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康凯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5-9
叶公超是活跃于 20世纪三十年代的重要批评家.他根据 T@ S@艾略特的传统观,论证了格律形式对新诗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特性从节奏、和谐、对偶与均衡等方面提出新诗形式建设的基础.他的新诗批评对于澄清当时新诗观念上的混乱,促进新诗的形式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隋欣卉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4):41-46
叶公超对传统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如此,他才逆时代潮流地对20年中牢不可破的诗界"镣铐"说提出了批判,大张旗鼓地高唱任何诗歌都必须要有格律,不识时务地提倡新诗人要大读文言诗文,主张新诗可以化用旧诗的材料,对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倍加欣赏;这引发了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一系列紧张的问题。叶公超把艾略特所说的"传统"与"文以载道"中的"道"混同起来,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艾略特所说的"传统"彰显的内容恰恰是"道"所要防范乃至打压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史上尤其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就是抗战之前这~期间,“文人从政”蔚然成风。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其中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蕴,很能体现当时众多知识分子的具体历史处境、价值观念、对政府的态度以及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代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
新批评是现代英语学界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流派,持续时间也最长.但是新批评对中国文论界的影响始终不大.英美新批评与作为中国现代主流文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艺术理论上也有着鲜明的异质性.中国古代文论带有强烈的印象式批评特点,而新批评则带有强烈的形式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尽管新批评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通之处,但是两者之间这些强烈和根本的异质性,决定了新批评在中国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境遇. 相似文献
5.
曹万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
1930年代,曹葆华引入新批评理论,强调诗学概念之精确界说,强调逻辑、科学、语言学、心理学与辩证法的研究,强调瑞恰慈的"细读";叶公超提倡"扩大错综的知觉"、"古今错综的意识",提倡艾略特的传统论和宋诗的"夺胎换骨"论,主张知性的诗学方法与新批评方法统一,主张"细读",强调分析读者的反映,强调批评也是对这种经验的再现和检验,并运用新批评方法进行诗学批评.他们对新批评的引入做出了贡献,但尚不全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对英美新批评单质化与标签化的概括,有悖于它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新批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得到说明:一是要区分英国新批评与美国新批评。二是新批评不是铁板一块,其不同成员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各有差异。三是新批评实践家的文本细读法并无统一步骤和程序。在借鉴英美文论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内文论教材的编写模式,可以更为丰富多样、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魏双霞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
本文着重通过对"新批评"文学评论理论的解读,探讨其理论中的文本中心、细读法以及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对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一些启示,以推动新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兰色姆的本体论是“新批评”理论的核心。目前学者们对其本体论有不同的理解。从其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可以发现,与传统本体论不同,兰色姆的本体论对世界本体的探寻不是指向普遍的、实体性的概念化的绝对存在,或抽象的形而上的真理,而是将艺术的存在规定为世界的本体。他的本体论关注的是以异质性、生成性、偶然性为特征的本体存在。兰色姆反对预设实体存在,认为由此在感知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兰色姆所提出的本体论是属现代本体论范畴,是对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9.
贾仁欠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3-134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一支重要的理论流派。“张力”论一直被作为新批评派关于作品内在构成的最高总结。本文通过对艾伦·退特(AllenTate)提出的“张力”说的梳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新批评。 相似文献
10.
袁帅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3):78-80
英美新批评从属于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本体论是其理论基点,文本细读是其主要方法。新批评派对惠特曼一首诗歌的解读是其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新批评派诗歌批评的特点。新批评派对这一诗歌解读的个案给了我们关于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德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92-96
在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新批评对叶嘉莹的影响和启发最为明显,促使她在研究中始终关注文学作品,始终注重文本分析.新批评也促发了她对中西文论的对比和反思,并发现了二者各自的短长,从而调和中西、取长补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念和研究风格.叶嘉莹的成功经验对于当下国内的古代文学研究来说,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燕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79-82
依据解构主义为参照对象,考察新批评派对于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研究领域所产生的诸 种影响。选取雅克 ·德里达、保罗 ·德曼与哈罗德 ·布鲁姆作为切入点,通过系统与深入的 多维考察,对于新批评派与解构主义的文学批评观念与实践之间所存在的沟通与互动、承继 与超越等诸种关联性予以交互阐释。 相似文献
13.
文学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的新思路--以"新批评"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培红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64-66
文章以文学批评理论作为依据,对英语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英美文学"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新批评"理论所强调的以文本为基础的主张,将这种主张用于文学教学中,将有助于避免贴标签似的印象式批评,使学生通过细读原著,培养起踏实的学风,还能真正体会到文学的魅力;"读者反应批评"则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构建中的不可或缺.在文学教学中,只有使作品与学生的人生经历与人生目标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得到一定的人生启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这门传统课程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刘万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69-72
新批评的科学化努力体现在它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批评对象、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在内的批评体系。该流派是站在形式主义立场去追求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实证性、精密性乃至模式性的,但其片面性使它并不具有真正的科学性。此外,本文根据该流派的文学本质论就文学与科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批评派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诸种悖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燕春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8-72
新批评派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在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等层面都贡献颇丰。然而,由于该派具有时段较长、学者较多等特质,因此,其文学观念、理论原则、批评范式以及创作实践之间的确暴露出诸种矛盾之处。鉴于此,本文力求基于哲学、历史、社会以及创作等层面,揭示该派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所存在的诸种悖论。 相似文献
16.
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本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9-92
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作品意义的对立调和思想,被具体化为"张力"、"反讽"、"悖论"等理论形态和批评实践。这种对立调和思想可以依次上溯到瑞恰慈、柯勒律治、谢林和康德等人,是由他们的有关思想变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赵毅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1):139-147
新批评是20世纪形式文论大潮中一个重要派别,其理论遗产至今影响深远。某些新批评派领袖人物长期居住在中国,与中国知识界关系密切。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论形成时,特别重视新批评;20世纪80年代“方法论热”中,新批评的地位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批评的研究在中国向纵深发展,渐渐融入中国文论的基矗在当今学界推进批评理论的努力中,重估新批评在中国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胡适白话文学理论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2):45-51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但胡适本人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他所提倡的白话与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文化思想革命之间的深刻关系。胡适的语言本质观基本上是工具论,因为这种工具论,他并没有把当时他所提倡的白话和传统的白话从本质上区别开来。语言即思想,语言革命即思想革命。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的白话即后来的“国语”是一种新的语言系统,一种口语、欧化词汇和部分古汉语词汇的混合物,一种具有强烈西方思想和思维特征的话语方式。胡适关于文言白话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9.
张晓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6):141-143
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了深刻的阐发。在叶氏看来,有境界的作品是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叶先生以“兴发感动”来标举境界说的独特内涵,但是她又认为境界、神韵、兴趣没有什么区别,这使她的立论有两相龃龉之嫌。其实,对“真”的诉求贯穿着王国维的哲学观、美学观和文学观,并自然而然的影响和决定着他的词学观。只有从真的文学、美学和哲学三个维度考诸王氏的境界说,才能有效地解释王氏何以认为境界乃“探其本”。叶先生对境界说的理解只是领会了境界作为“感受之真”的第一层含义,对境界之真的美学之维和哲学之维,叶先生未能作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