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结合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滨海新区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战略的主要思路:一是明确高质量的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思想保证,二是整合地方农业教育资源,构建多重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三是实施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赋予了高等农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应积极作为,明确农业高校的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科研协作,建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培养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撑,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辽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提出21世纪初辽宁高等农业教育战略发展,并阐述了实现战略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辽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提出21世纪初辽宁高等农业教育战略发展 ,并阐述了实现战略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等农林教育服务"三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高等农林院校近年来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对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作用:培养、输送农业人才和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提供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等。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统筹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提升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效益;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服务农村、农业的实用人才;以服务新农村为宗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辐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是海峡西岸经济开发区的主体部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适合于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构建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路径的现实意义和需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现状的、统筹兼顾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举办高等农林教育的高等学校牢记社会服务的办学任务,近年来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旗帜,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探索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种模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对国内多所举办高等农林教育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总结,期望对高等农林院校在为"三农"服务方面融合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政策研究等综合方面开展工作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以农为特色的办学理念不能动摇的理由。高等农业院校要发展,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和课程体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为农村的生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做好三大保障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亲历感受引发的思考,分析了农村和农民的教育现状以及收入与支出状况,阐述了高等教育支援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探讨一条既能提高农村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科技能力,又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生态型高等教育范式旨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种教育改革的框架,一个用来类比的、可以不断被改造、不断被完善的建构中的模式.它兼具三大特征,即教育主体间的共荣共生、教育与其生境的动态平衡、教育与经济的协同演进.这一范式的运行,将通过一系列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健全实现,以农村"生态型高等教育实验园区"为起点,借鉴历史,面向未来,从实验走向推广,逐步成为遍布全国的农村高等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配套制度不完善、专业设置欠佳、缺乏系统有效的培养方案、理论基础较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要从发展战略上作出调整,从以质取胜,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入手,以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与集成发展态势为核心,逐步形成学科比较优势与群体优势。  相似文献   

14.
面向“三农”凸显高等农业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中国特色高等农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三农”的需求,根据农科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成才轨迹,体现农科教育价值,彰显农科专业价值,实现农科人才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存量与质量将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层次及效果。在民族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加快高职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如何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农业产业化的背景、内涵和实现形式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案例,对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的视角,追寻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认为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文化逻辑、社会逻辑、教育逻辑和公平逻辑使然,是普及高等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城镇化建设的使命所在。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推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方略,即: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创建农村高等教育体系;高校办在农村,创新农村高等教育模式;社会积极参与办学,创造条件促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倡导学习型社会,促进民众逐步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