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轻叩家门     
正那天有事下楼,门一打开,就发现楼道里站着一个男人,正对着邻居家防盗门上的猫眼朝里窥望。看他鬼鬼祟祟的样子,我以为是遇上了小偷,心咚咚跳了起来。对门是新搬来的住户,平常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如果真的遇上小偷,我有保护他们的义务。但当那个男人转过头看了看我时,我认出他是对门老人的儿子,于是打了个招呼就匆匆下楼了。  相似文献   

2.
推开家门     
詹华 《百姓生活》2011,(3):25-25
每天,从外面回家,走进家门,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年幼的孩子,总是跑着推开家门的.一进门,他就大声呼喊着:“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声音里充满了骄傲和期待。爸爸妈妈一听到孩子的呼喊,就会张开温暖的怀抱,迎孩子进屋。  相似文献   

3.
4.
《社区》2010,(2)
本刊上次讨论过年方式的话题,已经是12个月以前的事了。在那一期中,我们提倡回家看看,强调孝敬和亲情,这是很重要的文化理念,但这些只是中国现在应该提倡的年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关于过节的方式,还有很多话题可谈。  相似文献   

5.
叩启心门     
繁芜的世界,微雨的街头,消逝的人群,无助的心灵,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望着流星划过天空,回味着苍穹,回味着流星轨迹残留的温度,无奈中叹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相似文献   

6.
董绍军 《社区》2011,(12):47-48
有人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代人也愈来愈重视绿化,利用植物来装饰家居。然而,居室里不同的区域摆放什么样的植物是有讲究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适合摆放在室内,  相似文献   

7.
耀忠 《社区》2011,(18):47-48
有人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代人也愈来愈重视绿化,利用植物来装饰家居。然而,居室里不同的区域摆放什么样的植物是有讲究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适合摆放在室内,细读下文,能帮你放心布置一个美丽、舒适又安全的“绿色家居”。  相似文献   

8.
孟涛 《社区》2002,(1):53-53
一天,保姆晓红在主人家忙碌,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晓红看对方背包里是钳子、电线等工具,就相信他们是修电视或电话的,打开了门。进门之后,两人又向她要水喝.趁她倒水的功夫一下子将晓红按倒在地。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将执迷不悟者斥之为冥顽不化无药可救。而我的想法是正因为人生万物有诸多令人迷惑不解之谜,才催发人向未知世界与无限未来的不断的探索。不管永远有多远,我们都可以确信,是无数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将执迷不悟者斥之为冥顽不化无药可救.而我的想法是正因为人生万物有诸多令人迷惑不解之谜,才催发人向未知世界与无限未来的不断的探索.不管永远有多远,我们都可以确信,是无数的无以参悟的“迷“引领人类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将执迷不悟者斥之为冥顽不化无药可救.而我的想法是正因为人生万物有诸多令人迷惑不解之谜,才催发人向未知世界与无限未来的不断的探索.不管永远有多远,我们都可以确信,是无数的无以参悟的“迷“引领人类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2.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生换着鞋一迭声地问。一种特别宜人的温馨涌上我的心头,弥漫全身。  相似文献   

13.
张鹰 《山西老年》2010,(8):23-23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  相似文献   

14.
《山西老年》2014,(7):10-11
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每个人都值得拥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衣食已不成问题,他们已从追求生活质量转向追求生命质量,对科学养老更趋认同。生命质量的目标在古代是长寿,在现代则是健康、快乐,注重情感联络与心理依托已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需求。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缩小了,但老年人不应自我封闭,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联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增添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5.
孟谦 《社区》2006,(14)
“随手关灯,一水多用”是人们传统的节约观念,大多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许多人认为节约也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节能专家告诉我们这样还远远不够,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许多科研人员进行了许多节能方面的研究。在6月份北京农展馆举办的节能环保展上,人们看到了这些颇  相似文献   

16.
河南农家女儿晋菊清,一直到结婚那天才知道自己走进了共和国总理的家门。结婚时,总理和邓大姐给他们寄来了贺礼;总理逝世后,她家分到了几件总理生前的珍贵遗物。往事如烟,伟人的高风亮节长留心间。作为伟人的亲属,这位总理的亲侄媳如今生活得怎么样了呢?结婚后,我才知道丈夫是共和国总理的亲侄子听说晋菊清在老伴去世后,跟孩子生活,居无定所。记者在不大不小的焦作城来来回回奔波了几趟后,终于在市体育馆对面的一幢破旧的建筑中找到了和二儿子一块生活的晋菊清。说明来意,晋菊清现出一副不愿被打扰的表情,喃喃地说:“这有啥好…  相似文献   

17.
李斌 《社区》2015,(15):32-33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化岳化社区管理中心胜利沟社区是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之一,常住人口6500多人。由于地处企业居民小区中心,面积分布较广,基础设施老化,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人员结构复杂,老龄化加快,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据2014年调查数据统计,社区内50~59岁年龄阶段人员为1420人,60~69岁为950人,70岁以上中、高龄老年人为510人。  相似文献   

18.
九月 《北京纪事》2010,(8):74-76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舍的四合院情结,人们慨叹楼盖得越来越高,心和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关上门过日子,守着自己的孤独,在同一个楼里住几年,却不知对门住的是谁。四合院之所以令人难忘,是那种近距离的生活中形成自然互助的帮扶,是老邻之间浓浓的情谊,  相似文献   

19.
李美丽 《中华魂》2014,(22):20-22
大半生东跑西颠,看了不少山山水水,到后来觉得目睹的山水景物有些重复、有些似曾相识,看得有些腻了的时候,突然闯进这一方雪域秘境,竟然被这里的山水感动,在它们面前哭了!  相似文献   

20.
张玉格 《社区》2014,(24):32-32
人人都会变老,家家都有老人,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是每个老龄工作者的职‘氖《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5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一周年。在这一年内,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崇安寺街道百岁坊巷社区以发一本《老年法》、办一次《老年法》知识讲座、写一版《老年法》黑板报、贴一条《老年法》宣传标语的形式,推进维护老年人权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