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信地择业     
案例:小李,是明年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自外地农村。在校期间,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他希望自己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好"工作,可因为生性腼腆,在面试时总是怯场,害怕自己不够优秀,竞争不过其他人。因此,小李参加了几次学校的招聘会都没有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看到同寝室的同学都已找到工作,小李焦虑万分。  相似文献   

2.
小李毕业于本市一所高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求职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眼看身边的同学都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小李心里很是着急。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李听说这两年数控专业很是“吃香”,在外企流水线上做操作工,一个月的收入甚至比白领还高。小李心动了,他想自己脑子也  相似文献   

3.
小李,27岁,上海某学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她进入一家民营企业担任行政助理。干了几个月,她觉得这个岗位工作内容无技术含量,不能发挥自身能力。两年后,小李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任人事助理,她的目标是向人事管理方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案例:小孙是一名大二学生,为了能在未来的就业中领先一步,他决定利用今年暑假找份兼职。通过网络,他找到了一家兼职公司,双方签订协议后,小孙支付了介绍费。两周后,小孙接到了兼职公司的面试通知。可是到达兼职公司介绍的面试单位后,小孙傻眼了,公司的走廊里挤满了应聘者,而这家公司只招两名兼职人员,工作时间只是三天。小孙算了下,按最低小时工资计算,扣去介绍费,自己能赚到的只有百来元。看着乱哄哄的场面,小孙悄悄退出了“竞争”。之后,这家兼职公司像人间蒸发一样,再也没有给小孙介绍过任何工作。  相似文献   

5.
小李是A公司的老员工,大学毕业即加入A公司,刚入职,小李就干上了销售这个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如此兢兢业业,一干5年。鉴于每年小李都能出色的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高级销售经理的职务降到了小李的头上。小李颇有点得意。岂料这个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小李就开始紧张起来,原来A公司今年初制定了新的销售计划,较上年度提高了近100%,同时还改变了绩效考核办法,由原来的按季度考核改为按月考核,并且实行了负激励。然而一个月过后,公司业绩距离目标甚远,员工的绩效奖金也较去年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6.
从学校毕业后,小李进入国内一家知名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刚工作没几天,周围的一两个同事就经常好心“劝说”他:“试用期过后,公司就不会用你啦!以前新进来的人都这样,你还是赶紧跳槽吧!”类似的话听多了,小李不禁有些惶恐。工作一  相似文献   

7.
毕业两年多,小A换了三份正式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当执行经纪,参与影视剧的筹备与拍摄;第二份工作是在老家当编导,可工作内容与毕业前的实习编导很不一样——还要兼做商务、策划、主播等,经常忙得团团转;第三份工作仍是在老家当编导,因公司对员工技能要求高,需要不断学习,以胜任工作。出于对影视娱乐业的兴趣,小A毕业后入了这行,但过去三年因新冠疫情影响而频繁换工作,  相似文献   

8.
[案例]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小明, 2005年3月进入某IT公司实习,当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他便留在了这家公司工作。实习期间,人事部工作人员曾说过,公司的薪资制度是发放14个月的薪水,即每年春节前后增加一个月薪水,十月国庆节期间再增加一个月薪水,这个制度  相似文献   

9.
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分别就读于上海市的三所高校,毕业后被同一家贸易公司录用。在与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中,三人约定了同样的内容,即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试用期6个月;如一方违约,需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5000元。协议签订后,三个人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小王后来通过了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被某政府机关录取,解除了与贸易公司的就业协议。小张毕业后到贸易公司就职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在工作满一年后提出了辞职。小李毕业后也与该贸易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因其专业对口,公司承诺给小李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费用2万元,约定服务期为4年。小李接受了培训,但在服务期满2年的时候提出了辞职。对于三人的情况,贸易公司比较恼火,分别要求小王和小张承担违约金5000元;要求小李承担违约金2万元。他们需要付这些违约金吗?  相似文献   

10.
玲珑 《可乐》2010,(7):8-9
藏起爱情来 接到那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她犹豫了。她渴望抓住机遇,但是公司有规定,员工之间不允许谈恋爱。她的恋人在那家公司上班。他是她的学长,早她两年毕业。 他觉得机会难得,她应该去,实在不行,做上两年他们再跳槽。他拍拍胸脯向她保证:“到时候,我跳。”他永远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她受委屈。  相似文献   

11.
程鸣 《阅读与作文》2007,(10):34-35
一个农村小青年高中毕业没有考取大学,只身来到一个城市打工,很快他就在一个公司找到一份搬运工作。这位青年不怕苦,不怕累,非常勤快,一个人几乎要干两个人的活,公司老板很满意。小青年干了两个月,老板就给他提升了两级工资,并且给他调整了工作.要他做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这位青年工作更勤奋了,而且开始了自学。他原本不懂财务专业知识,但是凭借高中阶段打下的文化基础,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自学了公司需要的财务专业知识,参加了自学考试,不到两年时间就获得了自考大专文凭.同时拿到了会计师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吴明 《今日南国》2007,(20):35-36
[坚守者]我用青春等明天小李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曾寄予满腔希望的几个比较理想的工作最终都一一落空。但小李最终还是留在了北京,现在他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做文案,月收入仅1500元。为了节省开支,小李经过东奔西走,总算租到了一间350元的地下室。房里除了一张床,几乎什么也摆不下。即使这样,小李1500元左右的收入仍然十分紧张。"工作的时候我是幸福的,每完成一个文案我都特兴奋,认为苦有所值。可等到需要支付开销,用尽心思仍然入不敷出的时候,心里又觉得特别委屈。理想与现实像一场噩梦,人在其中时而平淡从容,时而筋疲力尽。"像小李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他们仍然坚守着等待明天。"我用青春等明天",成了"小李们"无奈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13.
近日听到两位工作不久的青年"诉苦"——那天,主任让小李去送份急件,不料,途中小李新买的助动车出了故障,修车耽误了时间。"急件"成了"慢件",小李回来受到了主任的批评。小李十分委屈:助动车是新买的,还在保修期内,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要怪应该怪生产厂家。可主任不容他分辩,严肃地说:"不要寻找借口,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导游小秦  相似文献   

14.
拒绝浮躁     
那年,李平与荀青同在一所职校毕业,小李先干起了保险销售,可几个月下来没完成几笔业务,眼看试用期已满,以后的收入全凭完成的业务量来定,且要成为正式业务员,还要通过考试,他打起了退堂鼓。经人介绍,小李来到一家旅行社打工,他十分羡慕导游这个职业,可当导游要取得资格证书,又要经过统一考试。望着那几本如砖头一般厚的课本,小李不禁傻了  相似文献   

15.
“老师,你上次介绍的工作不行,那单位太糟糕了。”坐在面前的小李,一脸怒气,这是他第二次走进职业指导室。 小李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曾做过一些项目销售及客户服务工作。在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后,笔者为其介绍了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该单位正需要一名市场营销人员,待遇也不错,只是要求应聘者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6.
小李是2009届毕业生。不久前,她通过网络应聘一家公司电话客服专员岗位,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该岗位性质为合同制,月薪为2000元,但应聘后公司要求与小李签订见习协议,每月仅支付800元的见习补贴,见习期限为3个月,待见习结束后再视小李的表现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小李表示,由于就业形势紧张,她遇到的情况并非偶然,仅小李所在单位就有四名2009届毕业生同样面临签见习协议的尴尬处境。许多同学表示,他们对见习协议存在种种疑惑,但因为害怕丧失就业机会只能签,"总比一毕业就失业要来得好"。  相似文献   

17.
春水 《华人时刊》2008,(7):27-27
如果把企业报刊比做一艘航船,那么老总就是船长,主编则是舵手。他的"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将决定一份企业报的面貌,甚至影响着报刊的命运。7年前,阿为从一份市场发行的报纸跳槽到一份民营企业办的企业报。他说,去企业报工作压力小,薪水还不错,年薪可以拿到5万。7年后,阿为所在企业业绩上去了,  相似文献   

18.
案例案例一: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应届生时,小李参加了面试,可是才几分钟就被淘汰。原因是小李在面试中十分紧张,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也忘得一干二净……案例二:小王非常优秀,临近毕业有十分远大的抱负。因此,一般的单位给予的面试机会他根本不重视,马虎应付了事。他希望等待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好像迟迟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9.
故乡在江南小镇的大学特困生小李,就读于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早在毕业前四五个月,学校里的大四学生就因为找工作而无心上课。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也有一批学生仍沉溺在电脑游戏世界里不可自拔,小李曾和他们在一起混过一些时日,每天打“魔兽”,战“奇迹”。他发现周围的大学生都比较偏重幻想,说话做事不切实际。由于要尽快缓解家庭经济状况,就业迫在眉睫,放弃考研的他深感压力,很快退出了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为毕业后的出路做着切实的准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李经过一番思量后,决定报名参加上海昂立教育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易丹 《人力资本》2009,(8):44-44
小林在A公司担任销售工作,她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至今年10月期满。9月份.公司人事部通知小林:“由于你工作出色,公司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升任你担任市场主管。按照公司的规定.新上任人员必须有半年的试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