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儒学教育是指根据中央王朝政府政策法令办理的、以统治王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教条为内容的各级教育。明代土司地区儒学教育在官学、书院、社学等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其缘由有三:一是中央王朝极力推行,二是地方官吏积极配合,三是各地土司主动创办。明代土司地区儒学教育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稳定、教育发展、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打破了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阻断了儿童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从整体上呈现"离乡之趋"。究其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建设城市化、资源配置绩效化、农村社会发展功利化等。因此,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应该深刻认识农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要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及留住乡土人才等方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村改居"过程涉及社区、居民的多层面转变。"村改居"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目标一致、内容协同、载体互补等方面。在"村改居"社区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乡贤是在乡村社会治理和建设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乡村建设中,教育是乡贤们着力建设的内容之一。资阳市雁江区,代有才人。在近代历史上,不乏兴教办学的乡贤。本文以现当代地方志中"人物志"所载的陈光倵、李光基、江书祥、杨太常、杨方毓等典型乡贤为例,分析论证他们对近代雁江地方教育做出的多种贡献,并简单论述乡贤文化与地方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文化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中心-边缘"政府治理结构往往将乡村社区视为文化建设的客体,而忽略其自主参与性和能动性。虽然以国家为主导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对改善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颇有成效,但不能有效解决乡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不足、不均衡及不可持续性等问题。通过对闽东一个典型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个案的"兴盛—没落—重建"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社区能力建设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能起主导性和关键性作用。因此,应从社区能力建设视角构建新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即以乡村社区为主体,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和社区资源链接能力的提升,从而建设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体系。由此形成的社区能力建设路径或许可以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转型和文化振兴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不仅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儒学也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汉族地区的儒学教育不同的是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儒学教育中,有所谓"蕃学"和"汉学"之分,实行蕃、汉双语文教学,重视本民族语文和汉语文两种语文的学习。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文教学不仅源远流长,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兼通双语文的人才,而且始终受到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型"大国,传统文化大多产生于乡村社会。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古代时期,"生存型"社会决定了生活化的乡村教育、官学无力导致私学的兴起、乡里的士绅对乡村教育做出积极贡献,追求功名激起了乡村社会的自学浪潮;近代时期,城市化发展决定了城乡学堂不均衡布局、新式教育的实施造就了一大批乡村教育家;现代时期,人民公社制推动了生产劳动式的乡村教育、文化大革命导致乡村教育的断层、乡村文化的滞后要求全面实施乡村素质教育、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化是乡村社区营造的基础,台湾鹿谷乡溪头妖怪村的成功营造来自于对妖怪传说文化这一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转化与运营。应用扎根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其发展机理,指出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是贯穿社区营造的主线,创意激活并重组了传说文化资源,提升了其价值,并提炼出"传说文化资源挖掘——文化符号化——文化产业化——文化商圈化——社区化"的乡村社区营造模式。基于文化创意的乡村社区营造模式可为大陆乡村社区的营造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金建国伊始,即确定儒学为国家意识形态,儒学是统治者"致治"的指导思想,金代的女真教育与科举皆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女真人伦理观念表现出明显的儒学化倾向。但女真人对儒学的学术研究还停留于较浅的层面,他们对儒家思想本身的思考,主要集中于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道德层面,对于形上层面和本体层面、心性层面的内容甚少涉及。  相似文献   

10.
社区营造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说《天行者》主要演绎乡村教育故事,通过描述知识与权力的争斗、乡村爱情悲剧,一幅破碎的乡村现代性图景得到呈现。小说对"民间英雄"——民办教师的酸甜苦辣予以表达,也写出了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但是,随着时代变化,他们不得不面对溃败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儒学教育从内容方面讲,强调伦理教育,强调致用思想;从教授方法上看,针对不同年龄采取的多样的传授方式,避免了一般伦理说教单调死板的弊病;从参与者的角度说,一些信奉儒家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亲自参与办学和教学,令儒学思想的传播更为精准,也更具吸引力。宋代儒学教育的这些优点,都是当今国学教育可以借鉴的内容。同时,由于受专制政体的影响,宋时的儒学教育也有很多的局限性,为当今国学教育提供了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必须以本土文化为土壤才可以真正得到现实的落实.传统中国社会号称是以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的社会,尽管中国社会不完全等同于儒学社会,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远离了儒学知识系统下的价值理念与理想目标,远离了儒学的人文心灵与价值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学与社会是完全脱节的,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儒学的文化理念对现世生活仍有相当的关联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儒学的治疗学意义还是有或多或少的依赖,尤其是在精神的心灵安顿上,常能获得儒学的文化滋润.正因为此,在当下推行生命教育,从儒学的治疗学意义寻求文化根基,是建构本土化生命教育和提升当下中国人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清末学制改革后,乡村社会形成了别具特色、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乡间私塾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位居乡间文化的霸主地位.乡间私塾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而且在社会功能上仍然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并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5.
"社区教育的内容不只是现在正在开展的教育培训和文化休闲等活动。对成年人而言,一生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有些难题,职场是解决不了的,家庭也是解决不了的,但是,真正的社区教育是可以解决的。""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正确处理了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与加强社会建设三者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重新审视新时期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建构支撑我国社区教育的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90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现存的思想问题主要包括:思想的自我性与经济生活的依赖性;心态开放却心理脆弱;"网络化"交际及"冷漠化"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过分溺爱以及自身的虚荣和任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形势,从教育主体、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这三个主要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乡村社会关系的转变,创造了新乡贤培育的时代舞台。民族旅游场域培育出了多元化的乡贤结构,其中新乡贤可分为本土乡民类的"守土"乡贤、"返土"乡贤,以及旅游移民类的"外来"乡贤和"外籍"乡贤。尽管旅游新乡贤群体内部异质性较高,但持有不同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个体都实现了向综合精英型乡贤的多级跳跃及角色转换。新乡贤在民族旅游社区中扮演着文化传承者、创业示范者、社区融合者和文化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同时,多元社区角色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旅游新乡贤的基本实践;经济能人是他们的成长基底;文化代理人的公益性与经济能人的代表性打开了新乡贤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渠道,承袭了传统社会"国家-士绅-民众"中的中介角色,践行了新时代背景下"双轨制"的乡村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李银河认为:"村落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中切实存在的社会群体以及其所拥有的文化形式"。本文以对鄂东黄梅县黄村的乡村教师的田野观察为基础,从乡村的微观生活场景中,从农人视野中关注村落教育、关注"传道授业解惑"的乡村教师,分析了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希捕捉乡土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培育塑造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文化精英,推动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民生工程构筑了个人发展机会基础,通过优化乡村贫困人群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增强可行能力,增加个人内生动力,进而有效阻断贫困恶性循环。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发现贫困家庭中匮乏的资本要素是形成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原因。基于乡村教育的视角提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加强教育顶层设计、加快乡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乡村贫困群体真脱贫、不返贫;教育赋能“多维资本”,协同满足贫困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保障机制;深度发掘乡土文化,增强乡村贫困人群文化自信,重塑乡村教育场域惯习,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最终惠及贫困家庭,阻断精神贫困。  相似文献   

20.
《乡村建设理论》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综合提出了中国传统社会转型和国家治理的一个整体方案。针对20世纪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造成的文化失调和社会混乱,梁漱溟试图通过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把中国传统儒学的"源头活水"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有效结合成"社会事实",创造一种人类新的社会组织形态,藉此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在乡村振兴新的发展阶段,1930年代乡村重建实验的经验仍然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