汉语的日源外来词在意义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研究这些日源外来词意义方面的变异,对研究近代中日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状况,以及对研究汉语本身的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