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海飞香港,我丝毫不紧张,但当我在香港机场拿到“大陆同胞台湾地区旅行证”时,我心跳骤然加快。香港飞台湾由南往北,我的座位靠飞机右舷窗,这意味着我将会鸟瞰到整个台湾面朝大陆的西南岸。 看见了——1小时20分钟后,我看到了台湾!说她大,充其量像一个放大了的江心洲;说她小,小得像一片飘落在海面上的树叶。突然,我的心一揪;我的老姐姐几十年来就住在这么一个被四面汪洋所包围的海岛?  相似文献   

2.
爱的理由     
《北方人》2008,(9)
"在我的眼里,他像刘德华一样帅。"被她看做"像刘德华一样帅"的男人,是个脑瘫患者。10年前,在他们刚刚相爱了一年后,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她惊恐地看着他全身各处肌肉慢慢萎缩,手脚开始变形,话也不能说  相似文献   

3.
小学四年级时,我像一棵豆苗被连根拔起,从中国“移植”到了美国。 学校里的“新鲜”事 我随着校长进了教室,老师和同学们都向我问好。当老师知道我不会英语时,就安排我坐在一个台湾小女孩儿旁边,说她会讲一点儿汉语,可以当我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唐雅芳,现在是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骨干员工。2004年,她参加了高考并以高出录取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考入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涉外秘书专业。一年级时,唐雅芳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涉外秘书。"当一名涉外秘书并不容易,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此外还需具备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这些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准备。"唐雅芳说。为了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母亲来过北京两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第二次来北京时,原说好起码要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受不了啦。她对我说:"我整日这样吃喝,却没有人给我说话,这不是让我坐禁闭吗?"拗不过她,在决定返回故乡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什么也没有。就是我想要—个会画的人照我的样子给我画一张像。"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她身后的"位置"问题。这是常情,岂有拒绝的理由。不过我给她的建议是去照一张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6.
正"当初选择国际商务专业并不是我的初衷,只是父母觉得这个专业有发展前景。不过经过两年的学习,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也想更积极努力地学好……"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国际商务(外贸报关助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吴晓庆日前给编辑部发来邮件,正在参加高复班的她,准备参加明年的"三校生"高考,"我想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在货代公司工作,因为我还想继续选择现在的专业。"为了帮助吴晓庆"圆梦",编辑部联系到了上海非迪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丁志娟,作为本次"职业体验日"活动的带教老师,她将带着吴晓庆感受货代公司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7.
<正>成龙的一句话:"有自由好还是没有自由好……真的我们现在已经混乱了、太自由了,就变成像香港现在这个样子很乱,而且变成台湾这个样子也很乱,我慢慢觉得,我们中国人是需要管的。"此语一出,迅速激起民众强烈反应,尤其是港台的居民。但是,他们如此敏感,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的敏感。  相似文献   

8.
冯舒明 《社区》2005,(15):30-30
“我这个‘死脑筋’,原来以为与电脑这个高科技的东西无缘,孩子们读书、上班都忙,没时间也没耐心来教我这个笨学生。好在“家庭网上行”活动以后,街道妇联专为我们这些老人办起了电脑培训班,像我这样的老学生,也慢慢学会了电脑操作,现在我也可以像孩子们一样上网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新桥小区居民徐淑莲逢人便说起她的“学习经”。徐淑莲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后,与孩子们的距离也拉近了,在孩子眼里,她不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古董”了。有一次她出门办事不知乘什么车,儿子告诉她可以查上海交通网站,她如法炮制,很快查到了。外孙…  相似文献   

9.
正前一阵子,"最美教师"以及"最美妈妈"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她是我心中的最美教师——朱衡。朱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新生报到时见到她,就觉得她很亲切。那时她颊边一直挂着浅浅的笑,语气温柔,向我们慢慢讲述校纪校规和新生入学事项,加深了我对她的好感。正式开学前学校组织新生进行军训,8月的天气相当炎热,我们学生带着白帽子训练,朱老师也戴了顶草帽与我们一起站在烈日下。整个军训期间,我看到、感受到她对同学体贴入微、悉心呵护,就像妈妈一样。她让我们少喝饮料、多喝宿舍前学校提供的决明子茶,因为后者对正在军训的我们来说更有益处。有同学  相似文献   

10.
谭濛濛是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任班长的她,做任何事都很有责任感。我希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谭濛濛笑着说。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已是校学生会主席的她.因今年上半年在虹桥机场担任机场大使表现出色而被评为最佳机场大使。  相似文献   

11.
詹华 《新天地》2015,(2):34-35
正是因为有了我任劳任怨的衬托,她才能淋漓尽致地"萌萌哒"。用时髦的话说,我老伴长得有点"萌",圆滚滚的身材配着一张娃娃脸。我俩过日子就像说相声,我是捧哏,她是逗哏的。我是直言快语,她是冷幽默。"十刀头"剃须刀这些年,老伴也学会玩浪漫,偶尔也会为我买礼物。我过生日,她花了300多元,为我买了一把三刀头的电动剃须刀。虽然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12.
大姐罗兰     
1948年春,年轻的大姐靳佩芬(罗兰)怀着去远方开创一番事业的心情,只身一人漂洋过海去了台湾。 一别40年,音讯全无。万万没有想到,她写的一本长篇小说《飘雪的春天》,竟成为使者,帮助我们找到了她。 那是1982年,我的大女儿在香港,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看小说,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飘雪的春天》。她越往下看,越感到书中的许多情节就像我曾对她讲述过的外公家。女儿不解地想:“这不会是奇妙的巧合吧,该书作者是台湾作家罗兰。她是谁呢?她怎么会知道外公家这么多事?”女儿急忙给  相似文献   

13.
人的心灵像一朵需要呵护的花,雪上加霜会使花瓣凋零,雪中送炭,她就会像鸟儿一样拍击着欢乐的翅膀。我的人生经历让我懂得爱的教育可以胜过一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是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教育。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很注重成份,我的家庭成份是地主兼工商业,就是最不好的成份,所以不管你学习成绩再好,表现再好,加入少先队还是没有我的份。从一年级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等到三年级下学期,我的班主任对少先队总辅导员说:"这又不是孩子的错,怎么能  相似文献   

14.
建阁 《新天地》2012,(8):26-27
今年53岁的张平宜曾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在台湾新闻界多次获最高奖项,做出了让世人刮目的成绩,她因为自己的职业接触到麻风村,并荣获"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以及"第六届中华慈善奖"。一在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毕业一年后,张平宜当上了一名记者。张平宜从来都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女人,她采写的都是自己关心的选题,像艾滋病人、无国籍难民、精神病患者之类。为了做一个艾滋病专题,张平宜整整"观察"了7年,凭着作品获得了"吴舜文新闻奖"。她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大,年薪也过了百万元。结婚后,张平宜和丈夫、儿子住在台湾一栋四层  相似文献   

15.
我在上海打工时,曾在台商杨太太手下当会计兼秘书。杨太太是美国一家日用化妆品公司的代理商,我到她手下打工时,她已是年过花甲了,而她的先生也已近八十高龄。杨太太出生在大陆,1949年随当国民党军后勤官的父亲去了台湾。她曾任过台湾大学学生代表联合会的主席,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台湾政府所设的"中  相似文献   

16.
谁家女孩     
寒假,老公的女儿要回来了。 女孩今年16岁,自小跟着她妈在上海生活,极少回来。去年初,她妈说在上海读书压力太大,想让女儿中考后回合肥上学。也许为了提前适应环境,自去年暑假开始,女孩就回来过假期了。我和女孩的接触慢慢多起来。  相似文献   

17.
陈小燕 《社区》2004,(23):56-57
记账就像女人每天抹口红“记账就像女人每天抹口红。”台湾理财名人何丽玲这么说过。从小学4年级开始,何丽玲就养成记账习惯,“就算每天只花20元、100元,我每天在睡觉前,一定都会仔仔细细地记下来。“记账等于何丽玲生活的一部分,她比喻记账就像女生抹口红一样不可少。透过每天逐笔的记录每项支出,让何丽玲心生警惕,钱究竟花得值不值得,以及记得下次不要再乱买不必要的东西。的确,每日记账,是理财最重要的起步。《孙子兵法》列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经济战”中,记账是知己的首要途径,也是进入“战场”的先锋利器。(1)很简单地做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学、中学、大学到今天的研究生,这漫长的近二十年的读书经历,看似波澜不惊,然而却有一件事情,记忆抹不走,岁月流不去,给我带来日久弥深的隐伤。这就是我五年级经历的那次"转班"。那年我11岁,在五年级二班就读。我们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姓李,当时大约三十六七岁。在我们同学心中,这是一个最让人惧怕的年龄。因为她既不像刚来的新老师,天真的笑容会写在脸上;也不像快退休的老教师,喜欢在你偶尔专注的瞬间亲切地摸摸  相似文献   

19.
女儿4岁时,我送她去市里的少年宫学习舞蹈,从此,她就与公交车打上了交道。直到小学四年级,我们才让她自己搭公交车上下学,不再接送她。但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却发现"放飞"的女儿养成了一些坏毛病。"逃票"事件女儿读小学四年级的一天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时,正巧碰上女儿就读的学校放学,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上了车。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12)
欣是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女孩子,我无法抑制地喜欢她。两年后,欣果然考入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成为那一届我最得意的弟子。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每年的教师节,欣都会打来电话问候。她会偷偷告诉我,有哪个外系的男生,给她写了温暖的情书;我也会将老公又升迁的喜悦,与她一起分享。我们在这样的交流里,慢慢有了姐妹般亲密的情感。那年暑假,两年没有相见的我们,约好在小城见面。我的心里溢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