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外国侵略,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在左宗棠的戎马生涯中,他的后半生与抵抗外来侵略紧密相关。本文将对他办洋务的御侮思想、收复新疆和伊犁交涉中的爱国主张以及中法战争中的积极抵抗思想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史学界一些有关左宗棠评价中有分歧的意见提出几点看法。一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独树一帜,他举办洋务的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两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左宗棠指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所恃”。1864年,左宗棠在杭州  相似文献   

2.
苏州大学历史系和江苏省史学会发起召开的全国首届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3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历史系举行。遵循党的“双百”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代表们对左宗棠一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在左宗棠的评价上取得了突破。同志们一致认为左宗棠功大于过,是个应予基本肯定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爱国思想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史学界对左宗棠一反过去的评价,由贬到褒,主要是因为他在收复新疆、抵御沙俄侵略的斗争中树立了功绩。的确,左宗棠当时对俄国强硬的主战态度,与李鸿章的媚外主和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人们赞赏他:“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惟有左文襄。”他的言行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笼统地讲,毫无疑问,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但是,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大体而言,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是有区别的,当然也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剥削阶级的“爱国”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向外侵略扩张;另一种是反抗外敌侵略。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4.
按质论价是一个重要的价格政策,但其理论依据却是各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按质论价实质就是按“值”论质;另一种意见认为按质论价的客观依据是使用价值,或者认为是供求关系。而这些意见分歧有些又与对按质论价的“质”有不同理解有一定关系。下面我们先从按质论价的“质”说起。  相似文献   

5.
哲学基本问题(以下简称基本问题),是哲学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由于其“基本”的性质,历来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以来,就我国哲学界的情况看,关于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分歧意见是不大的,争论的焦点在第二方面。因为请如基本问题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对子”还是“两个对子”等论争,主要是由在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上存在分歧的意见而引起的。而人们对基本问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美学理论中,关于自然美的实质问题,存在着自然美是“已经改造”和“未经改造”等不同意见的分歧。这种分歧的实质,是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个美的共同本质结论的肯定与否定。自然美的一切审美对象是否都经过人的改造,这的确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同时也是对这个美的共同本质结论的检验。要弄清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的具体内容以及自然美的审美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对此谈些初步看法。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美在审美对象中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审美形态。它既不同与经过劳动加工改造后的工  相似文献   

7.
自从韩愈提出“左氏浮夸”这个说法以后,历来研究《左传》注释韩文的人都纷纷称引解说,至今不衰.可是,对这“浮夸”二字的理解,却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以认为“浮夸”并非浮虚夸大的意见居多.或说浮夸是“繁富”①,或说浮夸系指《左传》文辞“铺张华美”②、文章“波澜壮阔,气象万千”③而言,或说因为“《左传》记事很详,所以说浮夸”④,如此等等.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虽然并不否认“浮夸”二字有浮虚夸大的意思,但却认为韩愈用来评价《左传》不对,批评他身“为旷代文雄,且不能尽识其意”⑤,“于左氏犹为未得其深”⑥.解放后有的文学史著作更是愤愤指责说:“以《左传》的文字失之浮夸”,“这都是那些死守六经为文章正统的迷古派的意见”⑦.窃以为,上述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左氏浮夸”的本意是什么?《左传》到底有没有“浮夸”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对韩愈的一个提法的理解,而且关系到对《左传》在中国文学史、史学史上的正确认识与评价,有讨论的必要.一“左氏浮夸”的说法,出自韩愈的骈体散文《进学解》中.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韩愈因得罪权势,由职方员外郎改任国子博士,他认为屈才,就以“进学”的形式写了这篇文章来发牢骚,同时也标榜自己,其中一段云.  相似文献   

8.
论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施伟青对秦末农民起义口号的问题,史学界看法分歧,争论激烈。有人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有人则对这个意见持异议,主张“伐无道,诛暴秦”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一些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家庭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结合左宗棠所处时代及其作为教育改革者的社会角色,评价了一代大家左宗棠的家庭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观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知建构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六种不同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它们都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怀疑,都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但在“外部输入-内部生成”和“个体-社会”两个维度上,它们又表现出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11.
章炳麟(1867——1936年)是我国近代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他的一生有着激进、革命的时期,也有倒退、落后的阶段,从总的方面来看是应该肯定的,但对他各个时期政治思想的评价需要具体加以分析。从中日甲午战后至1906年章炳麟担任民报总编辑可作为他的政治活动的早期阶段。对于这一阶段他的政治思想应该如何评价呢?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章炳麟从甲午战爭后至义和团运动是倾向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对从义和团运动以后至1906年这一阶段章炳麟政治思想的评价就有着分歧的看法:一种意见是认为章炳麟是农民小生产者的政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疆建省 ,学术界已做过不少研究。但有关左宗棠与刘锦棠的建省方案及其分歧 ,却鲜有人论及。笔者不揣浅陋 ,拟据有关史料予以介绍。1   早在 1 832年 ,左宗棠便有感于西北边疆之烽火与不宁 ,曾赋诗云 :“置省尚烦它日策 ,兴屯宁费度支钱”,表达了对该地区的关注。在任陕甘总督后 ,他曾多次在致友人书中提到需要在新疆“立省置郡县”。光绪三年七月 (1 877) ,左宗棠将新疆建省的意见正式奏报清廷 ,“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 ,纾朝廷西顾之忧 ,则设行省、改郡县”。光绪六年四月 (1 880 ) ,左宗棠在覆陈新疆善后事宜时 ,详细阐述了新疆建…  相似文献   

13.
副词"真"的主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真”是一个多功能词,兼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但是,对副词“真”的性质有认识不清的地方,存在着分歧。通过对副词“宾”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考察,我们认为副词“真”从说话者的视角,表示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真实性”方面的主观评价,是评注副词,用来加强肯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大家对“个”字研究趋于完善和领域的逐渐细致化,他们在“个”的范围、结构以及“个”字的性质、特点、意义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基于这一点,本文对于“个”字的研究综述,分为“个” 名词、“个” 专名、动 个 形/动(非名词性宾语)、把 个 ……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展现各大家在这些方面对于“个”字研究的一致性与分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个”字的趋势和动态。  相似文献   

15.
刘勰所用之“般若”虽来自印度佛教逻辑,但从《文心雕龙》篇章中内容上看,却与佛教没多大关系。刘勰是从其哲学本体上肯定般若学在对待“有”、“无”关系上的基本态度的。刘勰的哲学受魏晋玄学尤其是王弼的观点的影响,认为“无”是哲学之本体,但亦不完全否认“有”的存在与价值。王弼主张以有训无、举本统末,与王衍、何晏为首的贵无派完全否认“有”的存在与价值和以裴■、郭象为首的崇有派完全否认“无”的本体意义的观点都不同。而般若学所谓六家七宗等各派,虽观点有分歧,但在对本末有无问题上却基本一致,他们都不像何晏与裴■那样偏执一端,完全否认“有”或完全否认“无”,而是如王弼那样,既肯定“无”为根本,也不否认“有”的存在与价值,这正是《文心雕龙·原道》中所表现出来的刘勰的总的哲学观点,所以他才肯定“般若之绝境”,而不是团于宗教门户之见。  相似文献   

16.
关于长恨歌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长恨歌的评价问题,过去曾一度展开热烈争论。在总的方面,虽然一致肯定了这篇作品,但对它的理解,以及肯定这篇作品所取的角度,则是见仁见智,分歧很大。通过这次讨论,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进行了反复探索和细致分析,这对于长恨歌的丰富内涵的发掘,对于提高研究古典文学的科学水平,无疑都是有益的。不过,中心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似乎还有继续争论必要。这里,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此,对苏轼的评价有两种极端不同的意见。过去,曾经有人认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作家之一,甚至把他和杜甫并列起来,说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本可超越的;最近,有人在反对这种意见时,却又走向另一极端,对他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的创作的基本倾向是反动的。这种分歧的产生,主要是来自对苏轼政治态度与政治生活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今天是可以肯定的”。在历史学上肯定一个历史人物的“杰出”,和在艺术上表现出这种“杰出”,两者有着联系,又存在着很大区别。“翻案何妨傅粉多”。科学上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评者随意的美化或者丑化都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是不宜“傅粉”的。但在艺术上是允许“傅粉”的。高尔基说:“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争斗,漠不关心的  相似文献   

19.
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时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关于对李密的评价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多数人对李密持肯定态度,认为李密参加杨玄感起兵标志着他“脱离了隋朝统治阶级”;参加瓦岗军表明他“突破了原来的阶级界限,已成为农民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是一位“卓越的农民起义领袖”。有人虽然也承认李密有“缺点”和“错误”,但又认为他作为农民起义领袖还是当之无愧的。也有少数人根据李密曾投降越王侗,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文革”的评价实际上包括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 :一是对“文革”的尖锐批评 ,一是总体上对“文革”的维护和肯定。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都各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 ,它们反映出毛泽东晚年陷入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