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立法首先具有法律的一般价值取向即应当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本质要求,应当代表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包涵人类道德价值取向的一般理念,应当反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要求.其与其它部门法相区别的特殊价值取向在于对劳动者群体给予倾斜保护,着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劳动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同时强调国家的适度介入;在适应市场规律要求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实质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多元背后的一元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有两方面的含义:网络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的网络形态.网络文化存在着一元与多元的悖论,这是任何事物都具备的二律背反现象.在多元文化羽翼的掩护下,网络文化的一元化也在凸显.而以美国为典型的发达国家正滋生着"网络霸权帝国"的根芽.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美国文化的内核思想极大的促成了这种一元扩张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袁超 《云梦学刊》2013,(3):159-160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各种社会文化不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断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交融交锋。多元文化的碰撞必然会带来多样的价值取向,带来多元的社会思潮,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在多元文化时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李建华的著作《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私主体权利价值取向论——及至民法本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物权法价值取向未变,即都是私主体权利价值取向,只是现代物权法,带些社会化倾向.近现代物权法及我国现今物权法当以私主体权利为价值取向.申明物权法私主体权利价值取向,并非不顾及有些情况下的社会化倾向,只不过这些"顾及"是为次的,这由物权法私法性视角决定的.唯如此,以物权法为代表的私法才可与所谓的社会法、公法之社会、国家价值取向性视角相制约、相抗衡,达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平衡,否则,全部法律一边倒地以社会、国家为价值取向,则与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中客观存在公私利益之分别不匹配,法律上层建筑则不符市场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论价值取向视野中的真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真理观的理论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但至今哲学界对此问题仍然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价值取向不同造成的,这也是造成目前各执己见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价值取向的不同是解释不同真理观形成的最好理由。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智者贤士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真理的探索,一部人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探索真理的历史。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哲学家探索的过程当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关于真理的内涵、真理的判断标准以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等问题一部分哲学家形成了与另一部分哲学家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期望就真理观这个命题打开一个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李德满 《兰州学刊》2008,(4):158-161
胡适的文化革新思想,是以价值一元论为内核的。这种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同的、统一的,所以文化的本质具有同一性。在文化本质同一性的基础上,胡适建构了本质主义、整体主义、普世主义和线性进化的文化观。他的文化观念,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诉求,体现出开放、自由的文化姿态,预测了文化复古运动的破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至今仍然闪光。  相似文献   

7.
关于真理观的理论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但至今哲学界对此问题仍然是各执已见,争论不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价值取向不同造成的,这也是造成目前各执己见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价值取向的不同是解释不同真理现形成的最好理由.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智者贤士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真理的探索,一部人类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探索真理的历史.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哲学家探索的过程当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关于真理的内涵、真理的判断标准以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等问题一部分哲学家形成了与另一部分哲学家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期望就真理观这个命题打开一个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益补充,也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多元价值取向下,只有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教育路径、文化路径和管理路径结合起来,才能增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育人功能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义与科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从制度层面来看,政治文明要求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充分体现政治公平和政治正确;从政治运作层面来看,政治文明要求政治发展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通过法治实现政治的正义性与科学性。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则是其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0.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般是指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当获取的劳动报酬。如何给付这种劳动报酬,与所有制性质以及发展目标,即所谓本质论有关。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追求价值的增殖,以求获取更大的利润,体现出显著的工具取向,因此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之间的切换非常灵活。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执政者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差异,工资制度在不同国家及不同历史阶段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公式是苏维埃政权与电气化目标的混合,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果实的现实性需求,也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目的,形成了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合二为一,导致工资制度围绕着如何通过物质激励发展生产而展开,计件工资制由此在苏联长期成为主要的工资发放形式。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公式则强调变革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反对单纯通过物质激励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做法;同时,供给制实践、均贫富思想以及资产阶级法权概念的影响,使得按劳分配原则受到质疑,被认为具有物质激励特点、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计件工资制在价值取向上难以得到认同,这是计划经济时期多次叫停计件制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时期,随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组成部分,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合二为一,计件工资制获得实施的合法性,得以在企业中重新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玮 《理论界》2003,(6):126-126,157
信用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履行债务的能力,特别是偿付债务的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信赖和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信用的重要法律保障即信用立法应当体现怎样的价值取向,这对信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信用立法当遵循以下价值原则。 (一)平等、自由的价值原则 这是我国信用立法应遵守的首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经济中的角色由被动的遵守者转变为游戏规则制定的参与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可以争取制定一些有利于中国的规则。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众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品。我们需要从新的角度,以经营者的身份去管理这些“祖传之宝”。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52-256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多元价值取向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引领,创新高校学生社团思想引领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寇诏 《社会科学论坛》2006,20(10):19-21
人性善恶问题是许多从属于不同文明体系的思想家乐于讨论的永久性话题,性善论和性恶论两大阵营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事实上,既要看到道德评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正关系,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正确的工具,才能在善恶语境中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人性善恶问题是许多从属于不同文明体系的思想家乐于讨论的永久性话题,性善论和性恶论两大阵营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事实上,既要看到道德评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正关系,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正确的工具,才能在善恶语境中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叶美兰 《理论界》2005,(9):125-127
高校"两课"教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野考察了"两课"教学的价值取向,分析了素质教育视野下"两课"教学的现实状况,并对实现路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对法律的价值评价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常态.以功利原则为判断标准的实证主义的评价,因为仅仅以法律的物质效用为核心,并不能彻底厘清法律实施的正当性基础.以价值论为指导的道德价值的评价,以法律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基础,是终极的判断标准与方式.它的前提是权利的道德性,核心在于对私权的道德正当性的确证.惟以如此,方能在道德上确立法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从而保证其顺利实施.这一评价方式的重要性,在对<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利的价值判断中表现的异常突出.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邓小平、江泽民对人的价值论述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具体地提出了人的价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价值思想的提出,具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具有新的历史形势下的特定内容。着眼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普遍面临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文章通过批判性反思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指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必须在“多元”的民族建构与“一体”的国家建构双重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作者以新疆双语教育政策作为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政策目标,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以国家公共利益为重的一体化”和“以弱势补偿为先的公平正义”三个突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