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杰 《浙江学刊》2015,(2):18-33
当我们从瞬间的一种语言效果即"只言片语"的视角重新理解哲学的时候,我们至少揭示出思想的另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在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所代表的西方哲学传统中,却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本文试图表明的一种新的学术价值,它是与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等现当代哲学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刘宇 《求是学刊》2012,39(3):28-34
亚里士多德早期、中期和成熟时期关于实践智慧概念的阐述中,隐含着一条逐渐摆脱柏拉图主义的线索,由此实践智慧也摆脱了理论智慧的阴影,成为独立的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而在这个摆脱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所依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伊索克拉底.伊索克拉底与柏拉图针锋相对地阐发了一种完全针对具体实践事务的实践智慧,这一点得到亚里士多德的充分消化和吸收.在亚里士多德成熟的实践哲学中,实践智慧主要具有伊索克拉底式的形态,但同时在实践智慧的规范性方面更接近柏拉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潜能与成全是亚里士多德的核心概念.在《形而上学》第9卷中,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两种潜能与成全的关系.一种是严格意义,另一种是延伸意义.延伸意义是指实体的生成(从质料到实体的生成完成),严格意义是指实体的功能发挥或能力运用(实体从禀有功能而未发挥到功能发挥或能力运用).并且这两种意义是对应着第9卷第6章后半部分讨论的运动与成全的区分,延伸意义即实体的生成,对应严格区分后的运动,目的不在活动之中并且现在态与完成态不是同一的;一开始讨论的严格意义或运动意义即实体的功能发挥,才是指严格区分后的成全,目的在活动之中并且现在态与完成态是同一的.进一步来说,这两种意义又是对应第9卷第1章讨论的两种潜能的区分,延伸意义即实体的生成对应被动的潜能,生成是从被动者或受作用者的角度而言的;严格意义即实体的功能发挥对应主动的潜能,功能发挥是从主动者或作用者的角度而言的.只有把亚里士多德的这三个“二分”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潜能与成全.  相似文献   

4.
在一篇关于“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关于美德的会话”的文章中,麦金泰尔对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美德理论之间的问题做出了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阐释”。本文则力图提供一种儒家的美德伦理阐释,而非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理论做儒家式的阐释(与麦金泰尔的做法相对),并由此尝试对“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美德理论之间的问题”做出一种儒家式的回答。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个人与人伦:美德主体的概念视差;“成就”与“成人”:美德评价的标准视差。  相似文献   

5.
王巍 《学术交流》2003,4(5):103-106
人的本质是人通过技术自己构成的。技术存在着两面性 ,它把自由由潜能带向现实 ,自由只有依靠技术才可能表达出来 ,因为正是技术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但同时技术所展开的每一种可能性空间 ,都必然会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使丰富的可能性单一化。当代技术为着合用和效率所展开的工业世界 ,确实更多地表现了技术的后一方面。对整个人类而言 ,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力量的象征 ,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根深蒂固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日关系的现实,我们拟将以下三种思维方法或理论视角融合起来,从战略的高度来加以把握,那就是:(1)地缘政治学,它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2)相互依存理论,它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结果是有力地否定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几个基本命题;()文明特性学说,它强调文化,尤其是政治理念上的差异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总体而言,这三种看似矛盾的理论视角,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反映了“两强并立”状态下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一、理论分析框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位置也是一种性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国家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8,(4):10-17
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探究的方法不是寻求推断结论而是发现原因,即发现论证三段论的中项。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认识就是要掌握原因,也就是三段论中的中项。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展示了如何使用三段论的中项找到必然为真的原因,这一原因也正是科学三段论的必要条件。因此,《物理学》中所揭示的科学方法,即寻找原因,也是阅读亚里士多德哲学著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解决石油安全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极具合作的现实可能性。本文就是通过中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形势、哈萨克斯坦石油储藏的现状 ,以及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石油安全方面合作现实可能性的分析描绘了中哈两国在石油安全方面合作的新场景  相似文献   

9.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正义问题--一种复合正义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湜 《求是学刊》2006,33(3):15-18
一在西方哲学中,从亚里士多德起,政治哲学便属于实践哲学的研究领域。但这一事实却并不表明人们在研究政治哲学时必定是以实践哲学的方式进行的。实践哲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与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或思维范式,是大不相同的。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明确区分了理论对象与实践对象,区分了  相似文献   

10.
速成教学是一种强化式的教学,它通过开发学习者、教授者、管理者的各方面的潜能,把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作为汉语速成教学中的听力课是怎样的情形呢?本文参照自己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对此作一下理论上的探讨。每个课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解释,西方古代文论中有摹仿说,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物感说,二者产生的时间差不多(公元前3、4世纪),若将它们加以比较鉴别,对探索中国古典美学之特征是会有裨益的。 “摹仿”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美学著作《诗学》中提出来的。“摹仿说”这一概念,是后人概括的。摹仿,也就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所提到的摹拟现实事物形相,具体地形象地再现客现事物的形相。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领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是摹仿”,“象前面所说的几种艺术,就都用节奏、语言、音调来摹仿。”①摹仿说是古希腊神…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是控制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发达工业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用语,它表现为四种形式:社会的单向度、人的单向度、思想和文化的单向度、政治领域的单向度.他希望建立一个人的本能欲望得到完全解放的"新社会"并提出被拯救的技术的可能性,这种技术将会尊重事物的潜能并认识到在形成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责任.马尔库塞的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界秩序问题几乎是和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古代学者就常常提出和探讨这一课题,包括古希腊和中国在内的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发源地都有这方面的文献记载。理论贡献最大的可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哲学家创立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政治结构的认识论。柏拉图幻想着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人与人关系融洽美满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见解则是承认社会阶级的存在和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紧张,同时认识到人类知识在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论历史选择     
近年来,人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历史主体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将“选择”范畴引进了历史哲学,提出了“历史选择”这一概念。显然,这对于历史理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历史选择呢?历史为什么可以选择呢?历史选择是绝对自由还是有所限制呢?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一、历史选择的含义所谓历史选择,是指历史主体根据自己的历史信念和历史责任,从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空间中,选取一种能够变为历史现实的那种历史活动。从这一定义来看,历史选择包括选择的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6):6-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就是当今时代蕴含着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历史逻辑方面,这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产物,在理论逻辑方面,这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形态。从历史、理论逻辑方面,我们可以将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看作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或创新,这属于一种具有历史性的承续,是当今世纪我国马克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一生产力概念有广狭二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两文中曾下过定义:社会生产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即社会对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我认为,斯大林的定义是可以商榷的。客观的现实的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这种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力始终是运动着的、活的生产力,但现实的生产力只能在生产关系中活动。这种现实的生产力的运动过程犹如物理意义的力的活动过程。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力就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之间  相似文献   

17.
崔丽萍 《社科纵横》2013,(9):100-101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都坚持一种道德荣辱观,都认为荣誉是一种与政治和整个社会体系相关的外在善,应该积极追求,但不应过度和名实不符。所不同的是:思孟学派不仅将羞耻作为一种基础的道德情感,也认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德性,而且是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德性,更加重视羞耻之心,即内在的反思和戒惧在德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而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荣誉的外在作用和积极的引导作用,强调对羞耻的超越,只是将羞耻作为一种德性形成过程中的有效情感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因明是古代印度“尼也耶”派,即“正理”所创立并在后来不断发展而趋向成熟定型的逻辑科学。它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一样,也是关于推理、论证的科学。印度学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指出:“实际上,正理的意义就是逻辑,也就是正确推理的科学。它在许多方面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相类似,虽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基本上的不同,……”他对因明与亚氏逻辑关系所持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但他并未对此作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或许如同诗歌史,尽管并非始终在进步,但却由于一位思想家对一位举足轻重的前辈的解释和批判而经常发生变化。耳熟能详的例子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解释与批判,贝克莱对洛克,康德对休谟,黑格尔对康德,以及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批判。后来者对前人的读解是否是一种曲解,曲解是否不可避免,这是难以断定的,除非这样一种判断本身就是绝对确定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的阅读理论的任务就是要去说明曲解(misreading),但又不做出与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整理“形而上学”概念在17世纪被改编的过程及其基本形态,近代唯理论哲学从其原始内涵中所要排除的是什么?在现代,它被排除的又是什么? 形而上学是一门非常难懂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首次对形而上学的原意进行了阐述,后人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多,但既使是直接阐述形而上学的许多著作,对这一概念内涵的把握也很含糊。因此,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就是到底什么是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学的定义很多,在亚里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