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是规范和管理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手段,对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北京、上海、苏州、武汉、重庆、深圳6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建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态度和管理期望的理论模型,运用Spss17.0软件对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个体特征、风险感知、信息可信度以及消费偏好等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态度和管理期望。由此,提出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制度的建议:坚持实施强制性标识制度;适时调整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态度是我国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基于湖北省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食品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认知与判断,探讨了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价、购买意愿、商业化及其各种效益的看法。主要结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性别和成长环境对其认知程度影响不大,而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风险评价不是对等的;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支持态度略大于反对的态度,职业对商业化的态度影响较大;公众更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健康效益和生态效益,公众文化程度对效益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按筛选标准入选的11篇文献70个观察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1)消费者样本特征、(2)调查方法特征和(3)所研究的食品特征后,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解释转基因食品购买倾向估计方差的71%;结果还发现,由城市消费者构成的样本购买意愿显著高于非城市消费者;以面访方式调查、以及在调查时向消费者提供转基因食品的正面信息,被调查者倾向于增加购买GM食品的意愿;被评价食品特征(是否向消费者提供直接利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鸿沟(社会性距离)在加大、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特大风险等现实性背景,及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合理性前提,即杜兰特认为科学日益进入公众的社会生活、公众有权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等,并认为存在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意义,这三个方面研究了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转基因食品争论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转基因食品争论是否会对公众风险认知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根源,利用我国6个城市较大规模的随机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认知主要集中在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上,转基因争论对公众的风险认知差异存在显著的影响;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对转基因食品争论、对转基因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影响其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认知;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缺乏沟通的程度、转基因食品本身的不确定性、食品问题的敏感性仅显著影响其健康方面的风险认知。据此,提出了从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力度、搭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西安市区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的认知程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感知风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人口特征在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转基因食品知识、社会信任与感知风险呈显著负向关系,对健康的关心与感知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多时候,我们的恐惧不是新事物本身,而是"不知情"。对于转基因食品这种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其引发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标识不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当然,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检测评估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机会少,也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产生恐惧的原因。我们应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欧盟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相关经验,健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检测评估体系、加强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强化政府信息披露力度和公众参与机制,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消费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助于转基因食品的理性消费和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借鉴美国和欧盟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要制度,从标识制度、安全评价和检测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对政府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和转基因食品企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为考察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的形成,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形成机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形成模型的演变与核心内容,提出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消费者态度形成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由知觉利益、知觉风险所决定;而知觉利益、知觉风险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对技术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市场疏离和食品恐新等一般态度、知觉知识和信任程度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学者提示的量表基础上,经过对预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设计了一个用以验证理论模型的量表。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益处 ,但也存在安全性问题。受机械自然观的影响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转基因食品 ,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也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CCS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公众的认知程度对CCS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公众对CCS技术的态度,分析影响公众对CCS技术态度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CCS的公众认知度还很低,影响公众对CCS支持程度的主要因素有3个:CCS技术的风险、公众对气候问题的认识、CCS技术的效果,而增加公众对CCS的了解可以明显提高CCS技术的支持度。关键词:CO2捕集与封存;公众认知度;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欧盟的宗教传统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传统食品的改造不可接受,“政教合一”的模式使得其宗教信仰成为公共政策得以表现;欧盟的伦理价值观使得欧洲国家宁可忍受国家失业率的增长,也不对转基因技术放宽限制;欧盟的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导致欧洲国家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规定存在较大漏洞;出于经济利益的角度,欧洲国家也往往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管制设置贸易技术壁垒。因此,一直以来,欧盟基于其宗教、伦理、法律传统和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对于转基因食品采取严格的法律制度进行管制。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转基因食品也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转基因食品的社会风险是一个客观存在,应当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促进转基因食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对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转基因食品优势,减少转基因食品带给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并分析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制度,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制订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规、制订统一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标准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专利权制度等立法建议,以期从法律层面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不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改善人类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另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伤害,减少生物多样性。笔者认为,在转基因技术很不成熟,安全性还没有定论的境遇下,如果我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进行全面的伦理透视,就应该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有罪推定”。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有利、尊重和公正等伦理原则出发,从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产生恶性杂草、物种单一性的危险三个方面,对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伦理分析,认为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伦理学上是得不到辩护的。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伟大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理》公布实施以来,有关“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等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从人类技术发展促进食物获取方式变革的视角,阐述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美欧日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监管既关系到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发展,也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息息相关。目前世界范围内转基因食品监管主要存在三种法律制度: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通过对美、欧、日转基因食品监管原则、监管主体、标识制度等的比较分析,了解三种制度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启示: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监管时也应立足我国利益保护,从我国传统文化和民众观念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监管模式,进行适度监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两处户外公共空间座位使用情况调查及比较分析,得出在空间性质及使用者 特征与相关系不同的情况下,所应采用的座位形式及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UNI问卷,共随机抽取河南农业大学2000级新生642名,在学习需求、个人需求、择业需求三个维度、12个因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这几个方面都有较高的需求,且无性别显著差异;在个别项目上需求相对较低,但个体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