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吧     
赵鑫珊 《社区》2008,(2):15-15
不读书的人,天和地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2.
李杰 《老友》2009,(5):42-42
老伴爱好广泛,读书、写稿、琴棋书画无一不爱,我常调侃他是个"杂家"。他倒能借题发挥,说能称得上"家"的人,身边该有个好"秘书"。  相似文献   

3.
俺喜欢的人有很多,老爸、老妈、大舅、小舅,"眼镜飞人"、"乒乓球王""、小乔丹"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俺的老爸。在学习上俺老爸是我的老师,运动中他是我的对手,读书上他是我的引导者……综合指数他就是俺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相似文献   

4.
见微知著     
家父沉默寡言,难得提起他的童年,但是有一天他告诉我,他8岁时,他的祖父在榆树下的土路上转身对他说:"皮埃尔,你上学读书,这是件好事。你既然读书识字,现在告诉我这匹马的蹄印里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戴瑞吉 《老友》2021,(4):1-1
退休以来,我读了不少书,自觉受益匪浅,也深深感到老年正是读书时。古今中外老来读书者甚多,孔子、孟子古稀之年也没有放松读书,而且还在著书立说。周恩来同志生前多次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对于读书的问题,在我们老年人队伍中,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格言,一直伴随我的读书历程。此外,"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的言论,更让我感触颇深,虽时过几年,仍记忆犹新,备感惬意和舒心。那是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百忙之中的温家宝总理与读者交流心得,讲了这样的一段话:"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很愿意提倡全民读书,希望看到人们乘坐地铁的时候手里能够拿着一  相似文献   

7.
职场三步曲     
读书不就是为了工作吗?能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我真的很开心。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平坦顺畅,总会在峰谷问徘徊,有如一曲跌宕起伏的三重奏。"说我是人才,那是母校老师抬举我了,比我优秀的校友有很多。"林捷如是说。前奏曲林捷是上海市园林中专2000届园林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他至今清晰地记得,2004年2月中旬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那是一家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8.
王敏 《百姓生活》2008,(2):21-21
我那和睦的三口之家,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好几次有人向我请教其中的奥秘,我都视为好友间的调侃之言,总是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与妻子闹得不可开交,向我大倒苦水时,我才正儿八经地向他谈了我的"治家"体验,并慎重地向他支了一招:读书,能让家庭变得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电影《功夫》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放在他的身上非常合适:"如果他能好好读书的话,我看他将来不是做医生就是做律师。"但现在,他却是个混迹于黑道,整天替人追债、复仇的小马仔"除了杀人,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帮你解决。"当啤酒只剩下杯底那一点点白色泡沫的时候,小白脸(绰号)面带微笑地说。这是一个面目俊朗、皮肤白皙的年轻人,眼睛清澈而有神,说话温和但绝不拖泥带水。如果不是夏天,不是他袒露着的上身那一道显眼的长长刀疤,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电影《功夫》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放在他的身上非常合适:"如果他能好好读书的话,我看他将来不是做医生就是做律师。"  相似文献   

10.
偷偷读书     
于艾香 《社区》2012,(23):5-5
每个人的读书都与自己的独特经历有关。我读书就有令我自己都不解的特殊情结。我喜欢偷着读书。越是偷着读,我的兴趣越高。何谓偷着读?简言之,背着人读。不让人知道,悄悄地读,装作是没有读书地偷着读。这个偷字.真是涵盖了我读书的全部心态。为什么要偷着读呢?追溯起来.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  相似文献   

12.
欣然叫声爸     
《可乐》2007,(10)
那个男人向我舒展开一脸皱纹。我觉得他笑得特别假,可我必须叫他爸爸,不然妈妈又会暴跳如雷。这个男人剃着平头,身材矮胖,穿白背心和短裤就敢上街,怎么配当我爸爸?我随妈妈搬进这个男人的家,由他找了一所我不喜欢的学校。他牵着我的手,对校长点头哈腰地说:"这是我女儿。"我的户口不在本城区,来这里读书,是走了后门的。我并不感激  相似文献   

13.
正壮游的勇气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要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4.
正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随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会说一声谢谢。读书那会儿,同学说谁谁谁生日请吃饭,问我去不去。我摇摇头,说:"我和他不熟,去白蹭人家饭不太合适吧?"我同学"大义凛然"地说,有便宜不占太傻,非拉上我去。俗语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还是在路过精品店的时候买了一份小礼物。到地方的时  相似文献   

15.
陈益 《社区》2014,(35):11-11
那天,在一个饭局上,谈起读书,一位企业家朋友说:“我读书很少,如今我是像打麻将一样读书。”他的话,让我十分讶异。他也许不知道,很多年前,鲁迅先生也说过“读书如赌博”这样的话。在《读书杂谈》一文中,鲁迅曾以打麻将的趣味来比喻读书。他说:“嗜好读书,犹如爱打牌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打,有时被捕房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目的并不在赢,而在有趣。”  相似文献   

16.
历数中国的伟大母亲,孟母、岳母、海母,无一不是怪人。她们拥有一套怪异强悍的教育方法。孟子四岁丧父,母亲仉氏含辛茹苦把孟子养大。对于失去父亲的孟子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天和地,是他的唯一依靠。反之,孟子也是母亲的精神支柱。除了"孟母三迁","孟母戒子"的故事也已成为教育  相似文献   

17.
喵喵 《可乐》2007,(12)
不打不相识廖冬是田七的朋友。很多人爱提他,有一回我实在受不了,拉住田七问:"廖冬到底是谁?"他环顾四周,惋惜地说:"你问晚了,刚才还坐那儿呢,现在去食堂了。"我赶紧奔出教室,扒着栏杆往下看,确实有个人正摇摇摆摆地出教学楼。我去问田七:"他帅吗?"他很认真地点头:"帅。"于是,我花痴般崇拜了他一中午。  相似文献   

18.
读书益寿     
赵业 《老友》2013,(6):15
春节回家乡,看到曲大爷身体还是那么硬朗,我主动招呼他:"曲大爷,最近又在看什么书?"他字正腔圆道:"读莫言的小说……人老了,一天只能看上三五页。"并非大作家获奖,才刺激他阅读欲望的,左邻右舍都知道,曲大爷一辈子都非常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9.
于丹 《社区》2009,(17):6-6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最后正好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读书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从记事起我就与书有缘。母亲曾经说我,小时候就痴迷读书。躺着读书、坐着读书、站着读书,一书在手,万物皆可无。岁月久远,我不知道母亲所言可属实,但我现在是爱读书的,家中也唯有书多。《小窗幽记》中道:"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第一眼看到这段话就心生欢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