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的风雨历程,人们在为社会主义的波澜壮阔惊叹不己,为社会主义的曲折挫折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有人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忧心忡忡,心存疑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未来是一个艰苦探索曲折前进的历史进程,对克服对社会主义的悲观情绪、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在其复杂多艰的一生中,不仅作出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选择,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探讨与论述。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包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经济,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阶段,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这些论述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深化。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开辟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和谐社会思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物质文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在社会主义法制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与法意识相联,没有社会主义法意识,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法意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意识既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象征。社会主义法意识的普及应当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方面之一。一、社会主义法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标志法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首先在于社会主义法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法制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法意识也就到什么…  相似文献   

8.
我国扶贫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凤祥,郭士恕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突出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  相似文献   

9.
吴抒 《南京社会科学》2002,46(1):141-14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科学性和价值性作了理论和实践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捍卫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揭示了现实社会主义的价值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科学性、价值性的理论创新。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科学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从而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出现的社会主义信念问题,是人的观念与现实矛盾的反映,与把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定型化的认识社会主义的超现代化思维方式有着直接联系。解决信念问题需要建立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邓小平立足于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再认识,不仅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也为建立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理论建立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把邓小平理论放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以现代化为逻辑起点,反映社会主义运动其中的世界,实现邓小平理论由对世界的实践掌握到理论掌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势力主导的社会矛盾的制衡态,在明确其性质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正视矛盾,完善民主法制,抑制、克服旧的统治势力,利用和控制自由资本势力,改造小农经济,强化社会主义势力对社会矛盾的主导与制衡,才能真正建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切社会问题,根本都是人的问题,都应该以人为主体,反映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或称为人民的主体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属性之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就是“人民至上”的文化。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行为主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人民的行为文化,具有代表人民的行为主体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指针。认真学习和加深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紧密结合实际,提高认识,增强自觉,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一、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学术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以此为基点,辅以对苏联社会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更进一步言之,人类文明新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主要是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形态而言的。由此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来加以描述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受挫,使列宁开始认识到,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阶段不能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重大发展。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的。概而言之,即: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以商品经济为中介,巩固工农联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中介,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改革国家机关,发展文教事业,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相差甚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当前,要注意分析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问题,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周维松 《天府新论》1994,(1):111-11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苦苦探索──毛泽东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周维松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总结“一五”时期的建设经验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正确理解毛泽东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对学习、宣传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有着深刻人学蕴涵的。人学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价值体现。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应该联系自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揭示的相关论述,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深厚的人学意蕴去作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的相互统一中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方面的内容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充分认识这一理论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对于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从深层次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要以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身为前提。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