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 1 64 4年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清朝中央政府 ,乾隆二十四年( 1 75 9) ,清朝在征服准噶尔之后 ,进而清除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封建割据势力 ,统一了新疆。清朝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表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完成。清政府为维护政治局面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对民族、宗教问题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政策 ,允许新疆各民族穆斯林保持其伊斯兰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正常的宗教生活。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本文即叙述维吾尔族中的伊斯兰教情况。一、宗教信仰与宗…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学界以基督教为例重新审视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取得重大成果,但伊斯兰教与科学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精神层面上分析了伊斯兰文明的兴起,认为促进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科学发展的灵魂趋动力是伊斯兰教,并在伦理向度上展现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科学应用的重大影响,以期认识伊斯兰教并为厘清宗教与科学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提供新素材。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史上曾经出现过各式各样的世袭制。诸如哈卫发世袭制,国王、酋长世袭制;各种苏非教团、道堂的谢赫世袭制。在我国,则有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救的依禅(教主)世袭制;西北回、东乡等民族伊斯兰教中的门宦教主、道堂谢赫世袭制;以及截至本世纪初为止回族清真寺中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三道教职(以下简称“三道”)世袭制等。这充分说明世袭制在伊斯兰教里流传得多么广泛。那末,世袭制究竟是不是伊斯兰教固有的制度呢? 一、世袭制不是伊斯兰教固有的制度伊斯兰教正统派——现在约占全世界穆斯林85%的逊尼派认为世袭制不是伊斯兰教的固有制度,也不符合伊斯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在唐代海外交通已很发达,文化昌盛,商业繁荣,宋元时期以"刺桐城"饮誉世界.摩洛哥著名的旅行家伊本·巴图泰(公元1304-1377年)曾称赞泉州是当时的"世界最大港口".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与妇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与妇女,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想就伊斯兰教有关妇女的规定、穆斯林妇女解放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我国回族人民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日益走向繁荣,宗教生活也进一步活跃起来。呼和浩特地区原有的几座清真寺相继开放,聚礼、讲学、研究伊斯兰教经典的活动十分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搞好民族宗教与民族团结工作,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深入研究伊斯兰教的教派之争及其实质,探讨伊斯兰教在呼和浩特地区传播的特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追寻伊斯兰教派产生的历史渊源,揭露教派之争的实质,并略对呼和浩特地区伊斯兰教传播的特点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此文从三个方面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及其它的影响作了深刻的阐述。 一、伊斯兰教的传播 文章中说,史籍证明,伊斯兰教传入到哈萨克人中,主要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云南的伊斯兰教,虽有唐代传入之说,但正式见于文献记载却始于13世纪中叶,是随着中亚穆斯林的入滇首发其端。迄于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渐趋日盛,对于回回民族的形成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时值今日,有关云南回族史的研究已是成绩斐然,论著颇多,但就云南伊斯兰教问题的探讨,却显支离破碎,进展迟缓,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等。因此在以下问题上阐明认识,对于开展云南伊斯兰教史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人中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哈萨克游牧社会中的伊斯兰教具有其特点,伊斯兰教对哈萨克的社会文化影响巨大,改用了阿拉伯文字,文字作品打上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字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 所谓文化圈,是指由一定的生物性成份、地区环境成份、民族文化成份、历史沿革成份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空间,是特定历史、地区、文化当中许多个人对文化实践的总和。 青海是一所文化的富矿区,在这里,先后汇聚并形成了好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先是古羌文化,后来出现了藏族草原游牧文化,汉代以后中原汉族文化涌入,魏晋以后塞北东胡文化移入,尔后,佛教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播,阿拉伯、波斯商人通过丝绸  相似文献   

11.
一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阿拉伯半岛西北沿红海海岸的汉志地区。在这一地区的麦加、麦地那等城市,几乎人人都参与商业活动。由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是以商业经济为主导的,这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伊斯兰教经济伦理思想中对于商业道德的重视。商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一种,它是调整人们在商业活动中相互间利益关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伊斯兰教商业道德思想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仅在《古兰经》和《圣  相似文献   

12.
《古兰经》和“圣训”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不仅确定了基本教义和教法,而且规范了穆斯林的伦理道德,是穆斯林处理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准绳.其蕴含了丰富的慈善思想与观念,扬善惩恶观、疏捐散财观和扶弱济贫观是其精粹的要旨.因后世清算而散财避祸,进而扶助贫弱,三者互为依倚,紧密相扣,由此构成了伊斯兰教一个完整的慈善思想体系.另外,“六信”、“五功”也包含着慈善之意蕴,并对施舍的行为有多方面的阐述,这成为顺从真主、敬畏真主的穆斯林开展慈善活动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发展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时 ,周边地区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相对地说 ,较之半岛的阿拉伯民族要先进的多、发展的多。阿拉伯穆斯林军先后征服这些地区后 ,阿拉伯民族能够赋予征服地民族的 ,除了伊斯兰的信仰 (包括《古兰经》)和阿拉伯的语言外 ,并不能给征服地的土著居民带来什么新东西 ;反之 ,他们却接受了后者相对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成为后者的“学生”。他们在军事上、政治上、宗教上是胜利者 ,而在杜会生活的其它方面则是被征服者。接受了伊斯兰信抑的各民族 ,在军事上、政治上 :受到阿拉伯人的统治 …  相似文献   

14.
追求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之一。“伊斯兰”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其主并谋求和平的人。和平意识体现在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真主的99个美名之一就有“和平”;天堂名之一就有“和平”;穆斯林彼此见面互道“色俩目”,敬祝和平;天房周围的诸多门中有一道叫做“和平门”,可见“和平”在伊斯兰教中的分量。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从来就不主张胁迫非穆斯林改信伊斯兰教,而是和睦相处。伊斯兰教是讲求“中道”,不走极端、不偏激的宗教。  相似文献   

15.
著文概述了中国伊斯兰教的七个基本特征:①中同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后的四十年(610~651)期间就传入了中国,主要是落居中国的外国穆斯林构成的。②封闭性的宗教。在传教方面,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天主教相比是保守的,它不向非穆斯林主动宣传教义和吸收教徒。③教派门宦比较复杂。大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上云南伊斯兰教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和主要的学术著作作了简述及简评,对研究云南伊斯兰教文化及其学术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总人口约1700万。其中通用汉语汉文的,有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东乡、撒拉、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是,如果视“族”、“教”为一体,显然不确。所以,关于中国穆斯林的绝对人数,是一个很难说得十分精确的问题。中国穆斯林大都集居于西北地区,即甘肃、新疆、宁夏、青海、陕西等五省(区)。在云南也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集居。至于散居的穆斯林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为多。  相似文献   

18.
明清是伊斯兰教在北京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从明清时期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的社会环境、清真寺的性质和分布格局、穆斯林的构成、伊斯兰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扬州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7日至19日召开.会议由扬州市社联、市伊斯兰教协会、市政府宗教处、扬子江学术旅游中心四家共同发起,市社联主办.省内?0多名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参加会议,提交论文23篇.学者们从历史、宗教、饮食文化、教育、交通、人体科学等多方面论述了伊斯兰教和扬州历史发展的关系,这次会议学科综合性很强.与会人士一致认为,研讨伊斯兰教文化在扬州历史上的影响及其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扬州与伊斯兰教国家间的友谊,加强双方的文化、经济交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长安伊斯兰教传播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长安伊斯兰教传播质疑葛承雍西北大学教授历史学最讲究"客观"、"真实",但历史学家的主观愿望,总是不断地被糅合进研究著作之中。长期以来,许多专著在论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时,都认为伊斯兰教早在隋代大业末年就入华传教,并于唐初武德、贞观年间在长安建立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